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家产业链企业,坐到一张桌

高工人形机器人 2025-10-15 19:41
400家产业链企业,坐到一张桌图1

2025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

暨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

新游戏 新玩家 新规则

倒计时19天

400家产业链企业,坐到一张桌图2

2025年中下旬,人形机器人行业稳步迈入了小批量量产阶段,这与年初业内的普遍预期基本吻合。 


早在2024年,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年销量就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同时,人形机器人交付量突破了1500台。  


2025年1月,智元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截至10月,其线下量产的机器人已超2000台,2025年预计出货量将达到数千台。 


截至2025年10月初,已有出货的本体企业还有优必选、众擎机器人、零次方、乐聚机器人、松延动力、加速进化等。 


而人形核心零部件在出货量上同样有着不错的表现,2024年,因时灵巧手出货接近2000台;2025年上半年,销量已突破4000台。


关节电机供应商灵足时代,截至今年前三季度,产品累计出货超过5万台;出货量较2024年全年增长超500%,全年增幅预计将超过1000%。


基于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均展现出可观的出货增长,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ll)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有望达到1.24万台,市场规模63.39亿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接近34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640亿元,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销量将超过500万台,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400家产业链企业,坐到一张桌图3


随着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落地的浪潮奔涌而至,原有的行业关键词也亟待刷新。


为此,11月3日至4日,高工人形机器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将举办的第二届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主题为“新游戏、新玩家、新规则”。一个“新”字,既是人形行业规则未定、格局未成的现状,更宣告了我们正主动定义2026年乃至更远未来的产业发展新方向。


本次年会共设立7大专场。11月3日上午,将并行举办两大专场:一是以“2025年,人形机器人行业到哪了?”为主题的开幕式专场;二是以“终局之争:是方案选择,也是生死抉择”为主题的本体专场。


当日下午,年会将重磅发布《人形机器人产业地图(2025)》,并同步进行灵巧手专场与动力专场的探讨。


11月4日上午,将率先举办以“模型、数据、芯片:具身智能的三重战场”为主题的大小脑专场。同日下午,议程进一步深化,依次举行三大环节:“探源计划·具身智能巡回调研报告”的权威发布、聚焦落地路径的商业化专场,以及作为全场总结的闭幕式专场。


而这些问题,将会由星海图、卓益得、灵宝、Roboscience、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千寻智能、自变量、PNDbotics、星源智为代表的人形企业正面回复!还有更多人形企业正在加入中。


年会的压轴环节将是2025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届时将为行业内树立标杆的杰出企业加冕。 


为期两天的年会上,高工人形机器人设置了5个行业核心问题,并将带领与会者一同探寻答案。


第一台真正能用的人形机器人会是什么样?


什么样的才是“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零部件?


真机、仿真、视频,哪条数据路线能跑通?


哪个场景会率先迎来人形机器人的批量交付? 


超过百家人形机器人企业,谁能活下来?


这一次,高工人形机器人,置身于人形行业的汹涌潮流中,既能定位关键问题,也将协同业内输出切实的答案。




哪个场景会率先迎来人形机器人的批量交付?


9月5日,海外传来一则很有意思的新闻,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提出一份未来10年的新薪酬方案,这一方案中提到,特斯拉要在未来10年内,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姑且不论特斯拉董事会的提案是否异想天开,将目光转回国内便可发现,今年以来,除了头部企业,多数人形机器人企业也在不同落地场景实现数量不等的交付。


4月26日,奇瑞与AiMOGA团队联合研发的墨甲人形机器人在奇瑞国际公司园区完成了首批220台全球交付。


7月,零次方的轮式双臂机器人Zerith-H1实现交付,预计到年底,累计交付量将达500台,目前已在教育科研与数据采集平台实现批量部署。


9月,优必选表示预计今年将交付500台以上的工业人形机器人。


2025上半年,加速进化交付量达数百台,其中50%销往海外。在场景方面,加速进化瞄准教育和赛事场景。下半年,加速进化还推出面向家庭教育场景的加速进化K1,预计年底可以交付。


