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

中国汽车报 2025-10-14 17:00

编前:近日,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陆续公布了今年9月及前三季度新车销量数据。整体来看,除了俄罗斯大幅下滑外,其他主要市场均实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背后驱动力各不相同,美国受益于电动汽车补贴到期前的抢购潮,印度依靠税改激活需求,欧洲则依托电动汽车市场发力。

不过,全球车市平稳增长背后暗藏隐忧: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车企成本增加及利润下滑、供应链调整困局以及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这些因素都使得全球汽车市场增长面临多重挑战。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1

美国:

赶上补贴“末班车” 电动汽车卖爆了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2

此前有担忧称,若多家车企为应对特朗普政府对进口车加征的关税而选择涨价,美国汽车销量增长可能放缓,但事实上今年前3个季度美国车市表现依旧稳健。原因之一是,各大车企暂时自行消化了大部分成本上涨压力,避免了大规模涨价。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税改法案,最高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于9月30日终止,在此之前引发了电动汽车抢购潮。根据Motor Intelligence汽车行业数据分析公司的数据,2025年第三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超过43.8万辆,创下季度销量新纪录,该季度电动汽车市场份额达10.5%。

美国考克斯汽车咨询公司预估,在创纪录的电动汽车销量助推下,第三季度美国新车销量约为414万辆,同比增长6%。今年前3个季度,美国轻型车销量同比增长4.1%,达到1228万辆。

电动汽车销售强劲带动主流车企整体销量上涨。福特方面表示,该季度其在美销量为54.55万辆,同比增长8.2%,其中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大涨30%。通用汽车方面称,该季度其在美销量同比增长8%,其中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1倍多。现代汽车三季度在美销量同比增长13%,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也翻了一番。Stellantis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Jeep品牌的畅销,从而推动其第三季度在美销量同比增长6%。至于日本车企,更依赖混动车,业绩表现各不相同,其中丰田三季度在美销量同比增长16%,本田同比下滑2%,日产同比增长5.3%。

不过,美国考克斯汽车咨询公司分析师查理·切斯伯勒指出:“未来几个月,随着更多不利因素积聚,新车市场的销量增速将会放缓。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大幅下降,短期内其他动力类型的汽车市场环境也将面临更大挑战。越来越多需缴纳关税的产品正在取代现有库存,而且随着汽车制造商将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汽车零售价预计将进一步上涨。”多家行业机构预测,在第三季度创新纪录后,第四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将会大跌,上演“过山车”行情。

近日,现代汽车在美国宣布,将大幅下调其主力电动车型Ioniq 5的售价。其中,2026年款Ioniq 5将降价7600~9800美元。也就是说,Ioniq 5基础版售价将降至3.5万美元。现代汽车希望以此带动销量继续增长。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3

欧洲:

 电动车市复苏 中国车企猛进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4

截至目前,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尚未公布9月欧洲市场新车销量数据,但有1~8月的数据做参考,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ACEA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欧洲乘用车销量为869万辆,同比微增0.4%。

从动力类型来看,油电混动车、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动车销量分别为302万辆、153.6万辆、78.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5%、26%、28%。相比之下,汽油车、柴油车销量分别为239.6万辆、72万辆,分别同比下滑20.4%、25.2%。另外,其他类别车型(含氢燃料电池车、天然气车、液化石油气车、乙醇车等)销量为23.2万辆,同比增长3%。

可以看出,在欧洲,电气化车型越来越受追捧。作为市场第一大选择的油电混动车暂且不说,今年1~8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车也合计占到整体市场的26.7%。

中国车企已经成为欧洲市场的主要“玩家”之一。从车企情况来看,1~8月,ACEA统计的18家主流车企中,中国车企有两家,分别是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其中,比亚迪销量达到95940辆,较去年同期的25241辆暴涨280%;上汽集团销量也同比增长19.7%,至19.24万辆。当然,从体量来看,欧洲前五大车企依然是大众集团、Stellantis、雷诺集团、现代汽车集团、丰田,这五大车企前8个月在欧洲的销量有涨有跌。

主要市场方面,部分欧洲国家公布了9月销量数据。其中,德国9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2.8%,达到23.5万辆;1~9月销量微降0.3%,至211万辆。英国9月新车销量达31.2万辆,是自2015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销量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市场的强劲表现和消费者需求回升,而英国政府推出的电动汽车补贴政策是关键驱动力之一。

法国9月新车销量同比微增1%,达到14万辆,但1~9月累计销量同比下滑6.25%。在法国,Stellantis和雷诺集团合计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西班牙车市明显回暖,9月销量8.5万辆,同比增长16.4%,连续第5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1~9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4.8%,达到85.5万辆。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5

