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广文:AI时代的半导体设备要敢于超前布局

芯谋 2025-10-10 08:02

郑广文:AI时代的半导体设备要敢于超前布局图1

编者注:本文为富创精密董事长郑广文于9月26日,在沈阳举办的北方芯谷生态伙伴大会,东北亚半导体装备、零部件、材料展暨产业链对接会上的演讲。

前不久我拜访了几家国际半导体巨头,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观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产线。那一刻,作为一名半导体创业者,我深感中国半导体产业成长之快。

我从汽车领域跨界进入半导体,心中有很多忐忑,但这次与国际企业入交流后,我心里踏实了很多。过去几年,国际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从世界大同到分裂为两大阵营的巨变而且贸易战、关税战接踵而至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富创精密2018年出口1.7亿元2024年增长至9.5亿元,出口额翻了六番。这让我坚信:只要把产品做好,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能守住并提升自己的产业地位,始终保持与国际产业链深度合作

富创精密作为国内半导体精密零部件龙头、科创板首家半导体精密零部件上市企业,过去一年在资本市场有两个关键动作:一是我作为大股东,将股权出让给北方华创,引入行业龙头支持装备发展,把更多资源聚集到沈阳;二是并购国际品牌Compart,这笔并购是在巨大不确定性下推进的—— 此前Compart3% 的业务面向中国,今年在国内企业支持下,销售额从几乎为零飙升至接近 2 亿元。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对一个需经历验证、逐步放量的新产品来说,第一年就能达到这个成绩,远超我最初的预期,上半年就超过5000万元。这背后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旺盛的需求,更是自主供应链建设的热切期盼

如今,富创精密在金属零部件、气体传输等领域已实现领先,更值得骄傲的是,国内几乎所有先进制程设备的开发商,无论是华创、中微、拓荆、华海清还是晶盛机电,我们都深度参与其中。这份信任,离不开客户的支持,更离不开产业链伙伴的协同。我有三个思考想和大家共勉:

第一,跟客户一起定义需求,拒绝闭门造车。我们总以为“把产品做好再卖给客户”,但 “好” 的标准从来不是自己定的。推荐大家读《质量0缺陷》,书中核心观点是“符合标准”—— 可标准从哪来?一定是客户的场景和需求。富创精密早年交过惨痛学费:2017 年我们花 2000 多万买了两台欧洲设备,闭门研发陶瓷涂层,觉得各项指标都超越日本,但拿到客户端却啥也不是我们关注致密性、结合力,却没考虑客户产线120度以上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涂层开裂。脱离场景的技术指标再先进,也走不进产业。就像英特尔有几百名工程师驻场苹果,应用材料也有大量工程师在客户端办公,我们做零部件更要贴近客户,要和客户一起定义需求标准,让研发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第二,敢于战略布局,提前卡位产能。富创精密目前年销售额30多亿,但已建成100多亿的产能,用 30 亿营收承担100亿折旧短期利润并不划算,但我敢这么做,因为坚信AI 时代已来,半导体需求将超常规增长。华为前不久公开提出,三年内将推出三大系列芯片,需要海量产能零部件建厂到真正形成产能至少需要30个月 ——18 个月建厂、6 个月调试、6 个月客户验证、再 6 个月从小批量到大规模。如果不提前战略投资,等产业爆发时,我们只能眼睁睁错失机会。越专业的人可能越谨慎,但 AI 时代的需求是全新的,未来十年将是供应链的黄金机遇期,我们必须在研发和产能上走到装备需求前面。

第三,心存高远,从“国产替代”再全球化”。现在大家都在补短板、建国产供应链,这是巨大的商业机会,但还不够 —— 我们要有勇气走出国门,融入国际产业链。我做过汽车销售,深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就是先在国内做强,先于汽车走向世界。而中国半导体零部件企业,有别人没有的优势:强大的工程技术能力、快速响应速度,以及像富创精密这样全工艺一站式的大规模投入—— 东南亚、日本的同行都少有这样的布局。只要我们敢闯,就能率先成为服务全球的供应链一部分,让中国产业与世界重新紧密相连。

最后,想向大家推荐沈阳—— 这里是富创成长起步的地方,也是半导体装备零部件的绝佳基地。一是有地方政府持续的支持,2015 年富创精密最难时,沈阳拿出1亿资金扶持;二是产业氛围好,企业都很团结,沈阳6家半导体企业创始人从不争资源不内耗;三是人才稳定,硬件工程师储备充足、能力强,还挖不走—— 东北工程师的踏实积累,正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半导体设备
more
State of AI 2025:霍桑效应下,AI 是「赚钱机器」还是「泡沫机器」?
李飞飞发布全新世界模型RTFM;德勤向澳洲政府退钱;OpenAI放宽成人内容引发争议|一周AI要闻回顾
被困住的日本数据中心:在AI梦、电老虎与扰民噩梦中挣扎
沉痛悼念!杨振宁逝世,享年103岁;传智谱AI解散数十人产研中心,有人当天就走;李书福儿子创立具身智能公司被曝解散|AI周报
iPhoneAir国行最多写入2张eSIM/卢伟冰回应小米「营销公司」质疑/黄仁勋:英伟达中国份额从95%降到0%
4款豆包大模型上新!成本锐减,火山引擎进入AI落地深水区
AI芯片战争关键一役!英伟达最强Blackwell首次「美国造」
GPT-6要「活」了?MIT新作曝光,AI「自进化」不远了
iPhone Air首销火爆  eSIM还得回家办?
蔚来回应遭指控,特斯拉App可查看电池健康,小马智行与Stellantis合作,iPhoneAir或减产,这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