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5这一年,价格战依旧唱主角!
各大汽车品牌从年头杀到年尾,疯狂甩出价格利器,争抢市场蛋糕。
赢家寥寥,比亚迪等少数品牌笑到最后,其他品牌沦为陪跑,经销商则惨成炮灰。
近日,丰田中国悄悄试水销售渠道调整,在约10个"单城单店"区域,授权一家门店同卖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全系车型。
丰田官方低调回应:这只是从服务、效率、环保角度的一次"尝试"。
网友们第一反应不是"整合资源真高效",而是"车坏了去哪修?"
现实更残酷:4S店自己都快撑不住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李颜伟数据显示,以去年1月为基准,2025年前11个月整体汽车零售市场损失达1776亿元,同比增长931亿元。同期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2078万辆,同比增长8.5%。
汽车市场整体向上,却因价格战导致"增收不增利",促销变永久降价,长期侵蚀企业利润。车企赔钱赚吆喝,经销商先扛不住,那些曾经高喊"长期主义"的车企现在都噤声了。
消费者倒是赚到了!2024年国内195款新能源车型集体降价,插混平均降1.5万,纯电车型更是狂降2万。
传统燃油车不甘示弱,平均降价1.34万,降幅达7.3%。

年初,比亚迪秦PLUS一声令下,价格杀到7.98万。日系三大妈被迫跟进,卡罗拉、雷凌、轩逸纷纷降价,日产车型跌至五万出头,丰田只需六万起。
以前的价格体系崩塌,有些车降价后比华为三折叠手机还便宜!
B级车市场彻底乱套,全按A级车价格卖。丰田亚洲龙2.0L推出13.98万起的一口价;广汽本田雅阁算上补贴后裸车报价仅10.88万;别克昂科威PLUS也给出16.99万的一口价。
上汽系车型喊出一口价模式,抢回不少客户。证明了不是油车产品不行,只是价格没到位。日系合资车企今年裁员关厂,勒紧裤腰带熬过最难时期。
传统经销商更惨,迎来"关停并转"大潮,要么退出,要么投奔新能源赛道。
中汽协监测显示,今年8月汽车经销商"进销"倒挂高达-22.8%,销售不畅、库存爆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透露,全国约34000家汽车经销商,2021-2023年每年约2000家退网,2025年预计暴增至4000家!
2024年10月,宝马全球首家5S店北京星德宝关门,上百车主被拖欠定金,涉案超百万。

一个月后,天津最大奥迪4S店永濠奥迪闭店,车主交几十万却提不了车。永濠红旗、永濠东风本田也跟着关门。

全国掀起4S店"跑路潮"。今年1月,广东永奥集团资金链断裂,旗下40多个品牌、80多家4S店被查封。

厦门、重庆、哈尔滨、福建等地也传出4S店关门消息。
谁"杀死"了燃油车4S店?新能源车被指为"掘墓者"。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新能源渗透率从2024年7月起连续突破50%,传统燃油车市场急剧萎缩,年销量从2400万降至1600万,而新能源销量已达1200万。
有趣的是,对4S店倒闭,消费者几乎没啥同情(除了那些交钱未提车和买了延保的倒霉蛋)。
原因简单:传统4S店"作恶"太多!加价卖车、强推按揭保险、收各种手续费,车出问题就推诿,销售认钱不认人...罄竹难书!

汽车销售模式正在变革。
未来不必非要直营统一价,关键是用更少的钱把服务做到位,让消费者知道每分钱花在哪。哪怕不再是4S店,只要解决用户问题,依然有价值。
在小编看来,现在的燃油车行业的4S店倒闭潮实则是行业升级。
卖车其实还能卖,但靠信息差“躺着”赚钱的好日子该结束了。
现在的丰田"单城单店"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们也许该庆幸:终于不会再被4S店割韭菜了!
随着市场转向新能源,品牌直营模式已被特斯拉证明可行,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4S店倒闭,更多用户选择直营店以更透明方式购车,手机上“一键下单”买车,第二天送上门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那么,最后小编问一句,你们觉得传统燃油车4S店模式真的到头了吗!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