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作为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在天津港保税区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赋能低空经济,共筑直升机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及专家学者等20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低空经济背景下直升机产业的创新路径与未来机遇。权威发布:民用直升机市场十年增长可期 论坛期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正式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为行业提供关键数据支撑。报告预测,到2029年,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将突破1700架,2034年进一步增至2000架以上,未来十年市场需求总量达685架,其中涡轴直升机占比超70%。这一数据凸显了直升机在应急救援、医疗运输、低空旅游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政企协同:共谋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论坛上,航空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吴榕新,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梁益铭等领导出席并致辞。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空客直升机公司等单位代表围绕“低空安全风险管理”“直升机多元化应用场景”“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进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直升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支柱,需通过技术突破、场景拓展和产业链协同,推动形成通用飞机、eVTOL、无人机等航空器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技术引领:前沿成果亮相直博会 作为论坛的配套活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于10月16日开幕。本届展会新增低空经济展示专区,直-20T战术通用直升机首次完成单机表演,展示悬停回转、莱维斯曼机动等高难度课目。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携直-10、直-19等机型进行6场飞行演示,凸显国产直升机在军事与民用领域的双重优势。此外,中国航发展出1100千瓦级发动机、氢燃料发动机等先进动力系统,为低空飞行器提供技术保障。区域联动:京津冀低空经济展团首秀 本届直博会首次设立京津冀低空经济展团,集中展示三地在无人机研发、新型航空器应用及低空服务领域的创新成果。展团通过“展会+文旅+商业”模式,推出“空港直博商旅节”等跨界活动,推动观展与旅游、餐饮、商贸深度融合。例如,增城区在论坛期间分享了低空场景应用系统的实践经验,其“四位一体”管理体系(资源赋能、产业筑基、场景落地、安全托底)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 论坛指出,直升机产业需以低空经济为契机,加速研发制造、服务运营及基础设施的协同创新。一方面,通过国产化数字底座、通导监气一体化测试等技术,提升中试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拓展“低空+应急”“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场景,形成规模化应用。例如,增城区已实现无人机血液运输、森林火灾扑救等示范项目,未来计划开通10条以上低空航线,覆盖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 2025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的举办,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进入“技术驱动+场景落地”的双轮发展阶段。从天津直博会的飞行表演到增城区的系统实践,从民用直升机市场的十年预测到京津冀的区域协同,中国正以开放姿态构建低空经济新生态,为全球航空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搜集、整理、编辑:周丹娜,责任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