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本届博览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展览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共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参展。作为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傅利叶在此次展会中首次对外展示了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R-3系列的GR-3C“宇航员”,并带来基于GRx系列人形机器人构建的工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展现出未来工厂的新型运作模式,引来众多行业观众及合作伙伴的竞相关注。
▍GR-3C “宇航员”首秀,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初显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傅利叶本次展会上首次亮相的GR-3C“宇航员”身高165厘米,体重71公斤,全身具备最多55个自由度。外观方面,该机型采用科幻白色涂装,搭配简约的圆形头部设计,整体造型近似“宇航员”。机身外壳方面,GR-3C“宇航员”使用经过强化工艺处理的铝合金与工程塑料,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保障结构强度,具备良好的抗压性与耐用性,便于维护作业。
在感知与交互方面,GR-3C“宇航员”具备多项功能配置,其头部搭载4个麦克风阵列,支持全向收声与回声消除,可在交互过程中定向增强声源并实现声源定位;内置的摄像头模组结合结构光与RGB广角镜头,能够精准识别人脸信息。新增的LED环屏头域可用于表情交互与面部反馈,并支持扩展至多种显示应用,有助于提升人机协作体验与场景适应能力。

在功能配置方面,GR-3C“宇航员”搭载了傅利叶自研的高性能一体化执行器与多自由度灵巧手,同时支持视觉模组、灵巧手等定制化选项,以适应多样化的真实场景作业需求。此外,GR-3C“宇航员”还配备了全身遥操作功能,可通过高精度动作捕捉与低延迟传输技术,实现从操作者到机器人动作的实时同步,包括手部精细操作与全身动态姿态的还原。该功能为危险环境作业、远程康复训练及科研教育等场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带来全新交互与协作体验,扩展了机器人在跨时空条件下的应用可能。
值得关注的是,GR-3C“宇航员”与侧重交互服务的GR-3“猫猫头”共同构成傅利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的核心部分。GR-3系列在功能性的基础上强化了陪伴属性,体现其“既有用,也有爱”的产品理念。基于“Care-bot”这一新定位,该系列从两个维度拓展人机互动场景:一是侧重于情感连接与社交互动的“社交陪伴”,适用于公共服务、教育等领域,提供导览咨询、情绪安抚、日常陪伴等功能;二是在情感交互基础上叠加服务支持的“辅助陪护”,适用于科研、工业、护理、医疗健康等专业场景,服务于高危作业、康复训练、效率提升等具体任务。
在公共服务、科研教育、康养陪护及效率赋能等多种场景中,GR-3系列均具备应用潜力。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场景实践,傅利叶正推动具身智能技术逐步落地现实应用,探索未来人机协作的新模式。
▍工业场景解决方案亮相,未来工厂新型运作模式引发围观
此次工博会上,傅利叶还展示了基于GRx系列人形机器人构建的工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呈现出多机协同与自主作业相结合的未来工厂运作模式。该方案以傅利叶自研的FOCUS(Fourier Orchestrated Control and Unification System,集中控制与通讯系统)为核心,融合具身智能技术,针对“料箱搬运”与“物料分拣”两类典型场景提出系统化解决方案,构建全自主的工业作业体系。
在展区模拟的工业场景中,多台GR-2机器人围绕模拟产线协同作业,完成了从料箱搬运、物料传送到分拣的全流程闭环操作,展现了机器人之间自主分工与无缝衔接的能力。该方案使人形机器人不仅能够执行单机任务,还可实现多机高效协同,形成分工明确的作业网络,适应从单一工序到复杂产线的多种运行需求。

在料箱搬运方面,傅利叶构建了“感知-导航-运动控制”三大模块协同的高效搬运方案。该方案以GR-2为硬件载体,将其双臂负载能力优化至8公斤,并通过臂展设计扩大作业半径。在软件层面,结合高精度感知与自研运动控制算法,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路径规划、动态调整重心姿态,并对“抓取-搬运-放置”全流程进行系统优化,以满足工业级作业对效率与可靠性的要求。

