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第二天,我拉上全家老小,开着刚买三个月的纯电车踏上了返乡之路。
出发前,我信心满满——车子可是号称5C快充的新款,800V高压平台,峰值充电功率能飙到350kW!"今年不一样了,充电应该不是问题!"我天真地想着。
从北京出发走京港澳高速,第一个服务区我就懵了。
远远看去,充电区排起了长龙,起码十几辆车在等候。
走近一看,只有8个充电桩,而且全部被占用,其中有两个还是故障状态!
"师傅,等多久了?"我问前面一位皱着眉头的车主。
"一个半小时了,前面还有5辆车。"他指着手机上的排队小程序,"看到没,现在服务区都搞'取号排队'了,跟饭店等位一样!"
我赶紧掏出手机扫码,系统提示我的排队号码是21号,当前正在为8号车主服务...这意味着我至少要等3小时以上!
"爸爸,我饿了..."后座传来孩子弱弱的声音。老婆递给我一个"你看看你干的好事"的眼神。

无奈之下,我们先去吃了顿饭,顺便给孩子找地方上厕所。回来后,排队情况几乎没有变化。我凑近看了看正在充电的车辆——一辆2020年的老款纯电SUV,充电功率只有60kW,电量从20%充到80%起码需要40分钟。
"这车主也是倒霉,"旁边一位同样等待的车主说道,"他充了20分钟,功率突然掉到30kW了,估计得多充半小时。"
我环顾四周,发现等待的车辆中不乏像我这样的"新车主"——小鹏P7i、极氪009、问界M7...这些都是支持高速充电的新车型。
可讽刺的是,我们这些拥有"上天"充电功率的车主,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老款400V车型或插混车占用桩位,一点办法都没有。
"哥们,那边不是有两个5C超充桩吗?为什么没人用?"我指着角落里某品牌的两个的崭新充电桩问道。
"那是某品牌的专属超充,上了地锁,只有某品牌的车才能用,"一位穿制服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就算你把地锁撬开,没有他们的认证也充不进去电。"
此时,一辆某品牌车驶来,轻松刷卡降锁,插上充电枪,不到15分钟就充好电扬长而去。
我们这些"高端电车"车主只能羡慕地看着,继续等待。
三个小时后,终于轮到我充电。我迅速把车停好,插上充电枪。系统显示功率只有120kW,远低于我车子的理论峰值350kW。
"这是怎么回事?"我问充电站的工作人员。
"这批充电桩最高只支持120kW输出,"他耸耸肩,"就算你车子能接受500kW,桩子给不了也没用啊。"
我苦笑着摇摇头,看来那些宣传的5C、10C快充在高速服务区根本就是个摆设。40分钟后,电量充到85%,我们继续上路。
接下来的行程中,我总结出一套"生存法则":尽量避开热门服务区,宁可多开20公里去人少的服务区;
如果排队超过1小时,就导航附近城镇的充电站;提前在APP上查看各服务区的实时排队情况...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河南某服务区,我放弃了排队两小时的"等待地狱",下了高速去了附近县城。结果县城里的充电站空空如也,20分钟就充好了电,还顺便吃了当地特色小吃。返回高速时,那些原本排在我前面的车还在苦苦等待!
这次国庆出行让我明白,纯电车技术再先进,充电功率再高,如果基础设施跟不上,依然会被"骑脸输出"。就像我这辆号称5C快充的新车,在高速服务区完全发挥不出优势。

看看数据就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了: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9月我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3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
而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4年8月,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约245万台,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快充桩不足10万台。简单算一下,平均每30多辆纯电车才有一个公共充电桩!
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些充电桩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功率的,根本无法满足新一代高压快充车型的需求。而且,不同品牌的专属超充网络割裂严重,特斯拉、理想、小鹏各自为战,资源无法共享。
回家后,我跟几个车友讨论这次经历,大家一致认为:
目前国内纯电车市场呈现出"车端技术领先,桩端建设滞后"的尴尬局面。
一方面,比亚迪兆瓦闪充、小鹏800V平台、理想5C超充等技术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充电体验依然堪忧。
"你看看今年国庆假期的数据,全国高速日均流量超过5000万辆次,其中新能源车占比已接近15%,这就是750万辆新能源车在高速上跑,而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数量根本应付不了这么大的需求。"一位车友分析道。
这次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了纯电车的使用场景。对于城市通勤,纯电车无疑是最佳选择;但长途出行,特别是在假期高峰,混动车型可能更加实用。
毕竟,5分钟加满油的便利性,目前任何纯电技术都无法比拟。
不过我依然看好纯电车的未来。
随着国家"十四五"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的推进,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达到500万台,高速公路覆盖率将大幅提升。
而且,随着更多车企加入高压快充阵营,充电技术的普及速度也会加快。
也许再过两三年,我们就不用再为充电问题发愁了。但现在,作为一名纯电车主,我只能说:出门在外,多点耐心,少点抱怨,毕竟我们都是这场电动革命的"先行者"!
这是中国特色的"弯道超车"——我们不是跟在别人后面学,而是直接开创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清洁能源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