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 张无忧 作
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毕加索」
黑眼珠,凝视你。
《文汇报》还说,浦东美术馆方宣布12月22日与巴黎毕加索博物馆联合呈现毕加索大展“非常毕加索:保罗·史密斯的新视角”。这是国际巡展之旅的首站,也是中国唯一一站。英国设计师保罗·史密斯担任艺术总监,80余件真迹均来自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涵盖油画、炭笔画、铅笔画、雕塑、水彩、浮雕画、版画、陶瓷等创作材料。作品包括《牛头》《装扮成丑角的保罗》《与玩具卡车玩耍的幼儿》《斗牛:斗牛士之死》《圣心大教堂》《男人肖像》《女人或水手胸像》《草地上的午餐》,以及毕加索以其最为知名的伴侣之一玛丽-特雷莎·瓦尔特为模特创作的《阅读》。
魔都爱毕加索。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也爱魔都。世博园中国馆2011年举办过毕加索中国大展。4年前,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有场“向毕加索致敬——毕加索版画中国巡回展”。
还是比较想看自画像。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中国之笛与岭南美术」
上海国际艺术节5天连演9部马勒交响曲。“在单个国家、单个城市、单个剧院,短时间内完整呈现一位作曲家的全部交响曲,极为罕见。”“选择这样庞大且有难度的项目,绝不轻松,需要大量努力和挑战,体现了艺术节的格局和担当。”
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率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在东方艺术中心拉开“马勒交响曲全集”序幕。他说,如果马勒在某部交响曲中想表达快乐,音乐就得有欢快的质感,如果作品带有悲剧色彩,比如《第五交响曲》之后的晚期作品,更多反映了他人生中的失望、转折与困境,情绪就得精准贴合,“当你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情感的驱动力会支撑你完成高强度的演出。”
说起《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马勒从斯·贝特格(Hans Bethge)编译的德文诗集《中国之笛》(Die Chinesische Flote)中,选取七首中国唐诗作为六个乐章的歌词。肖斯塔科维奇爱送别。一切归于蓝色。
美国、德国、俄罗斯、丹麦、比利时的乐迷也来参加“马勒周”。身边的朋友也在晒照片。复旦大学陆晔教授写了长长的评论。
作为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核心活动,“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举行。《文汇报》回顾了来沪广东画家,包括中国画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潘达微、叶恭绰、潘飞声,西画方的林风眠、陈抱一、关良、丁衍庸;也提到了雕塑家李金发,艺术评论家陆丹林、简又文。1912年,高剑父、高奇峰得到广东革命政府资助,创办《真相画报》,1913年夏在上海棋盘街成立审美书馆。1901年广东顺德人黄节、邓实与黄宾虹在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出版《神州国光集》《美术丛书》《国光画刊》。《良友》画报创办人伍联德、主编梁得所都是广东人。香山籍侨商蔡昌1936年创办于上海南京路的大新公司办展也不遗余力。
其中,《良友》值得再讲。《上海出版志》说,“1925年,在上海女子商业银行董事长欧彬女士资助下,他和同学余汉生在上海先办良友印刷所,再办出版事业。他成天在印刷机旁向印刷工人学习印刷业务。七个月后,他单枪匹马,集稿编写,他主编的大型《良友》画报诞生了。”周瘦鹃、梁得所、马国亮先后受聘为主编。这份图文并茂的综合性大型画报,从铜版到影写版,每期销行4万多份,成为同类画报中的楷模。
创刊号说,“画报非止为耳目之娱,实为时代之镜。吾辈以图像为笔,绘中华万象;以铜版为纸,镌民族心史。学者不觉其浅,村孺不嫌其深——愿此册良友,伴君观世界之变,察民生之微,守文化之根。”
见“良友”,思“良友”。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桥」
《新民晚报》说,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在办“沪派江南·桥驿溯源”专题展。这是历时半年、覆盖上海9个涉农区的古桥专项调查成果,首次摸清552座古桥“家底”。总负责人、同济大学教授栾峰说:“古桥是穿越乡村历史时空的标尺,不仅有文物价值,更串联着民俗故事与居民生活。”
报道还介绍了上海最古梁桥松江望仙桥、跨度最大七跨梁桥金山济渡桥、最久三孔拱桥闵行蒲汇塘桥、最完整元代梁桥青浦迎祥桥、嘉定跨度最大单拱桥六泉桥、宝山最古拱桥大通桥。
桥头要么是寺院,要么是市场,见证兴衰。
《上海名镇志》说,1950年代,塘桥附近是古镇的集市中心,当年塘桥两侧布满了各式风味小吃、土特产品。天未破晓,摩肩接踵的人群和各种食品发出的香味,夹杂着小贩的叫卖声,组成了七宝早市特有的情调。那价廉物美的烘山芋、熟菱、糖糕、萝卜丝饼、豆腐花、小馄饨……,只要花上不到一毛钱,就可以让孩子们心满意足;而白切羊肉、熏癞蛤蟆,各式野味又能让你微醉而归;主妇们的篮里又总是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那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期,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塘桥渐渐冷落了,衰败了,到了“十年动乱”时,塘桥更变成了“牛鬼蛇神”请罪、唱嚎歌的地方,美丽的塘桥竟变成了大字报的天下,派战的前方……
不知道出版社会不会讲552座古桥的故事。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马伯庸」
作家马伯庸将携团队入驻黄浦外滩FTC。前一阵看了他小说改编的电影《长安的荔枝》。张若昀演的杜甫看“男一号”李善德的眼神,可比他老婆深情许多。
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村山富市」
