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消息太猛太突然,一度以为是误传。
就在今天,“一家明星具身智能公司原地解散”的传闻在圈内迅速传开,而且因为公司成立时间很短,甚至都不涉及员工赔偿。
就在一个多月前,这家公司还高调公开了新融资,以及AI技术大牛加盟作为联合创始人及CTO。
以及这家具身智能公司虽然初创,但因为创始人的特殊身份和背靠的资源大树,不论如何都很难“原地解散”……
然而没想到,事情被证实了。
量子位从不同渠道获悉,这家传闻中的具身智能明星就是OneStar一星机器人。
一星机器人(苏州)是吉利创始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发起的具身智能创业项目,今年5月成立,上个月还对外官宣了包括百度风投、银河通用机器人等在内的投资。
更早之前,一星机器人从上海AI Lab挖来了明星研究员丁琰,联合创始人身份、CTO头衔。
现在,一星机器人如此突然原地解散的原因尚未可知。
但据说后续可能会一分为二处理——一是原有吉利相关的基础平台和业务回归吉利汽车集团;
二是具身技术团队可能会单独创业——据说丁琰为首的技术团队已经遭遇哄抢了。
从吉利走出的“具身实验室”
一星机器人(OneStar Robotics)成立于2025年5月9日,由吉利控股集团股东李星星——也就是李书福之子——发起创立。
公司定位于“具身智能”赛道,被视为吉利在机器人领域的关键布局。
董事长由潘运滨担任,早期投资人包括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吉利系产业资本。
公司还组建了相当强悍的科研阵容:联合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团队、清华大学汪玉教授团队,以及国际知名的FastUMI数据采集团队,共同构建“模型+数据+本体”的研发体系。
与大多数追求炫技Demo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不同,一星从成立起就明确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倒做AI”。
这意味着他们不再从算法或视觉Demo出发,而是从真实任务与生产场景开始,倒推算法设计、操作流程和产线布局。其目标,是让机器人在真实场景的磨练中不断进化,而不是在模拟器或展厅里表演。
这种“场景优先”的理念在当时显得颇为独特,也带有某种吉利风格:他们要让AI在工厂里学会工作,而非在舞台上跳舞。
迅速成长,光速陨落
一星机器人在成立后动作频繁。
7月,公司官宣完成数亿元“亲友轮”融资,投资方几乎全部来自吉利生态体系。
同月,上海AI Lab研究员丁琰(光电中心)被官宣正式加盟,出任公司CTO兼联合创始人。
丁琰拥有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曾在Ford、Meta等机构从事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研究,发表多篇顶会论文,在国际机器人学界声誉颇高。
8月28日,一星机器人与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智能机器人校企联合实验室”,并推出首款产品——“星轮1号”轮式双臂机器人。
9月17日,苏州一星机器人再次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
这轮融资既包括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等市场化机构,也有银河通用、蓝黛科技等产业链投资方,以及中新集团等“城市共进”资本共同参与。
而直到一个月后的今天,消息传来:公司团队已原地解散。

一星机器人的官方公众号也清空了消息。
5月推出,10月解散,快得多数创始员工还没过“试用期”。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