针对物料分拣场景中物料杂乱、传统方案适应性差的问题,傅利叶提出了以“多模态感知+VLA智能决策”为核心的柔性物料分拣方案。该方案通过视觉-触觉闭环技术实现无序物料的精准抓取,保障执行环节“抓得准、抓得稳”;同时借助VLA(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技术赋予机器人认知与决策能力,使其能够理解指令并灵活适配不同分拣需求,进而实现工业级柔性分拣。
而在整个方案流程中,将各功能分区真正整合在一起,形成机器人网络自主协作的关键,是由傅利叶自主研发的通讯基座——机器人集控系统FOCUS。作为整个系统协同作业的基础,FOCUS支持通过单一终端实时监控机器人状态、直接下达指令,从而简化操作流程。在场景适配方面,系统具备高可靠性架构,可根据产线规模灵活扩展机器人数量,并在需求变化时通过任务配置进行调整,无需改动硬件即可实现产线适配。
▍结语
无论是具备强化机身结构的GR-3C“宇航员”,还是针对工业场景设计的解决方案,其技术方向均指向在高风险、高复杂度或高体力消耗环境中使用人形机器人的可行性。傅利叶在此次工博会上的展示,无疑为观察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路径提供了具体案例。
从产业适配性的角度看,傅利叶所展示的工厂解决方案强调在现有产线基础上进行部署,降低了企业的改造成本与应用门槛,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领域提供了实践参考。而GR-3系列在续航、运动控制及系统开放性等方面的表现,也被视为影响其实际应用广度的重要因素。
当前,制造业正处于从自动化向智能化演进的关键阶段。傅利叶等企业所推动的人形机器人技术,能否真正成为可规模化复制的生产力工具,仍有待于成本、可靠性及场景泛化能力的进一步验证。其在未来的产业价值,或将体现在对特殊环境的作业安全提升与人机协作模式的深化之中。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机器人大讲堂-客服(19560423866,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

工业机器人企业
埃斯顿自动化 | 埃夫特机器人 | 非夕科技 | 法奥机器人 | 越疆机器人 | 节卡机器人 | 松灵机器人 | 珞石机器人 | 盈连科技 | 集萃智造 | 优傲机器人 | CGXi长广溪智造 | 阿童木机器人 | 极智嘉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
医疗机器人企业
元化智能 | 天智航 | 思哲睿智能医疗 | 精锋医疗 | 佗道医疗 | 真易达 | 术锐®机器人 | 罗森博特 | 磅客策 | 柏惠维康 | 迪视医疗 | 水木东方
人形机器人企业
优必选科技 | 宇树 | 云深处 | 星动纪元 | 伟景机器人 | 逐际动力 | 乐聚机器人 | 大象机器人 | 中科深谷 | 魔法原子 | 众擎机器人 | 帕西尼感知 | 赛博格机器人 | 数字华夏 | 理工华汇 | 傅利叶智能 | 天链机器人 |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 | 灵宝CASBOT | 清宝机器人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动易科技 | 智身科技 | PNDbotics
具身智能企业
跨维智能 | 银河通用 | 千寻智能 | 灵心巧手 | 睿尔曼智能 | 微亿智造 | 推行科技 | 中科硅纪 | 枢途科技 | 灵巧智能 | 星尘智能 | 穹彻智能 | 方舟无限 | 科大讯飞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擎朗智能 | 戴盟机器人 | 视比特机器人| 星海图 | 月泉仿生 | 零次方机器人
核心零部件企业
绿的谐波 | 因时机器人 | 坤维科技 | 脉塔智能 | 青瞳视觉 | 本末科技 | 鑫精诚传感器 | 蓝点触控 | BrainCo强脑科技 | 宇立仪器 | 极亚精机 | 思岚科技 | 神源生 | 非普导航科技 | 锐驰智光 | NOKOV度量科技 | 因克斯 | 褔德机器人 | 巨蟹智能驱动 | 微悍动力 | 凌云光 元客视界 | 璇玑动力| 意优科技| 瑞源精密 | 灵足时代 | Xynova曦诺未来 | HIT华威科 | 星汇传感
教育机器人企业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添加微信“robospeak2018”入群!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