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由2017年的27.2万亿增长至2023年的53.9万亿,六年整体规模翻了一倍,复合增长率约为12.07%。
2024年以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为代表的数据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3.49万亿元,约为同年期GDP的10%,成为推动国内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数据产业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创新案例与产业试点规模的扩充以及服务前沿技术场景的外延价值提升,国内数据要素行业规模将以约20.26%的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整体规模将达到2000亿左右,2028年将正式突破3000亿。
其中以数据加工与分析为核心的数据处理环节,将成为数据要素产业规模占比最高的细分产业,预计2028年其整体规模即将达到1440亿元。
近年数据要素的资本化应用成为数据价值释放的核心方式,与服务数据产品交易的资产化模式相比,数据要素资本化在价值变现路径与释放充分度方面更具优势,通过认可数据资产的货币价值与实用价值,优化数据密集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拓展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特别是缺少传统资产抵押物的新兴科技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方式,加速金融资源在科技、数据领域的流通与合理分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此外,政府也从监管层面认可了数据资产的“投资用途”,赋予其与传统资产类似的实物属性,同时数据资产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资源将服务企业的实体经营,在客户管理、运营优化、市场分析等多个场景提供量化指导。
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在帮助数据资产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扩大了其负面因素带来的市场风险,对于数据资产价值的判断与动态评估成为把控数据资本化运营风险的关键。
数据作为多产业体系中承载信息流、价值流与工作流的重要生产要素,随着其产品化、市场化、资产化体系的完善,合规场景下的价值开发与信息交换成为数据要素市场的重要实践场景,各产业通过对原生数据的整理与挖掘、产业间数据要素的交易与补充,形成服务于自身业务场景与产业发展的数字化价值体系。
以下是《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部分内容:







公众号后台回复《2025年中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可获得完整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