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2025年10月17日,国际权威媒体《路透社》抛出一枚重磅炸弹: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正式宣布,全面退出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市场!
这一决策如同一场“业务地震”,直接波及美光在中国数据中心团队的300余名员工,引发行业对全球存储芯片格局变动的深度关注。
回溯至2023年5月21日,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旗下账号@网信中国 发布公告,明确指出美光在华销售的部分产品存在严重网络安全隐患,未通过网络安全审查。
这一审查结果成为美光在华业务转折的关键节点,而此次退出数据中心业务,可视为对审查结果的“直接回应”,也是其战略调整的必然延续。
美光在华业务收缩早有迹象。2025年8月,据《南华早报》消息,其在通用闪存存储项目裁员数百人,此前还宣布全球停研新一代手机NAND闪存,逐步退出消费级存储市场。
此次退出数据中心业务,意味着美光在华从消费端到企业级市场全面收缩,仅保留汽车、手机等行业芯片供应,试图“精准切割”保部分市场。
从财务层面看,此次退出影响巨大。上一财年美光在中国大陆收入34亿美元,占总营收约12%,数据中心业务是核心板块。撤出后,美光不仅营收受损,还可能失去中国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增长市场份额,同时加速中国本土存储芯片企业(如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的市场渗透,改变全球竞争格局。
美光此举背后,是成本、审查与竞争的三重压力。中国数据安全审查增加其业务风险,本土存储芯片产业崛起带来性价比挑战,全球存储芯片市场周期性波动也促使其优化资源配置。
尽管美光称会维持对中国汽车、手机行业芯片供应,但其在华业务难回从前。行业人士认为,若中国本土存储芯片技术持续进步,美光或进一步收缩在华布局,甚至转移产能至东南亚,这场“业务地震”将持续影响全球存储芯片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