还在卷消费电子?赚钱的PMIC厂商已经杀进这个领域

电子工程专辑 2025-09-20 09:31

资讯配图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在AI、汽车电子等新兴应用的强劲驱动下持续复苏。在此大背景下,电源管理芯片(PMIC)市场呈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分化:传统消费类应用需求疲软,而面向汽车电子、数据中心、工业控制及AI终端的高性能、高可靠性PMIC需求旺盛,成为拉动本土企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本文基于15家本土上市PMIC企业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及重点动态,结合行业趋势,分析当前市场格局与企业表现。由于多数企业产品线多元,本文不作排名,亦不包含非上市或未披露财报企业(截至918日)。


资讯配图


盈亏小排名


从财务表现来看,企业间分化加剧,部分企业通过高端化转型实现盈利质量跃升。


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方面来看,天德钰(6.78%)表现最佳,展现出较强的资产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艾为电子(3.91%)和南芯科技(3.1%)紧随其后。ROE为负的企业包括杰华特(-15.41%)、明微电子(-2.9%)、希荻微(-2.86%)、富满微(-2.15%)、必易微(-0.62%),这些企业多因战略转型投入或传统业务承压导致短期亏损。


销售毛利率是衡量企业产品竞争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关键指标。销售毛利率前三甲中,赛微微电(53.61%)专注高精度电池管理芯片,技术壁垒高,产品可靠性强;力芯微(41.2%)在手机快充及电源管理单元(PMU)领域深耕多年,集成度高,客户粘性强;晶丰明源(39.59%)通过退出低毛利市场、拓展电机驱动等新应用,成功优化产品结构。其余企业中,多数的毛利率则集中在20%30%多区间。


营业总收入方面,南芯科技(14.7亿元)高居榜首,艾为电子(13.7亿元)和上海贝岭(13.47亿元)分列二、三位。赛微微电(2.18亿元)营收最低。


从营收同比增长看,希荻微(102.73%)实现翻倍式增长,领跑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杰华特(58.2%)和天德钰(43.35%)增速显著,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力芯微(-14.62%)、艾为电子(-13.4%)、必易微(-6.99%)、明微电子(-1.644%)、晶丰明源(-0.439%)则出现负增长,主要受传统业务拖累,面临一定的市场压力。


营收季度环比方面,在618购物节及下游需求回暖的带动下,多数企业实现增长。上海贝岭(87.3%)、希荻微(62.52%)、明微电子(58.73%)等企业环比增速较为亮眼,反映出企业在短期内的市场响应能力和业务增长活力。


净利润方面,艾为电子(1.57亿元)盈利最高,在市场中占据较强的盈利地位;天德钰(1.52亿元)和上海贝岭(1.34亿元)等也有不错的盈利规模。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为杰华特(-2.95亿)、希荻微(-4469万)、富满微(-3577万)、明微电子(-3536万)、必易微(-881.5万),这些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或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同比增长上,新相微(261.78%)实现大幅增长,业务盈利提升显著;晶丰明源(151.67%)实现大幅反弹,经营状况有所改善;美芯晟(131.25%)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希荻微(61.98%)虽仍处亏损,但亏损额同比大幅收窄,改善趋势明显。南芯科技(-40.21%)、力芯微(-78.72%)等则出现下滑,需要关注其盈利能力的变化。


净利润季度环比增长方面,晶丰明源(436%)、上海贝岭(149.48%)、必易微(132.88%)等增长强劲,显示出企业在短期内的盈利提升能力较强。美芯晟(-63.62%)、杰华特(-60.2%)、力芯微(-32.76%)的净利润环比下滑,需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盈利状况。


下滑/亏损原因


富满微 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6.42%,但净利润亏损3,576.75万元。公司核心产品线广泛,但在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面临激烈竞争,尽管在PMIC领域表现突出并实现降本增效,整体盈利仍受低毛利产品线和战略转型投入影响。


明微电子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64%,归母净利润亏损3536万元,同比大幅下滑616.7%。主因是传统产品领域竞争加剧,导致收入与毛利率双降,叠加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尽管智能景观和Mini背光新产品销量上升,但新业务尚未能完全弥补传统业务的下滑。


力芯微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99%,净利润亏损881.5万元,同比下滑78.72%。主要源于手机周边等传统消费电子市场趋于饱和,价格竞争激烈。公司逆势加大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1.31%,占营收比重高达26.67%,旨在加速向车规级、工业电子等高附加值市场拓展,短期利润承压。


南芯科技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7.60%,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40.21%。这一增收不增利现象主要源于公司为抢占市场、拓展产品线而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4.62%)及销售费用,战略性投入导致短期利润承压。


