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网综合报道,9 月 19 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 2024 年 2 月 6 日至 2025 年 8 月 30 日生产的部分 SU7 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 116887 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小米汽车自成立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召回。此次召回分为两个批次:召回编号 S2025M0149I:涉及 XMA7000MBEVR2 和 XMA7000MBEVR5 车型,共计 98462 辆;召回编号 S2025M0150I:涉及 BJ7000MBEVR2 车型,共计 18425 辆。小米 SU7 是小米集团进军汽车行业的首款量产车型,于 2024 年 3 月 28 日正式上市。据官方通报,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在使用 L2 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时,在极端特殊场景下对环境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存在不足,若驾驶员未能及时干预,可能增加碰撞风险。小米汽车表示,将通过 OTA(Over-the-Air,空中下载技术)远程升级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推送软件更新,以优化 L2 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识别与应对能力,从而消除安全隐患。用户无需前往线下门店,只需在车辆联网状态下完成升级操作。小米将通过短信、手机 APP 等方式通知车主,并提供客服热线(400-182-6888)供用户咨询。这次召回让人想起了小米汽车年初的事故。今年 3 月,一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米 SU7 标准版,因在开启 NOA(导航辅助驾驶)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下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而引发社会关注。此次召回公告中 “极端特殊场景” 的模糊表述,在安徽该起事故的调查报告中得到了具体诠释:事发路段因施工封闭车道,车辆需改至逆向车道行驶,这种临时改变的交通场景超出了 SU7 辅助驾驶系统的预设识别范围。事故发生后,小米官方曾还原了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 NOA 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 116km/h 的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本车道并引导车辆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工驾驶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最终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确认的时速约为 97km/h。小米 SU7 召回事件或许不会是近期的个案。9 月 1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文件针对目前已普及的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设置了严格的安全技术要求,构建了 “三重安全保障” 体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表示,该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有助于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为行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规范车企的营销行为。由此可见,小米 SU7 召回事件可能成为行业的标志性事件。它提醒所有从业者:当辅助驾驶系统的代码一行行写入时,每一个逻辑判断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当 “极端特殊场景” 的测试案例一个个被覆盖时,每一次验证都在构筑安全防线。智能驾驶的终极目标不是比人类驾驶更快,而是比人类驾驶更安全 —— 这一行业共识,需要在一次次教训中不断强化、始终坚守。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更多热点文章阅读半年5起并购引震动!高通、晶晨入局,AIoT芯片赛道洗牌开启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复旦微强势回应的底气是什么?突破10Gbps带宽!车载光通信新品正登场,“光纤上车”成新趋势创346万美元众筹记录,扫雪机器人成现象级产品,电池、电机是关键突发!存储全面涨价!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