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强化跨区域、跨行业协作水平,提升区域无线电监测实战能力,10月21日,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第六片区赛)在四川省西昌市拉开帷幕。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凉山州人民政府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四川省相关厅局、各市(州)无线电管理机构相关负责人出席。

开幕式现场(鲍安华 摄)
据了解,本次演练是2025年全国无线电监测技术演练最后一个片区赛事,承担着检验区域技术水平、为明年全国演练决赛选拔储备力量的重要使命。演练为期三天,将持续至23日。来自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的5支代表队,以及民航、铁路的两支行业代表队共同参与。同时邀请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全国其他省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公安、铁路等多行业单位交流观摩。

开幕式现场(鲍安华 摄)
本次演练紧扣“实战性、针对性、区域特色”,覆盖无线电监测日常及应急工作,共设置演练科目5项。演练科目包括理论知识笔试、非法信号分析及定位、车载专项监测及定位、无人机无线电监测及防御、考试无线电保障。

演练现场(鲍安华 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练难度较往届显著提升。曾在第五片区赛中取得佳绩的湖南省无线电监测站副站长吴楷表示:“此次演练场地地形更复杂,信号源数量从5个增至6个,对队员体能和信号辨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演练以“以演促训,以练提质”为目标,既提升了监测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复杂电磁环境适应能力,也促进了区域内、行业间无线电管理机构的交流合作。来自重庆代表队的队员吴江南表示:“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刚入职一年的无线电监测新兵,他与队友已在凉山提前进行了10天的适应性训练。
长期以来,四川持续夯实技术设施基础,已建成覆盖全省重要区域的监测网络,建立了航空、铁路、广电等重点领域的频率保护长效机制,圆满完成了成都大运会、世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同时,积极发挥产业优势,推动无线电技术与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深度融合,努力为四川高质量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构筑坚实的频谱资源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