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

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 2025-10-04 20:20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1
中银国际
《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
(完整版.pdf )
以下仅展示部分内容
下载方式见文末

中银国际《2025 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报告,从数字世界本质属性切入,围绕稳定币机制、宏观影响、全球监管、应用场景及香港生态展开深度分析,揭示稳定币在数字金融时代的核心价值与发展趋势,尤其聚焦香港作为 “试验田” 与 “防火墙” 的独特定位,以及中美等经济体的路径差异。

一、数字与真实世界的本质: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初心博弈

报告打破 “数字 / 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 的表面划分,指出核心差异在于设计初心的不同:真实世界以领土、政权等中心化要素为基础,虽受法律演进、互联网技术推动呈现部分去中心化特征(如权力制衡、资本自由流动),但法定货币作为激励载体,始终依托国家信用;数字世界以区块链、智能合约、分布式共识为基础,追求开放性与自主性,同时接纳 CeFi、RWA(现实世界资产)等中心化项目加速发展,加密代币(比特币除外)的价值取决于生态活跃度与共识基础。

“实虚合作、网链融合” 已成为必然趋势。RWA 中的法币与土地将成为关键融合点 —— 法币催生 “法币稳定币”,土地数字化催生 “土地链服务商”(支持跨链流转,降低迁移门槛);AI 与机器人将补全数字世界闭环,AI 可创新共识机制(如 Proof of AI Assessment),通过算法分析、风险评分优化治理决策,机器人则能实现 “数字规则到现实执行” 的自动响应,完成资源分配、财产转移等操作。此外,数字世界 “用脚投票” 成本更低,利于过滤群体非理性行为,使共识演化更贴近真实偏好。

二、稳定币:机制、分类与风险的深度解构

(一)核心定位与市场格局

稳定币是锚定法币、大宗商品或加密资产的数字货币,核心价值是解决加密资产价格波动问题,充当加密市场 “避风港” 与全球支付新基建。2024 年其交易额达 37 万亿美元,远超比特币的 19 万亿美元;前十大加密货币中,USDT、USDC 两大稳定币市值占比仅 7%,日交易量占比却高达 48%,凸显其作为 “基础货币” 的关键地位。

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全球稳定币规模超 2500 亿美元,USDT(60%)、USDC(23%)合计占据 83% 份额,非美元稳定币占比仅 2%,美元稳定币因美元霸权与先发优势,主导地位显著(占比超 95%)。与传统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价格波动大、无中央背书)和 CBDC(央行发行、国家信用背书、具备法偿性)相比,稳定币由私人机构发行,依赖储备资产支撑,应用场景聚焦加密交易、跨境支付,监管框架仍在完善中。

(二)分类与 “不可能三角”

按抵押类型划分,稳定币主要分为三类:法币抵押型(如 USDT、USDC)、加密资产抵押型(如 DAI)、算法稳定币(如已崩盘的 UST)。法币抵押型以 100% 现金、短期国债等优质资产储备,通过套利机制维持锚定(价格低于 1 美元时套利者买入赎回美元,高于 1 美元时铸造卖出),2024 年 USDT 波动区间仅 [0.9975-1.0025],稳定性极强;加密资产抵押型以 ETH 等加密资产超额抵押(抵押率≥150%),通过动态利率、清算机制(抵押品跌破阈值时智能合约触发清算,收取 10%-13% 罚金)维持稳定,2024 年 DAI 波动区间 [0.9782-1.0022],风险在于抵押品暴跌导致清算失效;算法稳定币无抵押,依赖算法调节供需,因缺乏资产支撑易陷入 “死亡螺旋”,当前全球主流监管(如欧盟 MiCA、香港《稳定币条例》)均禁止此类稳定币。

稳定币存在 “不可能三角” 困境:无法同时实现 “价格稳定、资本效率、去中心化”。法币稳定币牺牲去中心化(依赖发行方信用与银行托管),加密资产抵押型牺牲资本效率(超额抵押),算法稳定币则牺牲价格稳定,历史已证明其脆弱性。

(三)商业模式与核心风险

以 USDT 为例,发行方 Tether 的盈利来自三方面:储备资产利息(2025 年 6 月美国国债占比 64.9%,现金等价物占比 79.9%)、铸造 / 赎回手续费(0.1%,最低 1000 美元)、账户验证费(150 美元),2025 年 6 月其储备总资产达 1625.7 亿美元。

