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高工人形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


Figure官宣与Brookfield建立合作
9月18日,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宣布与全球最大另类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Brookfield达成开创性合作。Brookfield管理着逾1万亿美元资产及10万套住宅物业。
Brookfield将协助Figure构建全球最大且最多元化的真实场景人形机器人预训练数据集,为扩展Figure自主研发的VLA模型Helix搭建关键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并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新商业场景中的部署。作为更广泛合作的一部分,Brookfield还参与了Figure的C轮融资。
据悉,Figure已在Brookfield环境中启动数据采集工作,并将在未来数月持续扩大该项目规模。除数据收集外,双方还将探索更广泛的基础设施合作——包括支持新一代GPU数据中心建设、为机器人训练环境提供场地,以及在Brookfield全球业务版图中拓展商业应用场景。(科创板日报)
马斯克否认Optimus收到一万台订单
当地时间9月18日,针对近期有消息称美国植物基制药企业PharmAGRI与特斯拉签署意向书,计划在自营农场和处方药生产环节部署多达1万台Optimus Gen3+人形机器人一事,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简要回复称:“假的”。
据悉,特斯拉正在美国特斯拉工厂的试点生产线上生产Optimus 2.5机器人。而在Optimus 3的进展上,在今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表示,Optimus 3设计已基本定型,正积极推动原型机发布和量产计划,预计将于今年底正式落地。
9月17日,TeslaAI官方微博引用马斯克的最新表述称,特斯拉Optimus 3的设计将具备类似人类的精细操作能力,这意味着它要有一双极其复杂灵巧的手、一个能够探索并理解现实世界的人工智能大脑,并且,它必须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马斯克表示,其现在投入在人形机器人上的精力可能比其他任何单一项目都要多。(界面新闻)
特斯联与优必选达成战略合作
9月17日,“空间智能头部企业”特斯联与“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依托特斯联搭建的空间智能感知、推理及行动层面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闭环,及优必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领先的全栈式技术自研能力,双方将围绕“空间智能+具身智能”展开深度合作,彼此开放并共享空间智能与具身智能创新技术,打造以空间智能为底层的多模态训练全新范式,共同推动智能体机器人的全面落地。
此次合作,特斯联的空间大模型及高质量空间数据,可以为机器人提供充足训练支持;而优必选的人形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所生成的多模态交互数据,也可以持续丰富空间数据资源,进一步反哺和优化模型的空间推理能力,推动系统持续进化。(上海证券报)
一星机器人宣布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
9月17日,苏州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星机器人”)宣布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汇聚多方支持力量,包括 BV 百度风投、同创伟业等市场化投资者,银河通用、蓝黛科技等产业化投资者,以及中新集团等“城市共进”投资者。
8月底,一星机器人和复旦大学签约共建“智能机器人校企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依托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集结复旦校内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领域顶尖专家,与一星机器人核心科研人员协同共建,旨在搭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
同时还发布了“星轮1号”轮式双臂机器人。该机器人由双方团队联合攻关打造,是结合多样化工业场景定制化开发的成果。目前,双方正推进其量产工程化建设,以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迈向产业一线。(一星机器人)
Figure完成超10亿美元C轮融资
9月16日,Figure宣布完成C轮融资,获超10亿美元承诺资金,投后估值390亿美元。本轮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布鲁克菲尔德资产管理公司、英伟达、麦格理资本、英特尔资本、Align Ventures、Tamarack Global、LG技术风险投资公司、Salesforce、T-Mobile风险投资公司和高通风投等机构跟投。
Figure表示,本轮融资将推动公司AI平台Helix和BotQ制造体系的规模化扩张,推动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和商业运营、建设新一代GPU基础设施加速训练与仿真,以及启动先进数据收集计划。
成立以来,Figure已先后发布Figure 01、Figure 02等人形机器人产品。据Figure方面今年早些时候透露,下一代机器人Figure 03的设计已完成,预计有望年内开始生产。(澎湃新闻)
露笑科技:控股子公司拟推出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
9月16日,露笑科技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君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及某国内头部跨境电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AI具身智能技术研发、美国及欧洲市场的合作、共同研发及联合品牌建设等。
鉴于子公司宁波君屋拟推出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宁波君屋拟采购开普勒机器人的具身AI模型及具身硬件模块,拟通过该模型使机器人具备VLA自主移动和Agent视觉语言交互能力,实现家庭场景的自然交流与执行指令闭环,通过具身硬件模块实现更多场景应用的可实现性。
鉴于宁波君屋准备积极拓展美国及欧洲市场,考虑是跨境电商头部企业,具备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完善运营体系。针对宁波君屋的家庭具身AI服务机器人,双方有信心通过共同努力力争在2026-2028年在美国及欧洲市场各类产品累计销售不少于100万台。(南方财经)
Dyna Robotics完成1.2亿美元融资
当地时间9月15日,Dyna Robotics宣布完成1.2亿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机器人投资机构Robostrategy、风险投资机构CRV和First Round Capital领投,Salesforce、英伟达、亚马逊工业创新基金、三星和LG等机构跟投。该轮融资后,公司估值将突破6亿美元。
