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委员会&贤牛研究院&第一新声智库: 《2025年中国IT后市场发展研究报告》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2025 年中国 IT 后市场发展研究报告》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信息技术服务委员会、贤牛研究院及第一新声智库联合发布,系统梳理了中国 IT 后市场的发展背景、现状、关键驱动因素、核心问题、未来趋势及优秀案例,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全面且具指导性的参考。
一、中国 IT 后市场发展背景
1. 核心定义与范畴
IT 后市场是围绕 IT 系统部署后全生命周期服务形成的市场,涵盖维保、代维、备件、监控、优化等服务,区别于聚焦初次采购与建设的 IT 前市场,是实现 IT 系统价值的关键延伸。其作用对象包括企业的硬件、软件、数据、环境、人才五类资产,服务场景覆盖云端(IDC、EDC 等)、场端(办公、生产等场所)、终端(笔记本、智能设备等)。
2. 服务资源与业务形态
服务资源要素包含 “人力、物资、场所、资金、数据、系统” 六大类,协同支撑服务高效交付。业务形态分为三类:一是 IT 运维服务,保障 IT 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二是专业技术服务,解决特定领域复杂技术问题;三是综合支持服务,提供跨技术增值服务以增强企业 IT 管理能力。
3. 发展历程
- 萌芽诞生阶段(2000 年以前)
:IT 技术起步,以原厂服务为主,第三方服务未形成,需求仅集中于硬件维修,无标准化流程。 - 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0 年)
:IT 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服务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标准逐步形成,多品牌第三方专业服务出现。 - 转型创新阶段(2011-2022 年)
:云计算催生云运维需求,5G、大数据等技术推动 IT 复杂度提升,信创带动国产软硬件运维需求增长,SaaS 化运维、远程监控等技术普及。 - 智能升级阶段(2023 年至今)
:AI 大模型带来市场增量,赋能运维与技术创新,IT 后市场向智能化、生态化、价值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演进。
4. 发展环境与战略价值
- 环境支撑
:政策上,“数字经济”“新基建”“国产化替代” 等战略为 IT 后市场提供政策红利;技术上,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推动运维智能化;经济上,2024 年 IT 后市场规模接近 1.17 万亿元,企业降本增效需求驱动服务外包;社会上,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公共服务数字化催生新需求,但高端技术人才短缺。 - 战略价值
:作为数字经济关键支撑,IT 后市场通过保障基础设施稳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赋能产业链协同,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 “安全底座”,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已达 42.9%,IT 后市场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二、中国 IT 后市场发展现状
1. 整体规模与结构
- 规模增长
:2024 年市场规模达 11693.8 亿元,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1.3 万亿元,2027 年有望达到 17019.7 亿元,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 业务结构
:按业务形态划分,IT 运维服务占比 74%(含 IT 基础软硬件运维 32%、应用软件与系统运维 2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 12% 等),专业技术服务占 22%,综合支持服务占 4%;按行业划分,互联网行业占比最高(42%),其次为通信(20%)、金融(15%)、制造(8%);按区域划分,华东(32%)、华北(29%)、华南(19%)为主要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因企业聚集需求更旺盛。
2. 产业链格局
产业链上中下游存在业务交叉:上游包括硬件厂商(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软件厂商(操作系统、数据库等)、云厂商(公有云、私有云等)及系统集成商;中游涵盖专业运维服务商、安全服务商、大型企业数科公司,以及金融、物流、咨询等支撑服务;下游客户覆盖互联网、金融、电信、制造等多行业,部分大型企业数科公司同时扮演客户与服务商角色。此外,产业规模(供给侧营收)与市场规模统计维度不同,2024 年产业规模达 35764 亿元,预计 2025 年接近 4 万亿元,主要由原始厂商、第三方服务商、数科公司贡献。
三、中国 IT 后市场发展关键驱动因素
1. 企业 IT 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 IT 资产快速扩张,2024 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达 280EFLOPS,2020-2024 年复合增长率 20%;2024 年软件业务收入 13.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4%,复合增长率 14%。IT 资产规模的扩大直接带动后市场服务需求,潜在市场空间不断释放。
2. IT 后市场服务外包化趋势
企业自建运维团队面临人才短缺、成本高昂、技术复杂度提升等难题,外包化成为优选。外包不仅能获取专业服务、降低人力成本,还可转移系统稳定性与数据安全风险,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云原生企业及数字化转型企业均有强烈外包需求,推动外包服务市场增长。
3. 国产化替代带来增量空间