稳定币面临四大核心风险:一是脱锚风险,储备资产波动或抵押率失衡可能引发,如 2023 年硅谷银行破产导致 USDC 价格跌至 0.87 美元,2022 年 UST 崩盘造成超 600 亿美元损失;二是监管不确定性,全球框架碎片化,不同司法管辖区准入、运营规则差异大,制约跨市场流通;三是技术安全风险,区块链漏洞、智能合约缺陷、私钥管理问题可能导致资产被盗或锚定失效;四是信用风险,发行方履约能力不足,如储备透明度低、审计缺失,USDT 曾因储备披露不充分遭市场质疑。

三、稳定币的宏观影响:货币供应、美债与美元霸权

(一)对货币供应的间接冲击

100% 储备机制下,法币稳定币本身不直接扩张货币总量,仅体现资金形态转换,但可能引发间接影响:若用户将银行存款兑换为稳定币,且储备资产为国债(非银行存款),会导致 M1 减少;若储备为银行存款,M1 总量不变。同时,稳定币发展可能加剧金融脱媒,使部分资金脱离传统银行体系,改变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央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二)对美债市场的 “缓解而非解决” 作用

当前稳定币投资美债规模有限(2500 亿美元中 50% 投资美债,占可交易美债存量 0.4%、短期美债 1.9%),但长期潜力显著。美国《GENIUS 法案》或推动 2030 年稳定币规模达 3.7 万亿美元,保守估算将带来 1 万亿美元短期美债增量需求,可帮助财政部提高短期美债发行比例,填补融资缺口,降低长端收益率压力。不过,稳定币无法解决美国财政结构性失衡,过度依赖短期美债会增加再融资风险,若稳定币爆发信用危机,集中抛售美债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三)对美元霸权的强化与潜在挑战

美元稳定币的主导地位是美元全球霸权的映射。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 58%、外汇交易占比 88%,稳定币市场占比近 100%,在高通胀、政治动荡的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中小企业大量使用 USDT 绕开 SWIFT,加速 “非正式美元化”。随着各国监管完善,稳定币市场将走向多元化,欧元稳定币、港币稳定币或成新增长点,但短期内美元稳定币因网络效应难以撼动。

(四)中美数字货币路径的根本差异

中国采取央行主导的 CBDC(数字人民币)路径,以替代 M0(现金)为定位,无利息,具备法偿性,核心目标是维护金融稳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 mBridge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同时禁止私人虚拟资产,实行境内外差异化监管;美国则通过《GENIUS 法案》规范美元稳定币,以替代 M1 为定位,储备资产有利息回报,核心目标是巩固美元霸权、扩大美债需求,同时禁止 CBDC,应用场景聚焦加密交易、跨境小额支付与 DeFi 生态。

四、全球监管格局:香港、美国、欧盟的差异化竞争

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的香港《稳定币条例》,核心目标是平衡创新与风险,打造全球法币稳定币监管标杆。其监管范围覆盖在港发行的法币稳定币、境外发行但锚定港元或向香港推广的稳定币,明确禁止算法稳定币,仅持牌机构可向零售投资者销售;准入门槛设定为本地注册公司或 “认可机构”,最低实缴股本 2500 万港元(银行类机构豁免),储备资产需 100% 为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独立审计并隔离托管;制度创新体现在全维度域外监管(阻断离岸套利)、高标准资质对标银行业、储备资产金管局裁量权(未设具体清单)、明确业务禁区(禁止付息、高风险投资),初期将审慎发牌,控制牌照数量。

美国《GENIUS 法案》实行 “联邦 + 州双轨制” 监管,市值≥100 亿美元的稳定币由联邦监管,<100 亿美元的非银发行方可选州监管,监管范围限定锚定美元的支付稳定币,豁免 SEC/CFTC 管辖,储备要求 100% 为现金、短期美债等,禁止再抵押,每月披露储备情况,持币人在发行人破产时享有优先兑付权。

欧盟《MiCA》将稳定币分为电子货币代币(EMT)与资产参考代币(ART),需在成员国监管机构授权,可通过 “护照制度” 在欧盟运营,储备要求 100% 为现金 / 存款,重要稳定币需将 60% 资金存入信贷机构,禁止付息与稳定币借贷服务,储备完全隔离,持币人优先兑付。

三地监管定位与侧重点差异显著:香港侧重 “严准入、全覆盖”,打造安全创新的试验田;美国侧重 “巩固美元霸权”,通过双轨制平衡监管与市场活力;欧盟侧重 “统一内部市场”,通过分类监管兼顾创新与金融稳定。