近期,人形行业在交付端出现新的延展:面向家庭的陪伴型与服务型人形机器人正快速崛起,成为行业探索商业化边界的新焦点。   如傅利叶首款搭载全感交互系统的“Carebot”人形机器人GR-3计划于10月上市同时启动交付。


如果将人形行业的订单量和交付量进行对比,很容易发现,尽管人形机器人在表演、教育及工业领域获得了不少订单,但多数项目尚未进入实质性的交付阶段。同时,2025 年中下旬,面向家庭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异军突起”,主动投身至这场商业化竞争里。


新的问题应运而生,哪个场景会率先迎来人形机器人的批量交付? 


在年会上,高工人形机器人决定打破常规,越过漫长的验证周期,在年会上与人形企业直接对话,获取产品落地与交付的一手进展。


400家产业链企业,坐到一张桌图4




第一台真正能用的人形机器人会是什么样?


在不断获取订单,逐步实现量产后,人形行业依旧面临一个关键瓶颈:即使步入量产,演示视频中的高性能人形机器人仍难以在现实中复现。显然,相比于可以量产交付多少台,人形机器人究竟能为人类社会解决多少实际问题,来得更加实在。

 

所以,各家人形机器人究竟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对此,高工人形机器人提出另一个核心问题:第一台真正能用的人形机器人会是什么样?

 

以最近火遍全网的Figure 03为例,在演示视频中,Figure 03从家庭陪伴到收纳整理样样精通,甚至还可以外出打工,做前台、快递分拣和服务员。

 

从数据来看,Figure 03身高168cm,体重61kg,全身拥有30个自由度,灵巧手具有20个自由度。最新资料显示,其售价为13万美元(约92.81万人民币)。

 

近期,国内一家人形企业推出升级后可以自主完成家务的人形机器人。

 

10月13日,加速进化推出升级款机器人Booster T1,其结合千诀类脑大模型开发,可以听懂模糊语言指令,并全自主做家务。

 

Booster T1作为全国首个会自主做家务的人形机器人,即便中间下达了其他指令,机器人完成支线后,依旧会回到主线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加速进化T1身高约1.2m,体重约30kg,售价约20万元。最新视频显示,Booster T1通过夹爪完成家务任务。

 

对比之下,Figure 03和Booster T1在体型、操作控制和定价上的迥异,也正好证明了,实现功能的路径远不止一条,行业未来充满着多元可能性。




不只7大专场,还有2大场圆桌对话!


对于上述问题,高工人形机器人邀请全产业链的每一家企业,都会在此次年会上给出属于自己的回答。


不仅限于人形机器人,本次年会还会纵观全产业链,并针对核心零部件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在11月3日的圆桌对话中,我们将为零部件与本体厂商搭建一个直面关键议题的对话平台。双方将围绕三大核心问题展开讨论:“是本体企业不懂硬件,还是零部件企业跟不上迭代?”“零部件性能的极限,是否拖慢了本体的商业化节奏?”“本体企业是否应该自研核心零部件?”我们期待通过坦诚交流,精准定位双方在协作中的磨合痛点。


11月4日的圆桌对话,高工人形机器人将设置“'大小脑'离成熟还有多远?”这一核心议题,并聚焦于具身大模型与数据展开深度探讨。会议旨在为以下四个关键问题寻找答案:“2025年内,具身大模型究竟能完成什么工作?”“如何加速具身大模型的研发与落地?”“人形要落地,到底需要多少数据?我们要如何实现?”“开源 VS闭源,哪条路更现实?”。


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已经行至年末,而它的商业化进程才刚刚开始。为了加速具身智能的真实落地,由高工人形机器人、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举办的第二届高工人形机器人年会将在11月3-4日于深圳隆重举办!


届时,凭借高工在新能源、3C、汽车行业20年的深厚积累,将有400+上下游企业,1000+产业链嘉宾参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在现场技术交流、供需与资本对接。


400家产业链企业,坐到一张桌图5


在产业爆发的临界点,唯有直面争议,才能找到出路。机会只属于敢于亮出答案的人,未来只会留给勇于定义它的企业。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