印度:

税改提振车市 观望情绪消退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6

印度汽车经销商联合会(FADA)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印度乘用车销量达到307万辆,商用车销量达到73.7万辆。也就是说,前三季度印度新车合计约为380万辆,同比增长2.3%,稳居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宝座。

对于未来数月印度汽车市场的前景,印度汽车行业从业者充满乐观情绪,主要得益于税改及节假日到来拉动消费。就在今年9月22日,印度政府实施的新一代商品及服务税(GST 2.0)正式生效,基本税率由原先的多档简化为5%和18%两档,并扩大免税范围。其中,4米以下小型汽车、10座及以上客车、商用货车、汽车零部件等的税率从28%降至18%。

业内认为这将大幅提振玛鲁蒂铃木等车企的销量。作为印度市场的主导者,玛鲁蒂铃木长期依靠小型车产品占据市场优势。小型车税率下调后,吸引了大量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使得该类车型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

“GST税率下调显著提升了各收入群体的购车性价比与消费信心,印度汽车零售行业已迈入前所未有的增长阶段。再加上整车厂商推出优惠促销方案以及宽松的融资条件,共同推动了城乡购买力的提升。排灯节期间的汽车销量有望创下历史峰值。”FADA副主席赛·吉里达尔表示。

税改及节假日效应对印度车市的提振效果已经在9月下旬呈现出来。今年9月,印度乘用车销量为30万辆,同比增长5.8%;商用车销量为7.2万辆,同比增长2.66%。其中,该月前三周市场整体表现平淡,消费者持币观望,之后随着GST改革落地,以及排灯节前的九夜节庆典到来,9月最后一周,消费者信心回暖,多数车型类别的交付量激增。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小型车等大部分商品减税的同时,印度对含糖饮料、烟草、私人飞机、游艇、博彩、豪华车、大排量汽车等“非健康品”或奢侈品采用40%惩罚性税率。也就是说,在印度,豪华车、大排量汽车所要缴纳的税率从28%提升至40%。此举可能会影响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宝马、比亚迪等外国车企在印度的销量。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7

日本:

 混动仍为主流 关税重创出口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8

根据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JADA)和日本全国轻型汽车协会联合会的统计,今年1~9月,日本国内新车销量达到346.5万辆,与去年同期的330万辆相比增长5%。不过,从月度情况来看,1~6月,日本新车月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但自7月至9月,均为同比下滑。

三季度销量由涨转跌,可能是因为去年上半年日本汽车行业认证造假丑闻引发生产中断,导致销量基数相对较低,但去年下半年生产及销售恢复正常,使得同比浮动较大。此外,日本央行加息,使得日本贷款购车用户的贷款成本增加,部分消费者选择延迟或调整购车计划。

从动力类别来看,JADA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日本国内乘用车(不含微型车)销量约为23万辆,同比下滑4.5%。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4484辆,同比增长20.8%;插混车销量为4018辆,同比增长27%;氢燃料电池车销量为38辆,同比下滑33%。综合来看,9月日本电动汽车市占率约为3.7%。相比之下,油电混合动力车仍是第一大动力类别,9月市占率约为58.7%;其次是汽油车,市占率约为32.6%。

从车企情况来看,日本本土品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而海外汽车品牌份额较低,且主要以进口车的身份在日本销售。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大众、奥迪、保时捷等德系品牌最受青睐。

中国车企比亚迪也在不断开拓日本市场,今年4~9月,其在日本的上牌量为2372辆,较去年同期的1095辆增长了1倍多,但这一成绩仍不算理想。为此,近期比亚迪在日本开启了降价促销。这一举动引发争议,有分析师指出,此举既可能让早期支付更高价格的消费者反感,同时也会影响二手车的保值率。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4月起,美国对日汽车关税从2.5%骤升至27.5%,尽管9月下调至15%,仍显著高于此前水平,挤压了日本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利润,对日本整体出口影响巨大。

日本财务省9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8月,日本对美出口连续5个月呈下滑态势。其中,8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同比大降28.4%,出口量同比下滑9.5%。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汽车及零部件是日本主要出口商品,且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出口约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1/3,出口下滑对其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9

巴西:

 电动化升温 本土化推进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10

巴西汽车制造商协会(Anfavea)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巴西汽车销量为24.3万辆,同比增长2.9%,包括17.9万辆乘用车、52906辆轻型商用车、9798辆卡车、1954辆客车。累计来看,今年1~9月,巴西汽车销量达191万辆,同比增长2.8%;汽车产量为198万辆,同比增长6%;出口业绩表现突出,累计出口43.08万辆,同比激增51.6%;进口总量35.56万辆,同比增长10.4%。