新华社引用日本共同社报道说,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当天去世,享年101岁。
“村山1924年3月3日出生在日本大分县大分市,1994年出任首相。1995年8月15日,村山以内阁决议形式发表‘村山谈话’,承认日本过去实行了错误的国策,走了战争道路,明确指出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害和痛苦’,并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歉意’。这一表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00年,村山退出日本政坛。随后,他继续致力于和平事业。”
之后,新华社又引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例行记者会的话:“中方对村山富市前首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属致以诚挚慰问。村山富市先生为促进中日友好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
1995年5月5日,村山富市访沪,来豫园湖心亭喝盖碗茶。1998年9月10-11日、15-16日,卸任后的他再访上海。
2025年10月18日 星期六
「保守的革命者」
杨振宁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维尔切克量子中心副主任、原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的时候说,在科学上,杨振宁是一个“保守的革命者”。对于物理上的旧知识,“他并不是一定要推倒重来,一下子否定过去,而是不知不觉地、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去改变。”
《解放日报》说,1988年11月,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张衡、李时珍、杨振宁、李政道首批8名科学家的画像,挂在了上海科学会堂。每位科学家画像上还有他们的一句话。杨振宁的是——年轻人在科学的进程中要有冲刺力。
最近在读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写的《福特传》。创新,不是别的,就像一步一步翻越分水岭。人们时常认为老人偏保守。可是,爱迪生却是少有支持造车的人之一。他给了后辈难得的鼓励。
「杨浦」
去杨浦,了解了一点复兴岛的规划。
这里正在举办哔哩哔哩“干杯音乐节”。两天前有个“上海标地营造专家咨询会”。《解放日报》的报道解释说,“标地营造”制度的核心是构建分级开发体系。在操作上,该体系将土地分为标准地和标杆地两类。标准地以合规、高效为核心,是满足底线要求的基础型空间载体,旨在为普通产业项目提供快速落地通道,助力降本增效。标杆地以高品质、综合性为核心,为片区和地块的品质升级与价值跃升提供示范,旨在吸引高端创新产业,打造宜居宜业的高品质空间。
《上海市黄浦江滨江中北段专项规划》明确了复兴岛的功能定位为“数字智能岛、设计艺术岛、人民城市岛”。杨浦经过15年的发展,产业形态从居住区域突显出来。大学、滨江、复兴岛连成一片。
2025年度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经济的繁荣来自“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期待杨浦再试验。期待苏州河以北试验。
「科普」
见到了《湖泊中国》和书的编辑。主要任务原来是科普。2023年,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过《一个长江——从雪山到海洋》。
大家谈到博物。为了了解月季,我最近买套商务印书馆的涵芬博物系列,讲水果、兰花、蔷薇、鸟。很好。叶宋曼瑛写的《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记录了涵芬楼往事。商务一边购买知名藏书楼收藏,一边重印善本,崇高理想“远远高出于创办一家单纯牟利的资本主义企业”。

2025年10月19日,涵芬博物系列图书。张云坡 摄
长三角有个科普创作联盟。骨干都很有热情。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大会」
同事们最近深度报道了2025年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这个月,上海还有四个会要办:10月19日至21日的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10月24日-26日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10月30日至11月1日的城博会。会展活跃起来了。楼宇上的店招越来越密。街上的笑容多了许多。
「羊肠湖」
《新民晚报/夜光杯》的《百年沪上蟹事》说,《阳澄湖蟹志》记载,光绪年间,帝师翁同龢带阳澄湖蟹进京朝贡,皇帝食后大悦,下令大量收购。不料秋雨连绵,运抵京城时蟹已死亡过半,价格暴涨十倍,竟引发了一场贪腐疑案。
有意思的是,上海人把阳澄湖叫“羊肠湖”。《申报》广告语是“羊肠河团脐醉蟹”。《上海游览指南》写道:“洋澄河(阳澄湖旧称)蟹产于澄洋河者着价亦最昂,在火车未通以前,沪人士鲜有尝此滋味者。”
阳城和羊肠接近吗?
「Ophelia」
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10月3日发行的第12张录音室专辑《The Life of a Showgirl》,首周销400.5万张,打破公告牌专辑榜历史记录。开场曲《The Fate of Ophelia》夺冠,冠单数到了12,与Supremes并列,前面是玛丽亚·凯莉(MariahCarey,19首)、蕾哈娜(Rihanna,14首)。
Taylor Swift改写莎士比亚。面对操控和背叛的Ophelia,回应了时代的冲突。不过,结局改成了拯救:Late one night, you dug me out of my grave and saved my heart from the fate of Ophelia。
主打歌《The Life of a Showgirl》还是与Sabrina Carpenter合唱的。Sabrina Carpenter刚刚上了《VOGUE italia》封面。无表情,凝视你。
本周就是这样。
(作者系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