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①: AI 芯片供应紧张背景下:OpenAI 奥尔特曼称现阶段相比选择英特尔代工,更期望台积电扩产
10 月 9 日消息,在接受科技媒体 Stratechery 采访时,OpenAI 公司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现阶段相比较选择英特尔代工,他更期望台积电扩大芯片产能。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就业界关注的“是否应在台积电之外选择英特尔代工”的问题,奥尔特曼在采访中明确表示,当前更希望台积电扩大投资并增加产能,而非立即转向英特尔。
虽然 OpenAI 并不直接涉足芯片制造,但已着手研发一款专用 AI 芯片,预计采用台积电 3nm 工艺。在半导体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奥尔特曼在采访中认为,在核心项目上,OpenAI 仍选择与台积电深度绑定,而不是采取双供应商策略。

英特尔近年来在代工业务上加速布局,推出 18A 制程技术,并得到美国政府支持。多位科技巨头 CEO 在被问及是否会使用英特尔代工时,普遍给出保留意见。例如,AMD CEO 苏姿丰也强调需谨慎评估。业内普遍认为,18A 节点的效率、性能及产量表现,将成为决定英特尔代工能否成为真正替代选择的关键。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88183.htm
在这个产能相对紧张的时代,作为龙头AI企业的OpenAI仍对台积电以外的代工厂商不太感冒,可见台积电在芯片制造领域的优势了。当然,除了台积电过于优秀之外,Intel自己不争气也是很大的原因,目前18A仍旧没有多少量产产品,拿不出案例和成绩,甲方凭什么选择Intel?是和钱有仇?Intel还是把自家几款未发布的18A芯片做好再说吧。
新 闻 ②: 台积电高雄厂加速建设:全面承接 2nm 及更先进制程,进度远超美国厂
10 月 7 日消息,中国台湾《工商时报》今日报道称,台积电正加速推进高雄园区的建设,该基地将全面承接下一代芯片制造任务。
根据产业链信息,高雄 Fab22 园区规划的五座厂房将全部导入 2nm 及更先进制程,总投资金额有望超过 1.5 兆新台币(IT之家注:现汇率约合 3511.91 亿元人民币),创下该地区半导体投资规模纪录。

台积电高雄 Fab22 首期项目确定于今年年底启动 N2 制程量产,二期项目已于今年 8 月完成进机并计划明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P3、P4、P5 也已悉数开工建设。
供应链指出,台积电将高雄定位为 2nm 家族主力点,未来五大厂区将陆续量产 2nm 与 A16 制程。其中 A16 制程除性能与效能提升外,更首次引入了背面供电(BSPDN)方案,显著提升 AI 与高性能芯片的能效。
另外,台积电 A14 制程预定由新竹宝山 Fab20 的 P3、P4 率先推进,主要量产基地则为台中 Fab25,共计四座厂房,预计 2028 年下半年投产。若高雄 P6 同步导入 A14,则将使整体产能更具弹性。
作为对比,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预计在 P3、P4 导入 2nm / A16 制程。根据目前进度来看,P3 厂最快明年中下旬才能开始进行无尘室、水电系统作业,因此美国要想在 2028 年前大规模生产 2nm 芯片难度较高。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87908.htm
新 闻③: 台积电计划2026H2量产N2P,将与A16成为2nm制程节点主要且长期使用的工艺
昨天台积电(TSMC)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收入达到了9899.2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0.3%,环比增长6%。若以美元计算,收入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7.5%,连续两个季度创下了季度收入新高。根据台积电的业绩指引,第四季度有可能再创新高。

据TrendForce报道,台积电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哲家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N2将按计划进行,在本季度晚些时候量产,良品率保持在健康的水平,预计在智能手机和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强劲需求下,N2产能将在2026年加速增长。
同时台积电还在准备N2P,魏哲家承诺会带来更高的性能和能效,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根据之前的说法,与N2相比,N2P会有额外的改进,功耗降低5%至10%(在相同的频率和晶体管数量下),或者性能提高5%至10%(在相同的功率和晶体管数量下)。
去年台积电首次公布A16工艺,魏哲家强调A16加入了超级电轨(Super Power Rail)架构,也就是背面供电解决方案。其专为高性能计算工作负载而设计,也会在2026年下半年量产。魏哲家称,N2P将与A16一起成为2nm制程节点主要且长期使用的工艺。
买电脑讨论群:386615430
电脑吧评测室一群:1031441642
二手硬件回收微信号:diannaobapingceshi
关注B站@电脑吧评测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