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低空经济,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清晨,阳光洒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一架小型无人机轻盈地从城市低空掠过,它正带着一份紧急的医疗样本,快速飞向医院;不远处,直升机的轰鸣声传来,搭载着商务人士,越过拥堵的街道,快速前往城市另一头的商务会议。在城市的边缘,农业无人机正在广袤的农田上方,精准地播撒着种子与农药。
这些在低空发生的飞行场景,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画面,而是低空经济正在融入日常生活的体现。低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重塑着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 从 “道路” 到 “航路” 的转变,不仅仅是交通方式的升级,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低空基建” :新兴领域的崛起

在经济发展的大棋盘上,低空基建正逐渐成为一颗关键的棋子。低空基建,即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主要包括物理基础设施和适合低空经济的空中管理系统两部分。
物理基础设施涵盖了众多方面。低空飞行起降平台是各类低空飞行器的 “落脚点”,无论是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还是楼顶、地面、水上等特殊场景的起降点,它们的建设都为低空飞行提供了基础条件。像内蒙古规划建设 500 个以上无人机自动机场、垂直起降场,这些起降平台的布局,将大大提升无人机在物流配送、农业作业等领域的应用效率 。
航空器充(换)电设施、中转站、货物装卸点、乘客候乘区以及电池存储设施等,也都是物理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动飞行器的逐渐普及,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尤为关键。例如,部分低空机场和起降平台附近开始配备专门的电动飞行器充电桩,超级充电桩的充电功率最高可达 120kW 以上,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动无人机或小型电动飞机补足电量,大大提高了电动飞行器的使用便利性和运营效率。
低空飞行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则是低空基建的 “神经中枢”。通信系统确保了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其他飞行器之间的信息传递;导航系统为飞行器指引方向,让它们在广袤的低空准确飞行;监视系统实时监测飞行器的位置、状态,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气象监测系统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帮助飞行员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低空飞行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整合了飞行计划处理、航空情报服务、航空气象信息服务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对低空飞行的智能化管理。
空中管理系统同样不可或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是空管系统,即通信、导航、监视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 系统)。其中,通信、导航和监视(CNS)部分属于外围设施范畴,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实际用于管理空中交通运输的信息处理系统 。完整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由空中交通服务(ATS)、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和空域管理(ASM)三大部分组成。而空中交通服务又包含空中交通管制(ATC)、飞行情报服务(FIS)和告警服务(AS)。由于低空经济的飞行器数量和调度难度数倍于传统民用航空或者通用航空,因此低空基建的空中管理系统在外围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上都有独特的变化和更高的要求。
低空基建与低空经济的关系,就如同土壤与种子。完善的低空基建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得低空经济能够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从无人机物流配送、空中旅游,到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等领域,低空经济的每一次拓展,都离不开低空基建的先行布局。
从道路到航路:低空基建的变革之路
(一)低空基建与传统道路基建的区别
低空基建与传统道路基建,虽然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但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就像两条不同方向的发展轨道,各自引领着独特的交通与经济发展模式。
在建设方式上,传统道路基建主要在地面进行,通过铺设路面、建造桥梁和隧道等方式,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地面交通网络 。其建设过程相对较为直观,受地形地貌影响较大,遇到山脉、河流等自然障碍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克服。例如,修建跨越长江的大桥,需要进行复杂的地质勘探、桥梁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桥梁的稳固和安全。
而低空基建则更多地在空中构建,包括建设各类低空飞行起降平台、信息基础设施以及空中管理系统等 。低空飞行起降平台的建设形式多样,除了通用机场外,还可以是楼顶、地面、水上等特殊场景的起降点,这些起降点的建设相对灵活,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较少。深圳计划在 2025 年前建成 600 个智能起降点,这些起降点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如同空中的交通节点,为低空飞行器的起降提供了便利。低空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等,更是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在空中构建无形的信息网络,实现对低空飞行器的精准定位、实时监控和通信联络 。
从空间利用角度来看,传统道路基建主要利用的是地面二维空间,道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到地面地形、城市规划等因素的限制,在有限的地面空间内,道路建设往往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
低空基建则打破了地面二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了低空三维空间,实现了交通的立体化发展 。低空飞行器可以在低空自由飞行,避开地面的交通拥堵,实现快速的点对点运输。在城市中,空中出租车可以直接从一个高楼楼顶的起降点飞到另一个起降点,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无人机物流配送可以在低空穿梭,将货物快速送达目的地,提高了物流效率。低空基建的发展,为城市的空间利用开辟了新的维度,使得城市的交通和经济发展更加高效和灵活。
在技术需求方面,传统道路基建主要涉及土木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的技术,注重道路的承载能力、平整度和耐久性等指标 。