杰华特 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5.41%,是所有企业中最低的。尽管公司营收同比增长58.20%,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高企的研发和销售费用导致净利润承压,盈利能力尚未完全释放。


必易微 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99%,净利润为-881.5万元,ROE-0.62%。公司虽在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领域持续布局,推出了适用于户用储能系统的高效率DC-DC转换器和BMS监控芯片,但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导致整体业绩承压。同时,公司为拓展车规级电源芯片市场进行了大量前期投入,进一步影响了短期盈利能力。


上涨/盈利原因


新相微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1.78%,实现大幅增长,业务盈利提升显著。公司作为显示驱动芯片领域的专业厂商,其PMU与显示驱动芯片(DDIC)的集成方案在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市场获得广泛认可。2025年上半年,受益于下游面板厂商去库存结束、备货需求回升,以及公司在AMOLED驱动芯片领域的份额提升,带动其配套电源管理芯片出货量大幅增长,叠加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实现了盈利的强劲反弹。


天德钰 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高达6.78%,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一,同时营收同比增长43.3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聚焦于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消费电子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受益于下游需求回暖和产品结构优化,业绩表现亮眼。公司积极拓展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新兴应用,产品线不断丰富。


艾为电子 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为3.91%,在所有企业中排名第二。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3.40%13.69亿元,但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8.03个百分点至36.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大增71.09%1.57亿元,扣非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81.88%。这表明公司成功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运营效率,有效对冲了消费电子下游需求错位带来的收入压力。


上海贝岭 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为3.04%,表现稳健。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并在工业控制、通信等细分市场取得突破,实现了营收同比增长18.80%,净利润同比增长10.21%。公司持续加强与国内重点客户的合作,巩固在电源管理、信号链等领域的市场地位。


晶丰明源 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为1.3%,在盈利企业中表现尚可。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微降0.439%,但归母净利润达1576万元,同比大增151.67%。这一减收反增利源于公司主动优化产品结构:传统LED照明驱动芯片收入下滑,但毛利率提升;同时,高毛利的电机控制驱动芯片(收入+24.30%)和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收入+419.81%)快速放量,推动综合毛利率提升至39.59%


赛微微电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1.0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9.91%。业绩稳健增长得益于下游消费电子需求复苏,公司持续推出高性能、差异化产品,并抓住国产替代机遇,提升在高端应用领域的市场份额。


英集芯 上半年实现营收7.02亿元,同比增长13.42%;归母净利润5192万元,同比增长32.96%,扣非净利增速亦达22.0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业绩高增源于公司产品结构优化与多领域突破:一方面,PMU、车规级USB Hub、高集成电池管理芯片等新产品在算力芯片、汽车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实现批量出货;另一方面,AC-DC+快充协议一体化方案获手机大厂认可,光伏新能源产品线覆盖微光采集到大功率MPPT,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希荻微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2.73%,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业绩改善得益于AI手机、智能眼镜、汽车电子等新兴需求拉动,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公司聚焦DC/DC、电荷泵快充等高端领域,多款产品进入高通平台及三星、小米等品牌供应链,并在车规级芯片实现量产交付,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盈利能力修复。


美芯晟 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33%,毛利率提升至35.01%。公司持续加大在无线充电、车规级电源管理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产品竞争力增强,成功拓展了高端客户。公司在光通信、光伏等领域的电源管理芯片也取得突破,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结语


2025年上半年,中国PMIC市场在AI、汽车电动化和工业智能化的驱动下,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结构性行情。传统市场承压,而高端市场景气度高涨。本土企业正通过技术突破、产品升级和生态合作,加速切入汽车、工业、高性能计算等高附加值市场。未来,PMIC行业将呈现高端化+场景垂直化双轨演进,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和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将在国产替代进程中占据先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Franklin)



THE END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加小编微信

现已开放地区群,请发送消息【深圳】【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到公众号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IC 消费电子
more
2025年中国消费电子离型膜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京东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零售龙头;大窑汽水被私募巨头KKR收购 | 2025年7月全球企业并购
京东拟收购德国消费电子零售商Ceconomy
2025年中国微电声器件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消费电子市场回暖信号明显,微电声器件行业需求上扬[图]
南科大教授创立,柔性智能传感器公司获数千万融资,已在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等行业应用|早起看早期
深度丨新一轮消费电子倒逼锂电池进化,技术变量发生更替
2025年中国消费电子模拟芯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市场规模、产业链及重点企业
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闻 | 印度超过中国成美国智能手机最大制造国;京东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零售巨头CECONOMY
全球消费电子巨头,都在盯着山东
特朗普宣布对多国征收10%-41%“对等关税”;京东收购欧洲消费电子龙头Ceconomy|36氪出海·要闻回顾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