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连云港东海水晶产业

产业研究僧 2025-09-30 20:25
在江苏东北部的一个小县城,30万人围绕着一块小小的水晶石头忙碌着,有的负责从全球采购原石,有的忙着将原石雕刻成工艺品,有的在直播间卖力的讲解水晶饰品。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创造了一个年交易额接近500亿的水晶产业集群,也是东海取得“世界水晶之都”荣誉称号的有力证明。
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连云港东海水晶产业图1
01 东海水晶是如何走向全球的
东海与水晶的缘分,刻在旧石器时代的骨头上——大贤庄遗址出土的水晶刮削器,证明4万年前这里已有人类使用水晶。但真正让水晶资源产业化并做成“全球生意”,主要还是在改革开放后。
(1)从“野生开采”到“产业雏形”(1950-1980年代)
新中国成立后,东海成立国营水晶矿,水晶年收购量从1950年代的100吨,增长至1970年代的652吨,初步形成“开采-粗加工”的产业链。
1980年代,针对水晶“鸡窝矿”适宜分散采掘的情况,东海逐步放开水晶生产加工经营,个体加工户涌现。
1989年东海建成首个临时水晶交易市场,当年交易额达7000万元。
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连云港东海水晶产业图2
(2)从“本地资源”到“全球采购”(1990-2010年)
1992年,东海国营、集体、家庭和个人纷纷办起水晶饰品厂,拉开了东海水晶快速发展的序幕。
2001年,面对本地资源枯竭,东海果断禁采私挖,转而向全球要原料。6000多名“淘晶人”背着行李箱奔赴巴西、乌拉圭、马达加斯加等地,把全球的优质水晶原石运回东海。
(3)从“低端加工”到“创意升级”(2011-2019年)
2010年后,东海不再满足“论斤卖原料”,而是转向文化赋能,与故宫合作推出“故宫印章”,把敦煌壁画、青花瓷纹样刻进水晶。
2016年,中国东海水晶城建成,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晶专业市场。
同年,东海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为“世界水晶之都”。
(4)从“线下市场”到“全球集散”(2020年至今)
直播电商的东风,让东海水晶彻底“破圈”。2020年建成抖音、淘宝直播基地,2000多名主播用多国语言直播,2024年电商交易额达320亿元,其中跨境电商50亿元。东海逐步从“资源依赖”走向“买全球卖全球”。
02 “世界水晶之都”的底气
东海水晶产业的“大”,藏在几组数据里:
460+亿元:2024年,东海水晶交易额突破46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电商交易额320亿元,占比约70%。
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连云港东海水晶产业图3
4.5亿件:2024年,东海水晶年产量达到了4.5亿件,涵盖首饰、雕刻、摆件等10大类、10万余个品种。
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连云港东海水晶产业图4
12万+市场主体:2024年,东海拥有3400家水晶加工企业、4.7万家线下水晶销售企业(商户)、7.3万家水晶销售电商。
30万人:2024年,东海水晶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约30万人,涵盖水晶原石采购、水晶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人员等。
03 “一城二馆三园”
东海用“一城二馆三园”搭建起全球产业枢纽的空间格局。
一城:
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连云港东海水晶产业图5
二馆:
三园:
04 向千亿级产业迈进
立足460亿的水晶产业体量,东海致力于进一步将“小生意”做成“大生态”,推动产业规模向千亿迈进。
规模化:扩建水晶加工基地和生产空间,整合中小微企业,提升产能集中度。
品牌化:培育水晶龙头企业,申报“东海水晶”中国驰名商标,让“东海造”成为品质水晶的代名词。
国际化:深化“买全球卖全球”,拓展非洲、亚洲新矿源,降低原料依赖;在欧美建立“东海水晶体验店”,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
文化铸魂:挖掘和营销水晶文化内涵,更好契合情绪消费需求。
科技赋能:推广3D建模设计、智能雕刻设备、区块链溯源系统。
绿色转型:推广环保打磨材料、精准矿脉探测技术,探索建设“零碳水晶加工示范区”。
其实,除水晶产业之外,东海还有穿戴甲、硅产品加工等产业。它们都是基于石英资源发展起来的,而且发展都比较好。东海的石英产业生态比较完善。
东海水晶产业的崛起,生动的说明了资源只是基础,关键是把特色做到极致,把产业链拉到最长,把全球视野接入生态,把市场敏感度融入血液。
未来,东海水晶不仅会继续闪耀全球,更会为资源型产业升级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一天一个特色产业:江苏连云港东海水晶产业图6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