低空基建则涉及到航空、通信、导航、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对技术的综合性和创新性要求更高 。低空飞行器需要具备先进的飞行控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稳定;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速、稳定的传输能力,以满足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需求;导航系统需要具备高精度的定位能力,以保证飞行器在复杂的低空环境中能够准确飞行。5G-A 通感一体技术让基站兼具通信和雷达功能,深圳机场周边已实现多基站协同监控,可同时追踪上百架无人机;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为飞行器提供厘米级导航,湖南全省布设的 53 个地面站形成全天候监控网,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为低空基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二)低空航路建设的独特挑战与解决方案
低空航路建设,作为低空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在天空中绘制一幅复杂的交通蓝图,面临着诸多独特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
规划方面,低空航路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地形、障碍物、人口密集区等多种因素 。山区的地形复杂,山峰、峡谷等地形会对飞行器的飞行造成影响,需要合理规划航路,避开危险区域;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通信基站等障碍物,也需要在规划时予以充分考虑,确保飞行器的安全飞行。低空航路的规划还需要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协调,避免出现冲突。在一些城市的新区规划中,已经开始将低空航路的规划纳入其中,预留出足够的空域资源,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空域管理是低空航路建设的又一难题。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空域资源变得日益紧张,如何合理分配空域资源,实现空域的高效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类型的飞行器,如无人机、直升机、轻型飞机等,其飞行速度、高度、续航能力等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它们的特点,划分不同的空域层次和飞行区域,避免飞行器之间的相互干扰。目前,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采用数字化的空域管理手段,通过建立空域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空域的使用情况,动态调整空域资源的分配,提高空域的利用效率。
安全保障是低空航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低空飞行环境复杂,飞行器面临着天气变化、电磁干扰、机械故障等多种安全风险 。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雾、强风等,会影响飞行器的视线和飞行稳定性;电磁干扰可能导致飞行器的通信、导航系统失灵;机械故障则可能直接危及飞行器的安全。为了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飞行器的安全检测和维护,定期对飞行器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隐患;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为飞行员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以便他们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加强对电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避免电磁干扰对飞行器的影响;推广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如自动避障系统、应急降落伞等,提高飞行器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重塑经济地理:低空基建的深远影响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低空基建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源泉,犹如一场强劲的春风,吹遍了中国的大地,为各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基建的发展为区域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这里拥有密集的城市群和发达的产业体系,低空经济的发展空间广阔。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积极布局低空经济,运营的低空物流航线实现了与海关系统的无缝对接,将运输效率提升 50%,成为全国首个成功落地的保税区低空物流示范案例 。该集团还与亿航智能成立合资公司,构建低空制造、运营、基建全产业链,通过政务巡检、文旅互动等场景应用,拓展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场景。东部通航推出的 “低空 + 轨道” 空铁联运项目,设有城际航线和市内航线,覆盖粤港澳大湾区多个城市,为人们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促进了区域内人员、物资的快速流动,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长三角地区也在低空基建的推动下,迎来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上海发布的《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 年)》,提出到 2027 年,上海低空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将达 500 亿元以上,并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天空之城” 。同时,上海还将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江苏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地发布低空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到 2026 年,这五座城市的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总量有望突破 1800 亿元 。浙江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提出到 2035 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安徽印发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 年)及若干措施的通知,到 2025 年,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一批应用示范场景,低空经济规模和创新能力快速提升,集聚化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长三角地区通过加强低空基建,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升级,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空基建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和升级 。低空经济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航空器制造、航空运营服务、航空教育培训、航空金融等,这些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人才集聚。在一些低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明显。低空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制造业领域,低空飞行器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农业领域,农业无人机的使用可以实现精准施肥、喷药,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在旅游业领域,低空旅游的发展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丰富了旅游产品的种类。
