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造纸巨头海因策尔集团近日宣布,鉴于当前复杂的市场行情和日益高企的运营成本,集团计划对其位于奥地利的两大核心生产基地——拉基兴造纸厂和施泰尔穆尔造纸厂——实施裁员和临时产能调整的举措。这一决定标志着这家致力于可持续包装材料生产的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行业挑战。
此次人事调整并非集团战略方向的转变,而是对外部市场压力的必然反应。海因策尔集团明确指出,裁员和临时性产能调整是“必要的”,核心原因在于全球市场需求持续疲软,以及高昂的能源成本对造纸这一能源密集型产业造成的持续冲击。

这两家工厂是海因策尔集团在奥地利的重要生产中心,总计拥有660名员工。其中,拉基兴工厂的10号纸机年产量为45.16万吨箱板纸,而施泰尔穆尔工厂的11号纸机(注:此数据可能指施泰尔穆尔工厂的原有纸机或改造前的产能)年产量约为19万吨印刷纸。尽管两家工厂的年销售额合计约为3.52亿欧元,但市场环境的恶化迫使集团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以保持其长期竞争力。
集团发言人在证实裁员计划时表示,集团正在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此次事件,并将“尽可能采取减少工时和内部调动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员工的负面影响,并寻求最人道的解决方案。然而,该发言人并未透露这两家工厂临时裁员和最终裁员的具体规模。
尽管面临内部调整,海因策尔集团依然向外界传递出坚定的信心和承诺。集团发言人强调,这些调整的核心目标在于优化运营效率,而非削弱业务能力。“重要的是,这些调整不会影响我们的客户,交付和承诺将照常进行。”集团将确保所有订单和供应合同得到严格履行。
“我们将继续全力致力于奥地利工厂的长期发展。”这一表态有力地证明了此次裁员是基于短期市场环境的适应性调整,而非对奥地利生产基地战略价值的否定。事实上,集团近期在奥地利的两大生产基地投入了巨额资金,这恰恰是其长期承诺的有力佐证。
海因策尔集团的裁员背景,必须放置在其加速向可持续包装材料转型的战略框架下理解。集团正在以巨大的资本投入,打造更具韧性和环保性的产业未来。裁员并非是停止发展,而是在优化旧产能的同时,积极投资新产能。
拉基兴纸厂是海因策尔集团战略转型的最重要阵地。集团决定逐步淘汰出版用纸,并全面专注于箱板纸的生产,这一战略决策旨在确保该厂在上奥地利州的长期竞争力。早在2017年,拉基兴纸厂的10号纸机就已完成了从出版用纸到再生箱板纸生产的转型。
最为重大的投资是针对11号纸机的改造项目。这台纸机原用于生产SC纸(一种超压光纸),现被彻底改造为再生瓦楞纸箱材料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4亿欧元。改造阶段于2024年底启动,并于2025年4月5日正式投入使用。

11号纸机目前每年可生产高达47万吨的再生瓦楞纸箱材料,并专注于生产低克重纸,克重可从70克/平方米起,具备高品质和轻量化特点。该纸机幅宽达8.9米,车速可达1600米/分钟。集团表示,该纸机未来可扩建至55万吨/年,具体扩建时间待定。1.4亿欧元的投资还包括一系列配套设施,以支持可持续生产。
经过两台纸机的改造,拉基兴纸厂的两台纸机总额定产能已达到96万吨/年。该厂生产的纸张广泛用于运输包装以及食品、家具和消费品等行业。
在施泰尔穆尔造纸厂),海因策尔也采取了类似的转型策略。他们对原有的3号出版纸机进行了改造,并将其重新命名为6号纸机。从去年年中开始,这台新生的6号纸机已成功转型并专注于生产牛皮纸。该工厂已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并入集团运营,成为集团提升可持续包装纸产能的又一重要支点。这些大规模的资本支出和业务转型,正是海因策尔集团在裁员的阴影下,为未来构建长期竞争力所进行的战略布局。
作为中欧和东欧地区最重要的纸浆和纸张生产商之一,海因策尔集团的成功植根于其企业家精神和对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视。集团在欧洲拥有三个生产基地,专注于生产商品纸浆和包装纸。旗下拥有Heinzel Pöls、Heinzel Paper 和 Estonian Cell 等核心生产型子公司。集团通过旗下三家贸易公司——Heinzel Sales、Europapier 和 Bunzl & Biach——在全球范围内灵活销售纸浆、纸张、再生纤维和包装解决方案,能够迅速响应全球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财务表现方面,集团取得了稳健的成绩。其2024年的净销售额增至21.644亿欧元(此数据不包括已停止运营的劳布林工厂)。衡量核心盈利能力的指标——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也达到了1.019亿欧元。在运营方面,集团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庞大。2024年全年,集团共生产了131万吨纸浆和纸张,其中包含43万吨商品浆和88万吨纸张。总销售量(含贸易产品)达到了317万吨,这包括了128万吨自有产品和189万吨贸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