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观察 | 大家都在卷,看看西门子怎么“卷”?

控制工程中文版 2025-09-29 20:57
工博会观察 | 大家都在卷,看看西门子怎么“卷”?图1
工博会观察 | 大家都在卷,看看西门子怎么“卷”?图2

西门子2025工博会展台

作者 | 石林才


市场需求多元、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压缩…… “内卷”已成为自动化厂商无法回避的关键词,从产品的参数比拼到解决方案的性价比博弈,企业在成本与效益的夹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


那面对市场如此激烈的“内卷”,作为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导厂商,西门子该怎么“卷”呢?是放下身段参与低价厮杀,还是另辟蹊径,以“价值升维”重构竞争壁垒?


9月23日-27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风向标,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盛大举行。西门子以“实融合,新智增长”为主题全面亮相此次工博会,我们不妨透过西门子的工博会展台,看看西门子是如何“卷”的。


01

以“一次正确”向隐性成本要效益


在制造业的传统链路中,“反复试错” 是隐藏的成本黑洞 —— 设计阶段的方案调整、选型环节的参数偏差、调试过程的程序修改,甚至制造后的故障返工,每一次 “纠错” 都意味着时间损耗与资金浪费。


而西门子在本次工博会上提出的六个 “一次正确” 理念,正是瞄准这一痛点,通过覆盖产品设计、选型、调试、制造、服务、低碳等全生命周期维度的价值落地,全面精准打击制造业的隐形浪费源。


一次正确并不是绝对零误差,而是将绝大部分的调试工作转移至数字孪生环境,确保物理交付时的一次成功率。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西门子大中华区数字化工业集团总经理王海滨道出了本质。


在西门子看来,传统制造业的“试错法”已延续近200年,如同爱迪生试验五万次才找到那根可靠的灯丝,这种模式在当下高成本竞争环境中越发不可持续。


与中科摩通共同打造的新能源汽车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智能装配设备,成为“一次正确”理念的试金石。该设备从设计到制造完成仅用时两个月,比行业常规开发时间缩短超33%。例如,在设计阶段,借助西门子NX MCD 虚拟仿真验证结构合理性。在选型环节,通过西门子TIA博途选型工具自动匹配硬件参数,节省80%选型时间。在调试环节,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辅助生成PLC代码并自动验证,将现场调试周期压缩30%,这也是Industrial Copilot在中国的第一个落地项目。


工博会观察 | 大家都在卷,看看西门子怎么“卷”?图3

西门子与中科摩通携手打造AI赋能的EMB装配设备


02

以“真落地”的AI技术为用户创造“真”价值


本届工博会上,工业AI已成为众多厂商的标配,但企业关注点已从技术好奇转向投资回报周期。西门子展出的近20款AI相关产品,直指工业AI的“真价值”兑现,通过覆盖设计研发、生产运营、运维管理的全价值链赋能,让 AI 从 “技术概念” 变为 “效率工具”,这也是其在 “内卷” 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抓手。


工博会观察 | 大家都在卷,看看西门子怎么“卷”?图4

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智能体系统


西门子在工业 AI 领域的积累,为技术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深耕该领域超过 50 年,西门子全球拥有 1500 多名 AI 专家,累计申请超 3700 项 AI 专利,数量位居欧洲之首。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西门子百年工业知识沉淀深度融合 —— 从离散行业的电机制造到流程行业的化工生产,海量的工业数据与行业 Know-how,让西门子 AI 具备了 “懂工业、能落地” 的独特优势。


王海滨表示,降低使用门槛是西门子推动工业AI落地的关键策略。通过收购Mendix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西门子让懂工艺的工程师无需IT知识就能生成程序。而Altair RapidMiner(西门子收购后首次在中国展示)企业级数据分析与AI平台内置数千种现成模型,能智能地寻找、训练模型,降低了工业客户使用AI寻找数据模型的难度。


生成式工业AI助手Industrial Copilot则辅助工程师进行自动化程序开发,大幅减少重复工作,使程序开发时间减少30%。这种 “低门槛 AI 工具”,打破了技术壁垒,让更多制造企业能借助 AI 实现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西门子并未将 AI 技术 “封闭化”,而是通过生态合作加速落地。在金属冶炼行业,西门子开发了业内首个融合LLM及RAG的铜冶炼优化AI系统并现场投用。该系统首次实现基于LLM的线边工艺经验的抽取和矢量化,首次实现工业现场工艺参数动态寻优的深度原因推理。在运维管理领域,SiePA预测性分析系统基于工业大数据,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流程工业领域的智能预测性维护与故障诊断一体化体系,有效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


03

更进一步的“本土化”

性价比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土化,是每个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赢得竞争的必选项。但在 “内卷” 的市场中,“本土化” 往往被简单理解为 “低价产品”,西门子在本次工博会上展示的本土化策略,却跳出了这一误区——远不止于简单的本地生产或渠道下沉,而是一场从研发源头开始的深度变革,通过深入洞察中国市场的差异化需求,研发适配本土场景的产品与方案,在保证西门子品质的同时,为客户提供 “性价比”最优解,以 “精准” 打破 “低价竞争” 的僵局。


在媒体交流会上,王海滨透露的一组数据颇具深意:“我们年初发布的18款本土化产品,上市之后的表现明显好于我们的大盘平均水平,从台套数来说大大超过了两位数,有20%多、30%多的增长。” 这印证了基于中国市场真实需求研发产品的思路正获得市场认可。


本次工博会,西门子又集中发布了 10 余款本土化新品,每一款都直指中国客户的核心痛点。SIMATIC ET 200BL基本型分布式I/O系统专为价格敏感且需求多样的中国市场设计。SMART LINE PLUS精彩面板系列打破了连接性上的传统局限,能够无缝连接从S7-1200和S7-1500的全系列PLC。这种“不设防”的开放态度,恰恰反映了西门子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在复杂的工业现场,客户需要的是能够整合多种设备的解决方案,而非封闭的技术孤岛。


工博会观察 | 大家都在卷,看看西门子怎么“卷”?图5

SIMATIC ET 200BL基本型分布式I/O系统


中国客户需要的是精准适配场景的高性价比方案” 王海滨进一步点破了本土化背后的深层逻辑:“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技术帮助我们的客户‘向上卷’、‘向外卷’。” 这意味着,西门子的本土化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帮助客户提升竞争力,从而打破低水平内卷的恶性循环。


04

 “卷” 向价值,方为破局之道


纵观 2025 工博会上西门子的展台,我们不难发现,其所谓的 “卷”,并未陷入价格战的内耗,而是始终围绕 “为客户创造价值” 展开 —— “一次正确” 理念通过数实融合压缩试错成本,工业 AI 将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智能能力,本土化创新实现品质与成本的精准平衡,三者共同构成了 “价值竞争” 的核心支柱。这种 “卷”,是技术实力的比拼,是价值维度的升级,更是行业转型的正向推动。


正如王海滨所言,尽管内卷是普遍现象,但破局的机会也随处可见,当企业以全局视角重新审视成本结构、运营效率和创新速度时,会发现诸多可优化的环节。西门子的实践也证明,真正的竞争优势不在于比对手更低的价格,而在于让客户 “用同样的投入获得更高回报”—— 中科摩通的效率跃升、金属冶炼企业的品质提升都是这一逻辑的生动注脚。


在这场制造业的变革浪潮中,“内卷” 或许无法完全避免,但企业可以选择 “卷” 的方向 —— 是陷入低价泥潭,还是聚焦价值创新?西门子在 2025 工博会上给出的答案,值得每一个制造业从业者深思。


- END -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