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成渝腹地、遂宁“锂电之都”辐射县域的关键节点上,蓬溪这片曾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土地,因锂电产业焕发新生,作为拓展区的重要一环,它让锂电从“零”起步,一路成长为拉动经济的核心动力。2020年,蓬溪县引进第一家锂电上市企业——龙蟠科技,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刷新了“蓬溪速度”。而后翔丰华、盈达锂电等上市企业的招引,推动了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的培育。蓬溪精准锚定锂电这一新能源核心赛道,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打破“零锂电基础”僵局。2022年,锂电产业实现从“0”元到“56亿”元的突破;2023年产业产值进一步增长;2024年夯实经济基础实现产值73.57亿元。

鸟瞰新蓬溪
如今,作为遂宁“锂电之都”拓展区的蓬溪,已集聚了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龙蟠科技)、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三家上市企业,2025年1—8月锂电产业实现产值53.4亿元。这座县域城市正以蓬溪经开区金桥片区为核心承载地,加快培育以“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储能电池—梯次综合利用”为代表的锂电池新材料产业链条,孕育出“政企协同、绿色共生”的产业生态,为遂宁“锂电之都”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产业筑基

从“空白起步”到“集群成势”
筑牢锂电发展硬根基

蓬溪锚定“遂宁‘锂电之都’拓展区”定位,以“筑巢引凤”的定力,让产业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逐步撑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脊梁”。

龙蟠科技
龙头引领,撑起产业“四梁八柱”。2020年10月,蓬溪县与江苏龙蟠科技签下30亿元投资协议,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龙蟠科技)的落地,为蓬溪锂电产业按下“启动键”。这个规划占地350亩、最终在蓬溪建成40万吨磷酸铁锂生产基地的项目,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蓬溪速度”——2021年4月启动建设,同年12月一期2.5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即投产,8个月完成“签约—建设—达产”的闭环。如今,四川锂源已成为蓬溪锂电产业的“压舱石”,2023年底产能达8.75万吨,拥有全球产量最大的第三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生产线,且持续满产满销;2024年实现产值66.35亿元,实缴税收299.5万元,带动就业600余人;2025年1—8月更是以46.78亿元产值占据全县锂电产业产值的87.6%。按照规划,项目四期全部建成后,将形成4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年产值超20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正极材料生产基地。

四川锂源新材料公司
在负极材料领域,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入驻,填补了蓬溪锂电产业链的关键空白。作为翔丰华集团两大生产基地之一,该项目规划占地750亩、总投资30亿元,致力于建设14万吨高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四川翔丰华项目一期占地400亩,1号、2号、3号厂房均满产,2025年1—8月,产值2.03亿元,同比增加13.2%,增长势头强劲。更值得关注的是,翔丰华投资1.2亿元推进“智改数转”,建成2个数字化车间,还着力研发硅碳负极材料,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为蓬溪锂电产业增添“技术底气”。

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上游配套的“补位”,让产业链闭环加速形成。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由盛屯集团、鹏辉能源投资,位于四川遂宁蓬溪经开区金桥片区,规划占地约150亩,计划投资4亿元,分两期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专业生产线。作为上游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可直供园区锂电企业,在金桥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产业闭环,实现集群发展。尤为亮眼的是,盈达锂电自主研发设计MVR+膜处理系统,结合生产用水多级循环利用,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成为园区绿色制造的“标杆企业”,为产业发展注入“生态底色”。

四川省盈达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
规模跃升,勾勒产业“全景图谱”。如今,蓬溪锚定“2+1+N” 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建设,锂电产业园已建成面积1000余亩,集聚3家核心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支柱”。2025年1—7月,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预填报7135万元,科技服务业营收1200.4万元,同比增长9.5%,科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蓬溪经开区(金桥片区)鸟瞰
招商破局

从“被动等商”到“主动筑巢”
激活产业集聚新动能

蓬溪跳出“政策内卷”,创新推出“基金招商+资源招商+‘1+8+5’联合招商”三种模式,拓宽了招商渠道,让“凤来栖”变为“凤长栖”。

知名川商蓬溪行招商推介会签约仪式
“基金招商”激发资本活力。创新实施“基金招商”策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为锂电和工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基金投资,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难题,还促进了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了项目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8+5”联合招商,凝聚多方合力。“招商不是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县的事。”蓬溪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首席招商员”,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县级领导领衔八大产业专班,深入研究各产业的发展特点和招商重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5个招商小分队分赴上海、京津冀、华中、珠三角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地区,常态化捕捉招商信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招商网络。
2025年以来,这套机制的成效逐步显现:蓬溪高效举办“生态伙伴入遂(蓬溪专场)”“知名川商蓬溪行”“承接产业转移·共建战略腹地”长三角经济圈遂宁市投资推介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蓬溪专场)等招商推介会,1—8月,蓬溪通过实施生态伙伴入遂项目共收集有效投资信息55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5%,超时序进度9.5个百分点;完成云长门业、四川子童香料、四川合信建材、陈善堂中药材加工、四川亿辰佳誉高分子、遂宁佰斯特包装6个亿元以上伙伴入遂项目签约,总投资29.5亿元;完成市级目标任务100%,超时序进度34个百分点。对接江苏龙蟠等20余家目标企业,获取有效投资信息12条;成功签约5个亿元项目,总投资12.5亿元,招引进度超时序33.3%;更实现工业领域国家级“两新”项目“零的突破”——精心指导翔丰华、晟味食品成功申报国家级“两新”项目,争取资金2112万元。
截至目前,蓬溪县已成功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3个,涉及锂电、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多个领域,计划总投资达157.5亿元。最令人瞩目的是年产700兆瓦微风发电机组设备及6GWh储能电池生产项目的“28天落地奇迹”。从信息捕捉到签约落地仅用28天,创下蓬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速度纪录。项目建成后,将推动蓬溪从“锂电材料生产”向“关键设备制造、储能电池终端”延伸,填补县域锂电终端产品空白,为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向高端迈进”奠定基础。
服务护航

