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成都车祸
近日,据媒体消息,成都天府大道上一辆小米SU7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根据其他车辆行车记录仪画面,事故车辆在行驶中严重超速,失控后撞向路边绿化带,随后翻滚至对向车道,并迅速起火、发生爆燃。事发后,多名路人迅速上前试图施救。他们徒手或借助工具用力敲击车窗,尝试救出被困驾驶员。然而,因车门无法打开,加上火势迅速蔓延,救援未能成功。待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控制住火势时,驾驶员已不幸遇难。据疑似现场目击者的发言,他们几个人拉门都拉不开,刚把玻璃砸了电池就爆燃了。该事件迅速引发广泛关注,小米公司与雷军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网友们热议纷纷,好奇起火原因、车门为何无法打开等问题,“这个速度不用说小米,就是宾利也得玩完。”“无论无论什么车,安全驾驶为了自己安全也是保障他人安全的前提。”“无论无论什么车,安全驾驶为了自己安全也是保障他人安全的前提。”对于这一车祸,据媒体消息,小米汽车客服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事发时间是凌晨三点,这个时段没有工作人员值班,他们未接到相关求助或报案电话。而后,成都警方发布警情通报:事故造成驾驶人邓某某死亡,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这一官方消息给深陷舆论中的小米带来了些许慰藉,毕竟,司机酒驾总不该怪小米汽车。不过,网友们十分关心的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却仍旧未有结果。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汽车并非首次出现这种因车门无法打开而导致车内人员不幸去世的突发事故。此前,类似的悲剧就已发生过,但似乎小米汽车对此并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的改进。早在2025年3月29日,就曾发生过一起更为惨痛的事故:3名从湖北自驾到安徽参加考试的女大学生,驾驶小米SU7于德上高速枞阳至祁门路段发生事故,因为车门没法解锁,无法打开车门逃生,最终导致3人身亡。彼时,对于“小米SU7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生爆燃,家属质疑车锁未解锁,无法打开车门逃生”一事,小米汽车客服回应若遇到车辆断电车门锁死的情况,可尝试在车辆下方找到应急解锁,“车辆配备了机械把手,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查询小米汽车官网的SU7用户手册了解到,在介绍“车内开启车门”的部分,手册提示:“当全车上锁后,如车门内解锁按钮失效或遇紧急情况需要开启车门时,您可以拉动车门内应急机械拉手,应急开启车门。”或受此消息影响,小米集团港股股价一度暴跌8%,截至收盘,小米股价跌5.71%,小米集团总市值较前一日蒸发超千亿港元。这不仅反映出投资者对事件本身的担忧,还暴露了市场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的敏感。
为何小米SU7车门打不开?
据悉,此次事故中的涉事SU7采用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虽保留部分外露结构,但核心功能依赖电机驱动。这种设计存在明显局限:碰撞后,只要传感器、车门电脑、驱动电机任一环节受损,就会导致门把手无法正常弹出,直接影响救援效率。有测试数据显示,电子驱动的门把手在侧面碰撞后的弹出成功率仅为67%,远低于传统机械式门把手98%的成功率。当前,隐藏式门把手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设计,形态也愈发多样,包括跷跷板式、整体伸出式、按钮式、内扣式、全隐藏式及半隐藏式等。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类被贴上“高科技”标签的设计,不仅未带来足够便捷,反而大幅增加了使用不便与安全隐患。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公开批评隐藏式门把手的多重缺陷,如“重量更大、密封性差、行驶噪声明显”。他直言,这类设计唯一的作用是降低风阻,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据车企数据,单个隐藏式门把手仅能降低0.003Cd的风阻,四个合计使用,也仅能为车辆提升5km-10km的综合续航。此外,隐藏式门把手的问题还不止于事故场景,日常使用中的故障同样频发。消费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因隐藏式门把手夹伤儿童手指的投诉量,较上年同比增长132%;社交平台上,关于它的吐槽也屡见不鲜:低温环境下易被冻住、无法开启,乘客常因“找不到开门方式”耽误时间,不仅存在夹手风险,清洁难度也比传统把手更高。2025年9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每个车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不难看出,这一规定的出台,犹如在汽车安全领域划下了一道“红线”,从行业标准层面为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隐患设定了底线。为何小米的争议如此大?
说回到小米汽车,任何车辆都有事故率,这在所难免,毕竟事故的主要原因一般是驾驶员,但为何一到小米汽车就争议不断呢?
这是因为小米本身就时极具影响力的品牌,三年造车、销量破纪录、每款车型都火爆,这些消息将小米汽车捧到了一个几乎神化的位置,这也让人们对小米汽车有着许多的期望,一旦有任何问题,都会引发市场的巨大关注。
不久前,雷军也提到了这一点。
关于小米在市场上的各种声音,雷军表示,自己曾经“非常内耗”:网上充斥着各种质疑、批评和攻击,“不少人对小米真的不了解,他们对我们有很多固有偏见,会说很多让人生气的言论,比如说小米是组装厂、没技术、只会营销、肯定走不远等等。”
图源:抖音
此外,雷军还在微博就发布了一条视频,回应“这些年你们受到很多质疑,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雷军称:“这就是我们比较难受的地方。我考虑了一下,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小米模式非常新,小米成长速度很快,就很容易被大家误解。”
不过,尽管被误解,雷军依旧没有停下造车的脚步。
近日,据多家媒体消息,疑似小米第三款车型在新疆测试的谍照曝光,雷军及多位高管现身昆仑山脚下参与高原测试,这意味着新车到了研发的后期阶段,正式上市指日可待。
图源:微博@搞机王腾霄
可见,雷军仍在带着小米汽车不断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小米或许也需要适时停一停,多反思多解决问题,只有脚踏实地的前进,才能走得更远。
时代在前进,小米要面对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