(二)城市发展格局的转变
随着低空基建的不断完善,城市发展格局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如同一场城市发展的 “蝶变”,让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低空基建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城市交通体系中,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低空基建的发展为城市交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空中出租车、无人机配送等低空交通方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避开地面拥堵,实现快速出行。在深圳,“空中的士” 的试点运营,为市民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出行选择。从深圳北站到福田 CBD,地面驾车可能需要 1 小时以上,而乘坐 “空中的士” 仅需 12 分钟,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 。无人机配送也在城市物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在低空快速穿梭,将货物直接送达目的地,减少了物流配送过程中的时间损耗和交通拥堵。
低空基建的发展优化了城市空间利用 。低空飞行器的飞行不受地面道路和建筑物的限制,可以在城市的上空自由飞行,这为城市的空间利用开辟了新的维度。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将低空交通纳入考虑范围,建设更多的低空飞行起降平台,如楼顶停机坪、城市公园内的起降点等,这些起降平台不仅可以满足低空飞行器的起降需求,还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闲置空间,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低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城市的立体开发,推动城市向空中发展,建设更多的空中花园、空中步道等,丰富城市的空间形态,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低空基建对城市功能分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低空交通的发展,城市的功能分区将更加合理。一些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产业,如金融、商务、科技等,可以集中在低空交通便利的区域,便于人员和物资的快速流动;而一些传统的制造业、仓储业等,可以向城市的外围迁移,减少对城市中心区域的干扰 。低空旅游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城市旅游功能区的形成,打造更多的低空旅游景点和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低空基建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功能分区更加明确,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
(三)物流配送的新变革
在电商迅速发展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物流配送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低空基建的兴起,为物流配送领域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如同为物流行业插上了 “翅膀”,让物流配送更加高效、便捷。
低空物流在时效性上具有显著优势 。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受到交通拥堵、路线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配送时间往往较长。而低空物流利用无人机、轻型航空器等在低空空域进行货物运输,能够实现快速的点对点配送,大大缩短了配送时间。在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传统物流配送的时效性较差,而低空物流可以轻松突破地理障碍,将货物快速送达。十堰市官渡镇全域无人机寄递物流试点开通后,离镇快递分拣中心最远的楼房沟村,传统陆路配送需 2 小时左右,而无人机配送仅用时 17 分钟,时效提升显著 。在城市内部,低空物流也能有效解决配送 “最后一公里” 的难题。在一些大城市,快递员在高峰期可能会遇到交通拥堵,导致配送时间延长,而无人机可以在低空快速飞行,避开拥堵路段,将快递及时送到客户手中。
低空物流的覆盖范围也得到了极大拓展 。它不仅可以覆盖城市和乡村,还可以延伸到一些传统物流难以到达的区域,如山区、海岛等。在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传统物流配送成本高、难度大,而低空物流可以利用无人机灵活的特点,实现货物的精准投递 。在海岛地区,由于与大陆隔海相望,物资运输不便,低空物流可以通过直升机、大型无人机等将生活物资、医疗用品等及时送达,保障海岛居民的生活需求。低空物流还可以与传统物流方式相结合,形成互补优势,进一步扩大物流配送的覆盖范围。低空物流可以将货物从城市的物流中心快速运输到偏远地区的配送站点,然后由传统物流方式完成最后的 “门到门” 配送,提高物流配送的整体效率。
低空物流在偏远地区和城市内部配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偏远地区,低空物流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在一些山区农村,农民的农产品销售困难,低空物流可以将农产品快速运输到城市市场,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城市内部,低空物流在生鲜配送、外卖配送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生鲜产品对时效性要求极高,低空物流可以确保生鲜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送达消费者手中,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外卖配送中,无人机可以快速将餐食送到客户手中,尤其是在高峰期,能够有效缓解外卖配送压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当前面临的难题
低空基建的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在前行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如同在探索一条充满荆棘的创新之路,需要我们逐一攻克。
