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

深蓝具身智能 2025-10-08 17:32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

随着 World Model(世界模型)热度的不断攀升,让它不仅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焦点,更是产业落地的关键支撑。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 FSD 中采用基于世界模型的训练方式,华为和蔚来也在推进相关方案;

宇树在最新的人形机器人系统中同样以 World Model 作为核心支撑。

World Model 的价值,在于为具身智能提供了一种“理解空间”的能力。

如果说 VLM 是赋予机器人语义理解的工具,那 3D/4D 世界模型就是它构建物理世界认知的 “世界观基石”。

过去,AI 领域的世界模型研究多聚焦于 2D 图像与视频生成,却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

真实世界本就是三维动态的 —— 

自动驾驶需要感知 LiDAR 点云的精准距离;服务机器人需要通过 RGB-D 理解物体空间布局;工业仿真需要依托占据网格模拟场景变化。

这些原生 3D/4D 数据,才是具身智能理解环境、预测变化、安全交互的核心载体。

我们开设此账号,想要向各位对【具身智能】感兴趣的人传递最前沿最权威的知识讯息外,也想和大家一起见证它到底是泡沫还是又一场热浪?
欢迎关注【深蓝具身智能】👇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2

3D/4D World Model

核心目标

3D/4D 世界模型的任务,是让智能体能够理解、表示并预测动态环境

与以往依赖 2D 图像或视频的模型不同,它直接利用原生的 3D/4D 表达例如 RGB-D 图像、体素化占据网格、LiDAR 点云及其时序序列)

这些模态具备几何和物理上的约束,是实现具身智能和安全关键系统(如自动驾驶、机器人)的基础。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3

图1|概览

为什么是 3D/4D 而不是 2D?

2D 数据只能提供平面投影,而 3D/4D 信号能编码度量几何、可见性、运动等信息,天然符合物理规律。

它们能支撑多视角一致性、刚体与非刚体运动建模、遮挡推理、地图/拓扑一致性等关键需求。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4

图2|开枝散叶的World Model研究,从图中可以看到从2021到2025,关于World Model的研究呈现跳跃式增长,并且逐步成为各大计算机视觉及人工智能学术顶会的热门研究话题©️【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对机器人来说,不仅要生成逼真的画面,还要遵循几何、因果和可控性原则。

输入条件(Conditions)

要进行 3D/4D 世界建模,通常需要结合额外的条件信号:

两大范式

这两类方法共同赋予模型“双重能力”:既能“想象”多样的世界,也能“预见”世界的未来演化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5

技术路线与评价体系

当前 3D/4D 世界建模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基于视频的 VideoGen、基于占据的 OccGen、基于点云的 LiDARGen

三条路线对应不同的数据模态和任务重点,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应用场景。

VideoGen:时序驱动的世界建模

直接以视频序列作为输入/输出,强调捕捉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变化。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6

图3|Video Gen的技术路线图示©️【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数据引擎生成可控的场景视频片段,扩充训练样本(如 BEVGen、DriveDreamer)

动作解释器根据历史帧+控制信号预测未来画面(DriveArena)

神经模拟器和策略闭环结合,构建交互式仿真。

视频模态直观,容易结合视觉大模型,但缺乏明确的几何约束;生成的未来轨迹在外观上逼真,却可能与物理规律不符。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7

图4|不同Video Gen方法的世界建模效果示例©️【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OccGen:占据驱动的世界建模

用体素占据网格表示环境,3D/4D 扩展能同时建模空间和时间。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8

图5|Occ Gen的技术路线图示©️【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场景表示器把输入感知转为稠密/稀疏体素,天然满足几何一致性(OccWorld、OccSora)

占据预测器在给定动作条件下,预测未来的占据状态。

自回归模拟器生成长时间尺度的占据序列,直接用于导航与规划。

几何约束强,被认为是“统一世界模型表示”的候选方案,非常适合自动驾驶;但数据量和计算开销大,训练难度高。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9

图6|Occ Gen方法的世界建模效果示例©️【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LiDARGen:点云驱动的世界建模

直接在 LiDAR 点云上进行生成与预测。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0

图7|LiDAR Gen的技术路线图示©️【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数据引擎合成点云用于数据增强(DUSty、LiDARGen、LiDM)

动作预测器条件生成未来点云,结合规划与控制。

自回归模拟器逐帧生成点云序列,确保几何一致性。

在光照和纹理变化下鲁棒性好,能直接反映环境几何;但点云稀疏,学习时需要额外结构约束。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1

图8|不同LiDAR Gen方法的世界建模效果示例©️【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评价体系

不同路线的研究都有对应的评测方式:

生成质量:如 FID/FVD,衡量生成结果的逼真度。

预测能力:IoU、Chamfer 距离等,检验未来场景预测的准确性。

重建一致性:PSNR、SSIM 等,用于视角合成与重建任务。

下游表现:检测、分割、规划的指标(mAP、mIoU、碰撞率等)。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2

图9|当前常用于World Model训练及评价的数据集©️【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整体来看,缺乏统一评测标准仍是制约该领域的瓶颈,导致不同方法结果难以横向比较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3

应用与产业落地

3D/4D 世界建模并不仅停留在学术探索,而是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出落地潜力: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