从“重审批”到“全赋能”
厚植企业成长沃土

“在蓬溪,我们不用操心手续办理,不用发愁要素保障,只需专心搞生产、谋发展。”四川锂源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众多落地企业的共同心声。蓬溪深知,招商引资“一时难”,留住企业“长久难”,唯有做好服务,破解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才能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为此,该县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推出“项目秘书制度+‘八个一’服务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用“蓬溪温度”温暖企业发展之路。
项目秘书,做企业“贴心人”。蓬溪为每个项目配备专属项目秘书,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建设、投产,提供“一对一”定制化服务,负责协调解决企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传达政策信息,帮助企业办理各类手续,确保项目推进零障碍。这正是蓬溪服务“精细化”的体现——项目秘书不仅是“办事员”,更是“信息员”“协调员”,让企业在蓬溪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
“八个一”机制,压实服务“责任链”。为确保服务不打折扣、不走过场,蓬溪严格落实“对每一个重点项目,安排一名县级联系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名项目秘书,一套推进班子、一套推进措施、一个实施业主、一个考核目标、一套亮晒机制”的“八个一”机制,明确各部门在项目服务中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通过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现场办公会,及时破解项目堵点,真正实现问题不积压、服务不缺位。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精准高效,聚企业“向心力”。蓬溪还创新打造“企业之家”服务阵地,统筹用好“企业秘书”“门都茶事”“银企”座谈会等服务机制,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累计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用能等急难愁盼问题10余项。在要素保障上,协调解决企业用气需求和“偏差气价”结算问题,推动锂电企业综合气价在市域内具备竞争优势,逐步实现单位气价全市最低;广泛宣传税易贷、制惠贷等信贷组合产品助力企业融资,推动工业贷款余额及新增额大幅增长;在政策兑现上,研究制定《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申报高层次人才补助26.02万元,及时兑付各级奖补资金4700余万元,推动2.27亿元民营中小企业账款清偿销号,全面完成清欠任务,以真金白银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正如四川翔丰华负责人所说:“选择蓬溪,不仅因为这里的产业基础,更因为这里的服务温度——在这里,我们能安心投资、稳步发展。”
砥砺前行

从“拓展区”到“增长极”
擘画锂电产业新蓝图

强链补链,完善产业“生态圈”。蓬溪全力推动锂电产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依托四川锂源、翔丰华、盈达锂电3家龙头企业,围绕锂电正负极材料产能,落实建圈强链年度重点任务,深入推进“链长制”工作机制,动态更新产业链图谱、招商图谱,精准开展招商引智,重点引进隔膜、电解液、电池制造及循环回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项目,推动产业链“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参与全市锂电产业链配套活动,把握与天齐锂业、蜂巢能源等龙头企业合作机会,争取建立锂矿供应、电芯技术、电池回收定向合作机制,保障原材料稳定输入与技术协同升级;融入遂宁市锂电产业协会,整合本地正负极材料企业资源,建立信息共享与分工协作平台,形成产业链利益共同体,力争实现产业链协作产品链配套金额10亿元以上,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同时,聚焦创新驱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持续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重点关注翔丰华等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力争今年内新入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50家以上;另一方面,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积极申报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推动四川锂源“四川省磷酸盐体系锂电正极材料”中试研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研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锂电材料,提前布局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关键材料,力争在技术赛道上占据领先地位;此外,在研发投入认可度上下功夫,切实开展政策解读,确保企业合规进行研发投入统计填报,做到应统尽统,力争2025年研发投入填报数突破2亿元。
项目提速,按下发展“快进键”。用好“挂图作战+八个一”工作机制,双轮驱动项目建设与招引。在建项目上,力促国科微风发电、重庆御基、合信恒屹等项目加快建设,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四川锂源二期融资瓶颈,推动剩余6.25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建设;6月5日,蓬溪县年产700MW微风发电机组设备及6GWh储能电池生产项目开工,这是目前蓬溪投资额最大的产业项目,是蓬溪在锂电产业“建圈强链”中迈出的关键一步,将有力推动蓬溪从基础材料生产向关键设备制造、储能电池终端产品布局迈进。在新项目招引上,大力实施“工业企业生态合作伙伴入遂”行动,加快推动年产15万吨精细化高分子材料生产项目落地;积极协调土地等要素保障,推动投资意愿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增资扩产,为产业增长积蓄更多增量。
要素提效,夯实发展“硬支撑”。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进一步夯实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加大锂电领域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强化能源保障与资金供给,为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升级惠企政策包,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涉企服务便利度,确保企业安心投资、稳步发展。
追新逐绿,锂光正好。蓬溪,未来可期。站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高度,蓬溪锂电产业已从“蹒跚学步”成长为“健步前行”。这里有龙头引领的“产业底气”,有招商创新的“活力源泉”,有服务暖心的“营商温度”,更有科创绿色的“发展定力”。
未来,蓬溪将继续以锂电产业为纽带,深度融入遂宁市“锂电之都”建设大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定力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蓬溪,必将在锂电产业的浪潮中持续突破、勇毅前行,成为成渝地区新能源产业版图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贡献蓬溪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