当前,巴西车市销量排名靠前的车企主要有Stellantis、大众集团、通用汽车、现代汽车、丰田等。以9月巴西乘用车市场为例,Stellantis市占率为20.4%;大众集团为17.7%;通用汽车为11.6%;现代汽车为10.5%;丰田为6.7%。再看当月轻型商用车市场,Stellantis市占率为46.6%;大众集团为15.4%;通用汽车为9.5%;丰田为7.9%;福特为7.3%。

从动力类别来看,能兼容乙醇混合燃料的灵活燃料汽车9月销量有所下滑,但依然占主导地位,市占率在7成以上。与此同时,汽油车、油电混合动力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分别实现了30%、201%、64.4%、74%的大幅增长,销量基本位于7000~1.1万辆区间。

当前,通用汽车、Stellantis、本田、丰田等厂商在灵活燃料混合动力车领域积极发力。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中国车企则是巴西电动汽车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巴西累计销量突破5万辆。7月1日,比亚迪巴西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8月15日,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投产,年产能5万辆。广汽集团也计划2026年第四季度启动巴西工厂建设。吉利则与雷诺在巴西成立合资公司,希望借助雷诺巴西工厂产能,快速实现投产。

中国车企加速本土化生产背后,巴西正在提升混动车及电动汽车的进口税率。2023年11月,巴西经济部决定,自2024年1月起,重新恢复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油电混合动力车征收关税,且分阶段上调税率。巴西政府希望借此刺激全球车企在巴西生产电动汽车及混动车,振兴本土汽车产业。受该政策影响,巴西汽车进口开始放缓。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进口汽车总量为46.65万辆,同比增长33%;而今年前3个季度,增幅已放缓至10.4%。今年7月底,巴西政府发布声明称,将自2027年1月起,对全散件和半散件方式进口的电动汽车和混动车征收35%的关税,这较原定的2028年7月提前一年半。

从全年来看,Anfavea预计,2025年巴西汽车销量将同比增长5%,达到276.5万辆;汽车产量将同比增长7.8%,达到274.9万辆。此外,得益于邻国阿根廷的强劲市场需求,Anfavea认为,2025年巴西汽车出口增幅将远超此前预期,预计将同比激增38.4%,达到55.2万辆。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11

俄罗斯:

收紧进口影响大 车市连跌8个月    


俄罗斯又拖全球车市后腿了图12

近日,总部位于莫斯科的欧洲商业协会(AEB)汽车制造商委员会(AMC)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9月,俄罗斯新车销量合计92.24万辆,同比下滑23%。从月度变化来看,除了1月实现增长外,今年2~9月,俄罗斯汽车销量连续8个月出现两位数下滑。

AEB AMC主席阿列克谢·卡利特谢夫表示,预计第四季度市场将实现小幅增长,推动全年销量达到128万辆,而这仍将低于2024年(147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2017~2021年这5年,俄罗斯新车销量基本上在160万辆到180万辆之间徘徊。

从车企情况来看,继大量欧美及日韩车企集体退出后,俄罗斯车市的主要参与者是俄罗斯本土车企及中国车企。在俄罗斯,中国车企主要采用进口的方式销售新车,包括非官方的平行进口也曾盛行一时。对此,俄罗斯方面已陆续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包括限制平行进口车、大幅提高进口车的报废税等。由此,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的销售受到冲击,多家企业销量大幅下滑。再加上汽车贷款利率飙升、报废税率提高导致车价上涨,再加上国际品牌有望回归的传闻导致部分消费者持币观望,俄罗斯车市的复苏势头自今年2月开始陷入停滞。由于需求疲软,部分俄罗斯车企转为每周四天工作制。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本土车企和进口商都需缴纳车辆报废税,税额根据车辆类型有所不同。前不久,路透社查阅的一份文件显示,尽管俄罗斯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俄罗斯政府仍预计今明两年来自车辆报废税的财政收入将显著增长。其预测,2025年来自车辆报废税的收入将为1.12万亿卢布,而2026年将达到近1.65万亿卢布。

另外,自2024年1月开始,AEB不再公布各品牌及车型销量数据。根据俄罗斯汽车市场分析机构Autostat统计,目前俄罗斯市场上的主要中国品牌包括哈弗、奇瑞、吉利、Belgee(吉利与白俄罗斯合资品牌)、长安、欧萌达等。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