信创产业(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在 “2+8+N” 行业加速渗透,国产 IT 软硬件替代催生大量专属后市场服务需求,如国产服务器维保、数据库运维等,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4. AI 等关键技术赋能
AI、5G、大数据等技术推动运维体系升级,AI 大模型可实现预防性维护、自动化诊断、智能库存管理等应用,远程监控、可观测性技术扩展运维场景,提升运维效率与服务质量,为 IT 后市场注入创新活力。
四、中国 IT 后市场发展关键问题
1. 需求侧问题
- IT 系统复杂度提升
:多技术栈(AI、云计算、微服务等)、数据规模扩大、安全合规要求提高及技术债务累积,对 IT 团队的跨领域协作与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预算收缩与资产增长矛盾
:受宏观经济影响,企业 IT 预算趋紧,但 IT 资产规模持续增加,2024 年中国 IT 支出规模 3.9 万亿元,企业需在有限预算内平衡资产维护与业务需求。 - 服务商能力参差不齐
:原厂服务商服务范围窄,第三方服务商深度服务能力欠缺,市场缺乏统一质量标准,企业选择优质服务商难度大,存在采购效能低下问题。
2. 供给侧问题
- 市场竞争激烈
:服务商数量激增导致价格内卷,2020-2024 年通用 X86 服务器基础维保价格从 1620 元 / 台年降至 460 元 / 台年,长期陷入 “低利润 - 低质量 - 低创新” 恶性循环,甚至引发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系统性风险。 - 服务标准化程度低
:市场涵盖领域广、业态复杂,服务定价、内容、流程、验收等缺乏统一标准,企业采购无明确参考依据,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 利润空间压缩
:2020 年典型服务商毛利率均值 40.5%,2024 年降至 32.5%,最低毛利率从 28% 降至 21%,价格战挤压利润,企业无力投入研发,服务同质化严重。
五、中国 IT 后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1. AI 大模型应用深化
AI 大模型在运维领域的价值日益凸显,可通过监控预警缩短故障响应时间、自动化排查降低人力成本、预测性维护增强系统稳定性,未来将在故障根因分析、资源优化、安全防护等方向进一步渗透,推动运维效率与质量双提升。
2. 全栈式一体化运维成核心方向
IT 系统复杂度提升倒逼运维模式升级,一体化运维通过统一平台整合硬件、软件、网络、安全等全环节,实现全面监控、智能诊断与自动化运维,降低运维成本,保障业务连续性,成为应对运维挑战的核心解决方案。
3. 服务资源平台化发展
为解决企业 “寻源难、供需错配” 与服务商 “获客难、管理低效” 的痛点,IT 后市场服务资源平台将加速发展,通过去中心化形态提升供需信息透明度,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实现跨组织资源调度与全流程业务管理。
4. “IT 后市场 + 保险” 创新模式
平台型企业赋能保险公司开发 IT 运维保险服务,覆盖系统可用性、物理资产、数据资产、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保障,通过风险共担、服务标准化,实现企业 IT 运营 “质效双升”,扩展 IT 后市场业务边界。
六、中国 IT 后市场优秀案例
报告选取多个跨行业典型案例,展示不同场景下的解决方案与成效:
- 中国电子云
:构建自主可控的湖仓一体勘探开发数据湖平台,打造 PB 级海上油气数智平台,支撑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推动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中电信数智
:推出 “翼可信” 信创运维方案,依托四级服务体系与三级备件体系,实现信创设备统一纳管与 7×24 小时监控,提升终端 “真替真用” 比率,服务直达乡镇。 - 广通优云
:为中国石化搭建集约化运维服务平台,完善 IT 运营体系与标准规范,实现总部与 12 家试点企业信息化资源线上化管理,支撑一体化 IT 运营。 - 竹云科技
:为中海油构建统一身份管理认证平台,实现 30 多万用户电子身份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成国产化终端适配,提升登录体验与系统安全性。 - 同创永益
:为某银行提供系统稳定性检测平台,通过混沌实验提前发现云原生改造后系统隐患,提升平台与应用稳定性,完善业务稳定性体系。 - 贤牛科技
:为东风汽车提供 IT 运营保险服务,整合 20 余家厂商服务为单一保险协议,系统可用性达 99.93%,运维成本较原厂服务降低 62.3%,获 “东风集团创新业务奖”。



☟☟☟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资料下载方式
Download method of report materials


如需获取更多报告
报告部分截图

编辑:Zero

文末福利
1.赠送800G人工智能资源。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人工智能”。
2.「超级公开课NVIDIA专场」免费下载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公开课”。
3.免费微信交流群: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分享群、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群、
智能机器人交流论坛、
人工智能厂家交流群、
AI产业链服务交流群、
STEAM创客教育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论坛、
AI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雄安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细分领域交流群:
【智能家居系统论坛】【智慧城市系统论坛】【智能医疗养老论坛】【自动驾驶产业论坛】【智慧金融交流论坛】【智慧农业交流论坛】【无人飞行器产业论坛】【人工智能大数据论坛】【人工智能※区块链论坛】【人工智能&物联网论坛】【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论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论坛】【AI/AR/VR/MR畅享畅聊】【机械自动化交流论坛】【工业互联网交流论坛】
入群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