五、稳定币的应用场景:从支付到 RWA、DeFi 的全链条渗透

(一)支付场景:重构效率与成本优势

在零售支付领域,沃尔玛、亚马逊探索发行自有稳定币,通过折扣、积分绑定客户,节省传统信用卡 1%-3% 的手续费(稳定币仅 0.1%-0.5%);跨境支付方面,相较传统 SWIFT(1-5 个工作日、成本 2%-6%),稳定币实现 “支付即结算”,几秒到几分钟到账,成本 0.1%-0.5%,京东沙盒测试将供应链结算从 5-7 天缩短至几小时;工资发放与供应链场景中,跨国公司用稳定币简化薪酬管理,智能合约确认物流后自动释放货款,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二)加密交易与 RWA、DeFi 的深度融合

加密交易领域,70% 以上加密交易用 USDT/USDC 结算,稳定币作为 “避险工具”,在市场波动时帮助投资者锁定收益;RWA 代币化方面,香港测试 20 个 RWA 应用场景(如债券、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稳定币作为交易媒介与价值尺度,推动票据、债券等传统资产上链,提升流动性与可分割性;DeFi 生态中,稳定币是基础设施,承担支付清算、底层抵押、记账单位职能,同时 DeFi 通过 RWA 信用支撑、零知识证明审计创新稳定币机制,连接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生态。

六、香港稳定币生态:试验田功能与参与者布局

香港稳定币生态涵盖六大核心参与者,形成 “发行 - 交易 - 托管 - 应用” 全链条闭环。发行人包括京东币链科技(计划发行港元 / 美元稳定币)、圆币创新科技(港元稳定币 HKDR)、渣打银行联合体(港元稳定币)等沙盒参与者,需获金管局牌照,收入来自储备利息;交易与服务方包括 11 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如 OSL、HashKey),提供交易服务,收入为佣金;中银香港等托管机构提供储备托管,收取托管费;RWA 服务商负责资产上链,推动传统资产与数字生态融合。

稳定币对传统金融机构既带来挑战也创造机遇:银行支付、信用卡收入可能下降,但可转型储备托管行、发行 / 分销稳定币(美国银行、花旗均筹备自有稳定币)、服务生态参与者,优化跨境结算;券商数字资产经纪业务迎来增长,可依托渠道优势拓展数字资产资管,为 RWA 产品提供投行背书,推动业务拓展。

七、总结:稳定币的未来 —— 合规化、多元化与中美竞合

2025 下半年及长期,稳定币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合规化主导,法币抵押型稳定币因储备透明、监管明确成为主流,算法稳定币被逐步淘汰,全球监管框架从碎片化走向协同;二是香港 “试验田” 价值凸显,通过严监管与开放创新平衡,为内地数字金融提供 “压力测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未来或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补充,同时充当 “防火墙”,阻断跨境风险传导;三是中美路径竞争加剧,中国以数字人民币巩固货币主权,美国以稳定币强化美元霸权,新兴市场或成为两者竞合的关键战场,RWA、跨境支付将是核心争夺领域。

报告强调,稳定币的核心竞争力仍取决于主权货币经济基本面与监管合规水平,其发展既是数字金融创新的机遇,也需警惕系统性风险,未来全球格局将由 “技术创新 + 制度设计 + 货币信用” 共同塑造。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2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3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4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5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6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7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8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篇幅有限,部分展示
加入会员,任意下载

资料下载方式


Download method of report materials

关注公众号回复:ZC1003
即可领取完整版资料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9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10

如需获取更多报告

扫码加入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
知识星球,任意下载相关报告!


报告部分截图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13
声明

来源:中银国际,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ID:aiyuexingqiu)推荐阅读,不代表人工智能产业链union立场,转载请注明,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做相关处理

编辑:Zero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14


文末福利


1.赠送800G人工智能资源。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人工智能”。


2.「超级公开课NVIDIA专场」免费下载

获取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公开课”。


3.免费微信交流群: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分享群、

人工智能知识分享群、

智能机器人交流论坛、

人工智能厂家交流群、

AI产业链服务交流群、

STEAM创客教育交流群、

人工智能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论坛、

AI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雄安企业家交流俱乐部


细分领域交流群:

【智能家居系统论坛】【智慧城市系统论坛】【智能医疗养老论坛】【自动驾驶产业论坛】【智慧金融交流论坛】【智慧农业交流论坛】【无人飞行器产业论坛】【人工智能大数据论坛】【人工智能※区块链论坛】【人工智能&物联网论坛】【青少年教育机器人论坛】【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论坛】【AI/AR/VR/MR畅享畅聊】【机械自动化交流论坛】【工业互联网交流论坛】


入群方式:关注本公众号,回复“入群”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15
【报告】稳定币专题三:2025下半年数字资产及稳定币展望:试验田、防火墙(附PDF下载)图16“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