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淮安施河教具产业

产业研究僧 2025-09-23 20:25
三角板、直尺,大家小时候都用过吧。那你知道它们是哪里产的吗?
资讯配图
说不定,他们就产自“中国教具之乡”——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
而且,施河镇的产业一直在进化,从教具出发,现如今已远不止教具。
01 从“三件套”到教体装备
施河教具产业的崛起,是一部典型的“乡镇经济突围史”。从当时的“四无”乡镇(无交通优势、无区位优势、无资源优势、无传统产业优势),到如今的全国教体装备领域“超级地标”,其发展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从“红黑白三件套”到教具启蒙(1950s-1990s)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施河人靠走村串户贩卖“红黑白三件套”(河虾、韭菜籽、雪花膏)积累原始资本。
1980年代,随着教育事业复苏,学校对基础教具(三角板、直尺、木制模型)的需求激增,加之生产工艺要求相对不高,施河商人敏锐捕捉到商机,开始家庭作坊式生产。
1992年,施河镇龙潭村建起全镇第一座龙潭教学玩具厂。
1998年,施河已经有30多家教学具生产企业,全镇教具产业初具规模,已形成“前店后厂”的初级产业形态。
从教具到教体装备(2000-2017年)
21世纪初,施河教具产业面临“成长的烦恼”。对内,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对外,宝应等地同类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迅速崛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2001年义务教育“一费制”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压缩了传统教具的利润空间。
2002年左右,施河教具企业开始探索转型发展,要么坚守教具主业,通过扩大产品品类、提升科技含量实现增长;要么跨界投资新项目,开辟新赛道。施河教具产业逐步向教体装备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此外,产业载体建设成效明显。2012年,中国施河教具城建成;2014年,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建成,产业进入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的快车道。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2018年至今)
近年来,施河教具产业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跃迁。
2018年,“智教乐享小镇”入选江苏省级特色小镇,聚焦教育体育高端装备。
2019年,政策鼓励智能制造,企业加速“智改数转”。
2023年,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跻身“江苏省特色类体育产业基地”,智能教育装备占比达35%,产业升级取得阶段性成果。
资讯配图
02 从“教具之乡”到全国千强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施河已成为全国闻名的“教具之乡”,并依托教体装备、食品等产业,成功入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
市场主体:2024年,施河拥有教体装备企业300余家,其中教具企业138家,教体装备覆盖全国三分之一市场。2024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累计拥有专利400多个。
产品体系:截至目前,施河教具产业已从单一教具生产拓展至“教育+体育”全场景,形成覆盖教玩具、体育装备、电教装备、实验室装备、数字化校园等9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完整产品矩阵。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类如下:
资讯配图
(淮安区总体格局)
03 从教具城到特色小镇
施河教具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园区集聚、产城融合为特点,构筑起交易平台-生产基地-创新载体三位一体的空间格局。
交易平台为中国施河教具城。作为全国最大的教学具交易展示平台,中国施河教具城总占地580亩,其中一期4.2万平方米可容纳近200家企业,二期15万平方米于2014年底建成投用。该平台以“展示+交易”为核心定位,年接待采购商达5000人次。
生产基地为施河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作为江苏省认定的“教育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120万平米,集聚了各类教体装备生产型企业,形成规模化制造集群,并配置了省级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服务平台。
创新载体以智教乐享小镇为核心,聚焦智慧教育装备、体育器材等领域的技术攻关与企业孵化,分别打造乐享谷、智教谷、融创谷3大片区,突出研学、研发、孵化功能,全面提升创新要素承载能力。
04 从三分天下到走向世界
面向未来,施河提出创新驱动、国际拓展、完善生态的发展策略,旨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装备产业高地。
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推进“软硬兼修”战略,加快教体装备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教育装备、教体系统解决方案等业态。
国际化发展方面,依托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等高能级展会,加速产品出海、服务出海、产业出海,重点链接东南亚及中亚市场,推动“施河智造”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产业生态建设方面,更好发挥智教乐享小镇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产业要素集聚,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深化淮安区与宝应县的区域协作,更好打造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
乡镇经济,甚至是县域经济,普遍没有太多的基础和支撑,只能在与市场的搏杀中不断地创新和进化,以此换得一席之地。施河的发展路径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未来大概率会延续这一点。好在,施河基本上已经做到了1,接下来就看如何从1演绎到N。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