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自“刀”,踏上“反围剿”迷途

21ic电子网 2025-10-17 16:05
大疆自“刀”,踏上“反围剿”迷途图1
重产品而轻用户,陷入消费者“讨伐”



作者丨王圆磊

编辑丨刘   欢


近几日市场上大疆和对手们的消息越来越多。
一直以来,大疆给外界的印象都颇为“特殊”。一方面,以超过70%的市占率称霸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在科技圈声名显赫;另一方面,大疆又似乎并未真正站在“聚光灯”下,在舆论营销上倾向于“沉默是金”。

但近日,大疆却一反常态,主动掀起降价风暴,不顾消费者维权和潜在信任危机,毅然挑起价格战,选择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下下策

经营策略的转向值得细究。

把时间线拉长,或许能从近两年的新品动作中窥测一二。近两年大疆四处出击,相继推出云台相机、户外电源、电助力自行车、扫拖机器人等跨界产品,将背后的增长焦虑俨然已搬到了台面上。

就在大疆将手伸到友商领地时,影石创新宣布无人机品牌启动公测,追觅传出进军无人机市场,同时,扫拖机器人产品也将与科沃斯、石头科技等成熟玩家正面交手……一场针对大疆的联合“围剿”已在所难免。

摆在大疆面前的问题是,在称霸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后,能否摆脱无人机的固有经验,重新找到新的增长路子?而在探索新业务上,面对友商们的反击,大疆能否扛得住?

大疆自“刀”,踏上“反围剿”迷途图2
陷入增长焦虑,大疆急了!
凭借70%的市占率,大疆早已扬名海内外,是公认的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霸主,这也是外界对大疆的传统印象。

但时至今日,大疆正在一步步改变刻板印象,无人机业务逐渐延伸至农业、教育、运载等场景,产品品类也在不断拓展。目前,大疆已形成三大主要产品体系:

一是成熟的核心业务,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主,这也是大疆的主要营收来源;

二是增长业务,以手持影像设备为主,代表产品如大疆Osmo Pocket 3云台相机,亮相以来时常卖断货。这部分业务收入已相对可观。

三是跨界业务,聚焦储能及家居科技领域,以户外电源、扫拖机器人为代表,尚处于探索中。

由消费级无人机产品逐渐外拓,大疆横冲直撞急欲突围,背后的业绩增长焦虑肉眼可见。

QYResearch预计,20252030年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降至8%,增速将大幅放缓。换句话说,留给大疆进攻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据“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早在2016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就曾判断: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可能就到顶了

虽然后来大疆的业绩已突破汪滔的预测,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增速的确在下降,无人机业务营收似已触顶。

由大疆的业绩瓶颈说开去,似乎也印证了一条商业常识,在一个狭小的细分领域中将产品做到极致,纵然能打遍天下,但依然会面临一个终极对手——自我增长困境,由此不得不踏上“二次创业”的征途。

而由此一来,必然会引起行业玩家们的联合反击。

大疆自“刀”,踏上“反围剿”迷途图3
四面树敌,大疆多线作战

大疆四处出击的产品策略,正在招致友商们的强烈反击。影石是典型代表,这家影像设备赛道霸主已公开向大疆宣战

亿欧认为,影石与大疆正面交手是必然的事。其一,无人机与全景相机在影像处理、防抖等核心技术上具有共通性,拉低了技术准入门槛。影石控制着影像设备近八成的市场份额,具有前沿技术优势。

其二,影像设备的用户画像与无人机潜在用户具有重合性,拓展无人机产品也容易被用户接受,教育市场的成本较低,在需求洞察、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具有跨界的基础和条件。

更重要的是,影石也面临着业绩难题。影石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营收从20.41亿元增长至55.74亿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虽然营收依然保持了同比50.17%的上涨,但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风险,利润总额同比下滑6.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微增0.25%

与大疆类似,影石也触摸到了影像设备市场的“天花板”,急于找到新的营收来源。在大疆推出运动相机等影像设备后,影石旋即将枪口对准了无人机,将无人机定为下一个重点目标。

影石的动作,无异于正面攻入大疆腹地,要在大疆核心领地上抢饭吃。

今年7月底,大疆推出首款8K超旗舰画质全景相机Osmo 360,首款产品即进行了压价。

大疆自“刀”,踏上“反围剿”迷途图4

亿欧在京东平台查询,截至发稿,大疆Osmo 360到手价格约2200元,而影石同类产品如影石X5价格约2800元。可以说大疆是瞄着影石出手,定价极具侵略性。

大疆Osmo 360亮相不久,影石宣布旗下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正式启动公测,大有反击的意味。

与此同时,大疆跨界扫拖机器人后,也将与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科技等玩家交手,新业务还将应对这些成熟玩家的竞争。就在日前,市场传出追觅科技也将进军无人机领域,一时间火药味渐浓。

若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来看,毫无疑问大疆拥有绝对领先优势,眼下新晋玩家们尚无一决高下的可能性。

但在影像设备领域,显然影石更有话语权,而在扫地机器人等市场,行业“小白”大疆还处于培育用户阶段。这种多线作战的局面,对大疆来说并非好事。

大疆自“刀”,踏上“反围剿”迷途图5
降价的“刀”
砍出一场信任危机?

