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欧洲车市逐步回暖的背景下,中国车企加速抢占市场份额。日前,市场研究机构Dataforce公布了一份初步数据,今年8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销量同比翻番,市占率从7月的5.3%升至5.4%,连续第四个月突破5%,而2024年8月这一数字为2.9%。
2025年1-8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累计销量达43万辆,同比增长74%,市占率也从去年同期的2.9%提升至4.9%,成为欧洲汽车市场中增长亮眼的板块。
插混车占比大幅提升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凭借亲民的定价、先进的电池技术以及快速的车型迭代,向大众、特斯拉等行业老牌企业发起挑战。尽管欧洲电动汽车市场整体增速放缓,但中国品牌逆势崛起,截至2025年年中,其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已达创纪录的11%。”外媒Gulfnews指出,这部分源于欧盟加征关税前的“抢单潮”。
众所周知,自去年10月底起,在原有10%税率的基础上,欧盟对在华生产并出口至欧盟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5.3%的反补贴税,为期五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车企加速调整产品策略,向插混车倾斜。
“中国车企展现出强大的韧性:2025年8月单月,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注册量约为4.35万辆,同比激增121%。通过将纯电动车与插混车组合推广,中国车企成功吸引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Gulfnews指出。同期,欧洲汽车市场(乘用车)总销量约为79万辆,同比增长4.7%。
从动力类别来看,8月中国车企在欧洲销售的车型中,插混车销量飙升至10406辆,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提升至25%。纯电动车仍为基本盘,同比增长57%至14473辆,但在总销量中的占比从44%降至35%;油电混动车同比增长190%至7176辆,占比从12%提升至17%。相比之下,汽油车占比从35%大幅降至21%。
前五品牌占比8成以上

从品牌情况来看,8月,销量前五品牌——名爵(MG)、比亚迪、Jaecoo、欧萌达、零跑,占到中国车企在欧洲销量的80%以上。
具体来看,排名第一的是上汽集团旗下的英国品牌名爵。作为英国百年品牌,名爵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市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8月欧洲销量同比增长46%至15627辆,主要得益于名爵HS的热销,这款车型8月销量达4490辆。
在欧洲市场的主流中国品牌中,比亚迪8月销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230%至10498辆。其中,插混车占比快速提升,接近4成。尤其是海豹U插混版表现亮眼,8月销量达3715辆,成为当月欧洲市场最畅销的中国品牌插混车型。
奇瑞8月欧洲销量为7094辆,同比激增471%。该公司以多品牌战略布局欧洲市场,除了畅销的Jaecoo和欧萌达外,也已引入奇瑞品牌。
零跑汽车则借助合作伙伴Stellantis在欧洲的销售网络,快速拓展市场。尤其是起售价1.89万欧元的零跑T03,由于价格适宜、小巧灵活,在欧洲城市中颇受欢迎。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自今年7月开始进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统计的欧洲乘用车市场主流车企名单之列。目前ACEA统计的18家车企中,中国车企占到两家,分别是上汽集团和比亚迪。
与Dataforce统计品牌销量不同,ACEA给出的是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在欧洲的整体销量,8月分别为16000辆和11455辆,同比分别增长44.5%和215.7%,增速分别位列第二位和第一位。1-8月情况也一样,上汽集团和比亚迪累计销量分别为192433辆和95940辆,分别同比增长19.7%和280%。

调研:欧洲购车者更倾向中国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品牌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调研机构Escalent近日公布了一份报告《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显示,47%的买家考虑购买中国汽车,而考虑美国汽车的比例为44%。相比之下,在2024年的调查中,这一趋势还是相反的:31%的买家考虑中国车,51%考虑美国车。
Escalent负责汽车与能源业务的副总裁KC Boyce指出,欧洲购车者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汽车品牌考虑度同比均有所上升,只有美国例外,地缘政治因素(关税、贸易协议、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正在影响欧洲消费者对美国及美国汽车品牌的观感。
价格因素同样不可忽视。KC Boyce指出,欧洲买家普遍预期中国汽车会更便宜,即便其在客观性能上更优越。“虽然我不认为这些数据代表着一种强烈或普遍的信念,但欧洲消费者似乎更倾向于认为中国纯电动车是更值得信赖的购车选择。”他说。
文:张冬梅 编辑:齐萌 版式:李沛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