技术瓶颈是低空基建面临的首要挑战 。在通信技术方面,低空环境复杂,建筑物、地形等对信号的干扰较大,导致通信信号不稳定、传输延迟等问题,影响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实时通信 。在山区,信号容易受到山体的阻挡而减弱或中断,使得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无法及时接收指令或反馈信息;在城市中,高楼大厦密集,信号容易受到反射和散射的影响,导致通信质量下降。导航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的导航系统在精度、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满足低空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导航需求 。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区域,卫星信号容易受到遮挡,导致导航定位出现偏差,影响飞行器的飞行安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的不断增加,空中交通流量日益增大,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飞行冲突检测与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在处理大规模低空飞行时,可能会出现数据拥堵、处理速度慢等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对飞行器进行调度和管理。
政策法规不完善也制约着低空基建的发展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相关的政策法规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存在一些空白和模糊地带,导致在低空基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在低空飞行空域的划分上,虽然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空域划分不合理、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影响了低空飞行器的正常飞行 。在一些地区,由于空域划分不明确,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误入禁飞区域,引发安全事故;审批流程繁琐也使得企业在申请飞行空域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运营成本。在低空基建项目的审批、监管等方面,也存在着职责不清、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给项目的推进带来了困难 。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对低空基建项目的审批标准和监管要求不一致,导致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无所适从,影响了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市场认知不足同样是低空基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低空经济是一个新兴领域,许多人对低空基建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导致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一些企业对低空物流、低空旅游等业务的市场潜力缺乏信心,不愿意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相关业务的拓展;一些消费者对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存在疑虑,不敢尝试低空旅游、空中出租车等新兴服务 。这些市场认知上的不足,限制了低空基建的应用场景拓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低空基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市场动力。
(二)未来的机遇与发展方向
尽管低空基建面临着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完善,未来也充满了无限的机遇与发展空间,宛如一座等待挖掘的宝藏,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低空基建相关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通信技术方面,5G、卫星互联网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将为低空通信带来质的飞跃 。5G 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的特点,能够实现低空飞行器与地面控制中心之间的高清视频传输、实时数据交互,大大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效率 。卫星互联网则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覆盖,为偏远地区的低空飞行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在导航技术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发展,将使低空飞行器的导航精度达到厘米级甚至更高,为其在复杂环境下的精准飞行提供有力支持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也将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升级,能够实时处理海量的飞行数据,快速准确地检测和解决飞行冲突,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和有序 。
政策的持续完善将为低空基建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涵盖了低空基建的各个方面 。加大对低空基建项目的资金投入,通过财政补贴、专项债券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低空基建建设;简化低空飞行空域的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为低空飞行器的运营提供便利;完善低空基建项目的审批、监管标准,加强行业规范管理,保障低空基建的质量和安全 。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低空基建将迎来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该领域,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
低空基建在技术突破、政策完善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在物流领域,低空物流将实现更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无人机和轻型航空器将成为物流配送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和覆盖范围,降低物流成本 。在旅游领域,低空旅游将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方式,人们可以乘坐直升机、热气球等低空飞行器,俯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享受独特的旅游体验 。低空基建还将在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我们应当密切关注低空基建的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到低空经济的发展中来,共同推动这一新兴领域的繁荣发展 。
飞向低空经济新时代
飞向低空经济新时代
从 “道路” 到 “航路”,低空基建正以其独特的力量,重塑着中国的经济地理格局。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推动了城市发展格局的转变,引领了物流配送的新变革 。尽管当前面临着技术瓶颈、政策法规不完善、市场认知不足等难题,但随着技术的突破和政策的完善,低空基建的未来充满机遇。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