现在来看,大疆采取的竞争策略可谓简单粗暴——降价!

亿欧在大疆京东自营旗舰店查询发现,大疆降价范围较广,覆盖多类产品,且降价幅度可观。如全景相机OSMO 360最高降414元,ROMO扫拖机器人最高降300元,相比之下,MINI 4航拍机最高降1478元,MINI 3航拍机最高降1500元,等等。

价格战在商业世界早已屡见不鲜,通过“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先打掉对手以独占市场,行业地位稳固后再逐步提价,各领域均有类似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疆挑起价格战,炮火瞄准范围远非影石一家,而是覆盖所有影像设备企业,以及意欲开拓的同属跨界企业,比如追觅科技、科沃斯、石头科技等。

对于大疆来说,有消费级无人机构筑的“护城河”和基本盘,也许无需担心价格战可能导致的亏损。那么问题的关键便是,看谁能在这场消耗战中支撑更久。

不过,还要面临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降价是一把“双刃剑”,如若处理不当,必然会引起反噬。

降价消息一出,“大疆突然降价消费者质疑被背刺”“大疆预告降价已购买消费者退货维权”“大疆产品降价后线下不给价保”等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舆论反弹立竿见影。

大量消费者近期刚买过新机,热乎劲儿还没结束,一觉醒来发现“高位站岗了”,“我27号买的,差价也不给退直接冷处理”“24年淘宝双十一我就这样背刺了”“7号到的,结果九号申请价保说过七天价保不给过”“市场团队不干活吗”“愿赌服输,以后少买就是了”等等,大幅降价正在引起消费者的“讨伐”

值得一提的是,因销售渠道不同,线上和实体门店的维权结果也存在差异

亿欧向大疆京东自营旗舰店官方客服了解到,大疆线上与门店的相关政策不一致,尚未实现互通

在线上,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可支持7天价保服务,如果发生实际降价可申请退差价(不包括平台国补、满减、优惠券等),并且支持30天内退换货服务。

但相比之下,在线下门店购买的,则“需要向购买渠道核实是否可以补差价”,在退换货上存在一定难度。

这种明显区别对待的销售策略,也让大疆饱受诟病。“以后再也不在门店买了,没保障”“搞区别对待,不重视用户体验”,有消费者向亿欧吐槽。

其实,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降价也是品牌的竞争手段之一。但核心是不能顾此失彼,应该重点考虑如何在“铁粉”和新增用户之间取得平衡,既不让老用户们失望,也能成功找到增量。

大疆自“刀”,踏上“反围剿”迷途图6

大疆的软肋

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产品上具有深厚积累,数万项专利为其构筑了强大的技术壁垒,这也让大疆一度傲视群雄。

但聚焦到跨界业务上,难免让人疑问,大疆还能否复刻无人机的行业经验?

如果要剖析大疆的核心优势,除去技术这一大看点,供应链恐怕也是绕不开的竞争力。业内曾传闻,大疆对供应链有极强的控制力,对零部件要求苛刻,会因一处细节倒逼供应商反复修改方案,甚至会关注到螺丝拧几圈的程度。

技术上的可迁移性、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都能有效助推大疆快速进入市场。回头看大疆的探索过程,可以清晰看到,大疆走的是“先硬后软”的路子,先将无人机领域核心技术迁移到全景相机等硬件上,再针对具体产品持续精进技术。

优势很明显,但软肋也很突出。硬件科技公司多数在软件和生态上存在短板,大疆也不例外,如何打破“重硬轻软”的路径依赖是一大难题。此外,在这次降价风波中,“重产品而轻用户”几近成为大疆的新标签

品牌形象是一道无形资产,用户信任的建立和崩塌也并非泾渭分明,大疆突然降价固然能打击对手,但如若处理不当也会为此买单。

当然,更重要的是,无人机与全景相机等影像设备,也远非同一类产品,全景相机叠加无人机无法组成完美的全景无人机,同理,将无人机上的影像拆下来也无法拼接成相机设备。归根来看,需要真正对产品有深刻理解,能满足消费者的真实痛点,正确理解市场需求。

要突破增长瓶颈,在强敌环伺的对手们地盘上虎口夺食,大疆的前方困难重重。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大疆
more
潮讯:闲鱼仅退款机制遭质疑;微信员工回应互删后朋友圈互动不可见;影石CEO回应大疆降价;美团买药上线“副作用全额退”
知情人士回应腾讯视频VIP超限封号,小杨哥将在近日复播,大疆回应产品降价,iPhone4天线门细节曝光,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大疆突然大降价,官方回应
小米汽车新动作曝光:雷军成立架构部门/大疆Pocket 4机身图流出/三星三折叠亮相,采用内折方案
大疆一大批产品突然降价,消费者维权冲上热搜
曝哈啰顺风车小程序驾照、行驶证免审,填假信息也能接单;大疆全景相机全球市占近50%;亚马逊计划裁员3万人丨雷峰早报
狐讯 | 国产小客车新车上牌不用跑车管所;大疆再起诉美国防部
全新大疆DJI Neo 2无人机价格曝光,月底见!
潮讯:大疆客服回应降价争议;小米17开启澎湃OS3内测招募;iPhone4天线门事件谜底揭晓;OriginOS6新功能汇总
硬刚“背刺”争议,大疆为何主动降价?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