在机器人场景中,世界模型同样扮演“世界观”的角色。它能够基于部分观测重建完整环境,并支持交互式任务(导航、操作),尤其在大规模和复杂环境下展现出优势。

它不仅能预测未来环境演化,还能作为场景修复与重建工具,用于数字孪生和后事件分析。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4

图10|宇树科技最近提出的开源模型UnifoLM-WMA-0就是在世界模型(World Model)中嵌入了动作头(Action)让机器人具备空间推理到动作执行的一体化能力©️【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相关阅读:

自动驾驶

这是当前最主要的应用方向。

世界模型可以作为数据引擎生成大规模合成场景,降低真实采集成本;也能作为神经模拟器支撑闭环仿真,提升自动驾驶策略的泛化和安全性。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5

图11|蔚来汽车的NWM(蔚来世界模型)能够支持车辆在停车场自主漫游寻找车位停车等强大的辅助驾驶功能©️【深蓝具身智能】编译

沉浸式仿真与数字孪生

通过生成与预测能力,世界模型可以为 XR 训练、数字孪生恢复和交互式仿真提供高保真场景。

这在智慧城市、灾害应对、工业培训等方向都有应用前景。总结来看,世界模型的功能可以归纳为4类角色

数据引擎(生成场景数据);动作解释器预测未来状态);神经模拟器(支持闭环交互);场景重建器(完成和修复不完整观测)

这四类能力正是支撑自动驾驶、机器人和数字孪生等落地应用的核心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6

挑战与趋势

尽管 3D/4D 世界建模近两年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要真正支撑具身智能与大规模落地,仍面临多方面挑战:

缺乏统一基准

不同研究使用的数据集和指标体系差异巨大,结果难以横向比较。

未来需要标准化的评测框架,同时涵盖物理合理性、时序一致性与可控性,既能在仿真中测试,也能在真实环境中验证。

相关阅读:

长时间尺度建模的脆弱性

当前方法在短期预测中表现尚可,但随着时间延长,误差会快速积累,导致场景不一致甚至崩溃。

如何在保证高保真视觉效果的同时,保持长时序稳定性,是关键难题。

物理一致性与可控性不足

生成结果往往缺少严格的物理约束,可能出现与真实世界规律相违背的场景。

同时,不同条件信号(几何、动作、语义)的融合不够自然,限制了模型的可控性和泛化能力。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7

计算效率与实时性挑战

大多数方法依赖庞大网络和多步采样,带来高延迟与内存开销,难以满足实时自动驾驶或机器人任务需求。

提升推理加速与稀疏计算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跨模态一致性

目前的多模态生成往往难以保持一致性,例如图像生成与几何结构对不齐,严重影响下游感知和规划。

未来需要在视觉、几何、语义三方面联合建模,保证细粒度空间对齐和时间同步。

趋势展望

未来研究将沿着几个方向推进:

统一范式:融合生成式与预测式建模,提升可解释性与因果一致性。

跨模态融合:打通图像、点云、占据等多源数据,构建一致性强的世界表征。

语言与推理结合:让世界模型不仅“看见”与“预测”,还具备可解释的语义推理能力。

开放基准与数据:建立大规模开源数据与可复现代码库,加速方法比较与迭代

这些趋势意味着,未来的世界模型将不只是“生成器”,而会成长为具身智能的底层认知引擎,与规划、控制和决策紧密结合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8

总结

这波 3D/4D 世界建模的热潮,说白了就是让机器真正学会“有三维世界观”。

不再停留在二维图像,而是能理解空间、预测未来、补全缺失的信息。

VideoGen 像是给机器人一双“能看时间的眼睛”;

OccGen 则是让机器学会用网格去“描地图”;

LiDARGen 更像是直接拿激光点云“搭骨架”。

有了这些能力,世界模型就不仅是个生成器,而是逐渐成为数据工厂、未来预言机、仿真引擎和场景修复师。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甚至数字孪生都会对它趋之若鹜。

当然,世界模型未来的路还很长:

评测还不统一、长时间预测容易崩、物理规律有时对不上、算力消耗也很大……

但正因为问题多,才更值得期待。随着这些挑战逐渐被攻克,世界模型很可能会像 VLM 之于 VLA 一样,成为具身智能绕不开的底层基石。


编辑|阿豹

审编|具身君


Ref:

论文题目: 3D and 4D World Modeling: A Survey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509.07996

项目地址:https://worldbench.github.io/survey


工作投稿|商务合作|转载

:SL13126828869(微信号)

>>>距ARTS2025大会开幕【倒计时10天】<<<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19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20

【具身宝典】


【技术深度】


【先锋观点】


【非开源代码复现】

我们开设此账号,想要向各位对【具身智能】感兴趣的人传递最前沿最权威的知识讯息外,也想和大家一起见证它到底是泡沫还是又一场热浪?‍

欢迎关注【深蓝具身智能】👇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21

【深蓝具身智能】的内容均由作者团队倾注个人心血制作而成,希望各位遵守原创规则珍惜作者们的劳动成果。

投稿|商务合作|转载:SL13126828869(微信)


顶流综述 | 220篇paper构建“数据-模型-评测” 体系,具身智能研究直接套用!图22

点击收藏并推荐本文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