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BAW滤波器龙头发布严正声明

电子工程专辑 2025-07-04 11:48

7月2日,天津经纬辉开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纬辉开”)发布公告,宣布拟以自有资金收购天津诺信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诺信源”)持有的参股公司诺思(天津)微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诺思微”)5.7642%股权,交易金额为6917.04万元;同时收购庞慰先生持有的诺思微6.6806%股权,交易金额为8016.72万元。

据披露,截至2024年末,诺思微资产总额为4.76亿元,净资产为2.64亿元,营业收入1.42亿元。交易完成后,经纬辉开对诺思微的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将从22.1155%提升至34.5603%,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然而,这一资本运作却遭诺思微7月3日发布严正声明反击,直指经纬辉开“严重违反合伙协议约定,涉嫌违法及职务侵占”。

四年资本博弈的集中爆发

此次冲突实为双方四年资本博弈的延续,回溯双方合作,经纬辉开曾是诺思微的“救火队员”。

2020年7月,经纬辉开首次斥资1.274亿元入股诺思微,缓解其因创始人张浩被美方羁押引发的资金链危机,还协助解决员工欠薪问题。彼时,诺思微因与安华高科(Avago)的专利诉讼陷入经营困境,经纬辉开的注资被视为“白衣骑士”行动。

然而,2021年1月,经纬辉开通过增持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0%,随即被卷入诺思微与南昌国资的产线纠纷。

2021年8月,诺思微以“侵害技术秘密”为由,将经纬辉开及相关方诉至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索赔3亿元。案件核心指向南昌高新区6吋FBAR芯片生产线项目:诺思微指控经纬辉开在合作期内擅自接管产线,并试图通过定增募资11亿元推进“射频模组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涉嫌不当获取其技术秘密。

但随着经纬辉开通过定增、关联收购等手段逐步提权,矛盾逐渐激化。2023年5月,诺思微创始人张浩回国后,经纬辉开曾短暂让渡大股东地位,2024年4月最高法二审期间诺思微撤诉,但双方积怨未消,此次收购表明经纬辉开未放弃控股权争夺。

技术秘密与资本运作的边界之争

诺思微7月3日的声明将矛盾焦点再次引向合规性问题。

声明称,诺信源是公司员工股权激励持股平台,其股权权益归属于员工激励对象,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擅自处置。根据诺信源《合伙协议》,转让或处分合伙企业财产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执行事务合伙人庞慰未召集合伙人会议、未取得全体合伙人决议通过,擅自实施股权转让,其行为自始不具备法律效力。

诺思微还指控经纬辉开和庞慰严重违法及涉嫌职务侵占,认为二者滥用股东权利,恶意侵吞合伙企业及公司员工的合法财产,严重损害了公司、员工及其他股东的合法利益。对此,诺思微表示将采取包括行政投诉、刑事报案及民事诉讼等一切必要法律手段,全力维护自身及员工、股东的合法权益,追究相关责任方的法律责任。

经纬辉开则回应称,诺信源已在《股权转让合同》中作出承诺与保证,具备签署并履行合同的充分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公司基于此与诺信源签署合同,且诺信源加盖公章,执行事务合伙人庞慰亦签字。公司与诺信源签署合同不属于违反强制性规定的行为,诺信源指定收款账户,公司将按合同约定支付款项,不存在侵害诺信源或诺思微利益的情形。

经纬辉开还表示,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全部或部分股权,其受让诺信源持有的诺思微股权符合《公司法》。对于诺思微利用微信公众号干扰股权转让的行为,公司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FBAR滤波器龙头的控制权暗战

诺思微主要从事体声波(BAW)滤波器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作为中国FBAR滤波器领域领军企业,专注于无线设备射频前端 MEMS 滤波芯片等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其技术突破曾打破美企垄断。

2024年7月与博通和解后,双方达成中国专利交叉许可,经营发展不确定事项减少,生产经营保持稳定发展,公司加速推进IPO,此时控制权争夺战升级。

经纬辉开若成功控股,将整合诺思微的200余项专利与自身半导体业务,形成“设计+制造”协同;而中科招商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3.28%),亦面临话语权被稀释风险。

市场反应呈现两极。经纬辉开 7 月 3 日股价开盘后震荡走低,最终收跌 3.27%,报收 8.87 元 / 股,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放大 40%。部分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收购进展及法律风险,公司尚未进一步回应。

行业人士指出,诺思微的强硬声明释放出强烈的法律对抗信号,或为后续监管介入埋下伏笔。若纠纷升级,可能影响诺思微正在进行的Pre-IPO融资,其40亿元估值预期或承压。

这场半导体行业的资本博弈,折射出中国科技企业在技术突围与资本运作中的深层矛盾。随着监管介入可能性上升,诺思微的股权归属或成5G射频芯片国产化进程的关键变量。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滤波器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