Dyna Robotics成立于2024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通用型机器人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并在上海设有硬件研发中心。公司由连续创业者Lindon Gao、York Yang以及前DeepMind研究科学家Jason Ma共同创立。Dyna Robotics称,计划利用此次筹集的资金进一步优化其AI模型,并部署更多机器人。
该公司的机器人理念与黄仁勋的物理AI一致。CEO Lindon Gao表示,Dyna不会为机器人编写任务指令,而是让它们通过从环境中获取的数据输入逐渐学习。不过在硬件端,该公司目前的重点并非人形产品,据介绍,其固定式机械臂目前已应用于多个行业,包括为餐厅折叠餐巾、为健身中心整理毛巾以及为自助洗衣店处理衣物。(财联社)
宇树开源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UnifoLM-WMA-0
9月15日,宇树科技宣布开源UnifoLM-WMA-0架构。这是宇树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专为通用机器人学习而设计,其核心成分在于一个可以理解机器人与环境交互物理规律的世界模型。
该世界模型具备两大核心功能:一是仿真引擎,作为交互式仿真器运行,为机器人学习提供合成数据;二是策略增强,可与一个动作头进行对接,通过预测未来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进一步优化决策性能。
根据公开演示,搭载该模型的机器人可以完成如按照红、黄、绿的顺序堆叠木块,整理橡皮和笔等日常物品,以及将黑色相机放入包装盒等复杂任务。(证券时报网)
京东入股人形机器人研发商帕西尼感知科技公司
9月15日,天眼查App显示,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股东,注册资本由约1112.3万人民币增至约1171.5万人民币。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现由许晋诚、比亚迪、新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北汽集团旗下安鹏绿色(北京)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
8月初,京东战略领投帕西尼新一轮A轮融资。帕西尼表示,该公司在4个月内,已完成10亿元人民币融资。成立至今,帕西尼已率先发布全球首款搭载HAPTA异构多核阵列软硬件架构的ITPU多维触觉处理单元,以及基于触觉与视觉多模态感知模型和前沿Al算法的人形机器人TORA-ONE和触觉灵巧手DexH系列。
此外,帕西尼还构建起年产近2亿条数据的全模态具身智能数据集、OmniVTLA 具身智能模型等,客户覆盖智能制造、康养医疗、工业生产、消费电子等领域,形成“传感器、数据集、大模型、多场景落地”的闭环生态。(界面新闻)
艨码科技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
9月15日,通用机器人研发企业艨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具备海外产业背景的拓新界资本独家投资。资金将重点投入四大核心方向:攻坚通用机器人核心技术;完善研发测试体系;推进国际化布局;加速场景化落地验证。
艨码科技成立于2023年,公司具备机器人全链条正向设计能力与先进工艺技术,覆盖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组装工艺)、软件(控制算法)及核心算法(AI感知、自适应决策)的全流程研发,致力于打造通用机器人技术和高可靠机器人本体。
联合创始人兼CEO孙猛系日本熊本大学信息电气电子工程硕士和神经科学博士,兼任熊本大学研究员、日本青年创业联合会理事等职,在技术转化、产品设计及国际化资源整合方面具备丰富积累。
联合创始人兼CTO蒋毅,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机器人专业,曾任职日本株式会社不二越机器人研发部,主持落地近百个机器人项目。其余成员均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熊本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国内外头部机器人企业。(科创板日报)
如身机器人完成天使+轮融资
9月14日,如身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零以创投、海南零点一科技及个人投资者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新产品开发。
如身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智慧康养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其核心产品“齐家Q1”是一款面向半失能、失能和独居老人的智能照护机器人。
该机器人采用全向移动底盘、高精度力控机械臂、多模态交互大模型及双边力反馈遥操作技术,可在卧室、卫生间等复杂家庭场景中实现稳定、柔和、安全的照护动作。
通过“AI自主+远程操作”的混合架构,机器人既可在白天执行重复性任务,也能在夜间和突发状况中提供持续响应。目前,该产品已完成三轮迭代,并与国内多家头部养老服务机构达成试点合作意向,预计于2026年实现标准化版本量产与实际部署。(动脉网)
灵明光子完成C3轮融资
9月13日,dToF传感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灵明光子宣布正式完成C3轮融资,累计获得浙江省国资平台近亿元投资。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加速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与量产能力提升。灵明光子成立于2018年,由斯坦福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顶尖学府的博士团队联合创立,总部扎根深圳南山。
公司现已形成覆盖多场景的产品矩阵:硅光电倍增管、SPAD dToF面阵模组及芯片、有限点模组系列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车载激光雷达、智能座舱传感系统、智能手机、XR头显、机器人、智能家电、智慧楼宇等领域,为3D传感器终端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在数据采集与训练、影像动作捕捉等细分场景中,其技术方案同样展现出强适配性。2025年,灵明光子迎来业务爆发式增长,车载激光雷达接收端芯片出货量持续领跑市场。同时,针对消费级机器人推出的面阵方案实现重大商业突破。(人民财讯)
华侨城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9月13日,华侨城文旅科技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三大方向深化合作:一是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组建联合研发团队,聚焦文旅场景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攻克高动态全身协同控制、多模态空间智能感知、情境化拟人交互等关键技术难题;
二是推动机器人产品在文旅场景的落地应用,重点开发适用于主题公园、景区的机器恐龙、互动NPC机器人,以及提升游客体验的零售服务机器人,并推动研发成果在文旅行业落地;
三是建立人才交流与联合培养机制,共同培育文旅机器人领域专业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签约仪式后,双方共同为“具身智能交互机器人联合创新实验室”揭牌。(经济观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