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



首先大家更关心的还是华为Mate 70 Air在工艺上实现了突破。官方数据显示,这款手机厚度仅为6.6mm,重量208克,采用一体化超薄架构。
单从厚度来看,Mate 70 Air确实重新定义了Mate系列的边界。
新机配备一块7英寸的“华为临境大屏”,分辨率达到2760×1320,支持120Hz自适应刷新率和2160Hz高频PWM调光。
这块屏幕的动态峰值亮度高达4000尼特,即使在强光下也能保持清晰可见,同时获得了菁彩视听Audio&HDR Vivid认证。

图源:微博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如此薄的机身内,华为却塞进了一块6500mAh的超薄高硅大电池。这与咱们之前认知中“超薄手机必然续航差”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官方数据显示,哪怕是与上一代旗舰Mate 70相比,电池容量都有23%的提升。
而充电方面,Mate 70 Air支持66W有线超级快充。虽然与市面上一些已超过100W的旗舰机存在差距,但在超薄机型中已属不易。
影像系统方面,Mate 70 Air后置红枫四摄影像系统,包括5000万像素1/1.3英寸超感光大底主摄,支持OIS光学防抖。

图源:微博
处理器方面,根据配置不同,Mate 70 Air搭载了不同的麒麟9020系列芯片——12GB+256GB版本搭载麒麟9020B芯片,而16GB+512GB版本则搭载主频略高的麒麟9020A。
同代产品居然能够自己根据不同配置选芯片,也算是开创了华为的一个先河。
只可惜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关该系列芯片的详细参数,但相信差异应该不大,较上一代9010应有所提升。
此外,Mate 70 Air全系预装HarmonyOS 5.1系统,支持AI隔空传送、小艺任务等智能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它还支持北斗卫星图片消息,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卫星发送消息和图片。
官方说明中提到,该功能需在空旷无遮蔽处使用,首次使用前需在有地面网络的环境下通过畅连应用激活。
虽然卫星通信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常用到,但在紧急情况下,它确实能成为“救命稻草”。

然而,正是这款集多项技术于一身的手机,却在发布后引发了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首先集中在“Air”这一命名与实际手感之间的反差。
尽管厚度仅6.6mm,但Mate 70 Air的重量达到了208克,加之7英寸的大屏幕,使得整机握持感偏大。
有网友直言:“208克,7英寸宽屏,这哪是Air,分明是‘Air砖’!”还有网友调侃:“华为定义Air和苹果不一样,苹果是轻薄,华为是大气。”
手小的用户则担心:“单手根本抓不住,这比例太夸张,放口袋都费劲。”

图源:微博
此外,Mate 70 Air取消了3D人脸识别,仅保留侧边指纹。对此,有网友吐槽:“都2025年了,旗舰机还阉割3D人脸,有点说不过去。”
当然也有网友解释,“如果不是做了这些取舍,你根本买不到这么薄且价格只有iPhone Air一半的Air手机。”
不过,关于这台手机,争议最大的还是它是否采用了“塑料边框”。
起因是在华为Mate 70 Air正式发布之前,有网友就提前晒出了线下真机的实拍图,并且表示“摸上去有种塑料的感觉”,随后一大批人对于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图源:微博
首先要纠正一个普遍误解:Mate 70 Air的边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纯塑料”。
根据华为官方回应,其边框采用的是“高分子与金属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工艺”,并通过特殊表面处理提升硬度,同时融入天线隐藏设计,实现了“无断点边框”的视觉效果。

图源:微博
从一些已经摸到真机的博主反馈来看,这种复合材料的抗摔性和耐用性,甚至优于部分金属边框。
而华为之所以放弃Mate系列传统的金属边框,转而采用复合材料,核心还是为了实现“超薄机身”与“实用体验”的兼顾,特别是作为Air系列所必备的轻量化需求。
传统金属边框(铝合金、不锈钢)密度较大,会显著增加机身重量。而复合材料的密度仅为金属的1/3左右,能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将机身重量控制在208g。
对比采用再生钛金属边框的iPhone Air,虽然重量更轻,但价格高出近一倍,成本差距巨大。

尽管存在争议,但价格可能是Mate 70 Air最大的竞争优势。具体售价为:
12GB+256GB版本4199元,12GB+512GB版本4699元;
16GB+256GB版本4699元,16GB+512GB版本5199元。
这个价格是什么水平?对比同系列的Mate 70标准版(5499元起),便宜了近1300元;对比直接竞品iPhone Air(国行7999元起),价格仅为其52%。
即便是和安卓阵营的联想moto X70 Air(2599元起)、三星Galaxy S25 FE(约合人民币4899元起)相比,Mate 70 Air在电池容量、屏幕尺寸和系统生态上也有明显优势。

不过,也有网友持观望态度:“如果要花4000+,我宁愿等Mate 80。”
如果你正在纠结是否入手,不妨对照以下建议:
①这三类人,闭眼入不亏。
华为生态用户:如果你已经拥有华为平板、笔记本、手表等设备,Mate 70 Air能无缝融入鸿蒙生态,实现多屏协同、文件互传、跨设备接续等功能,大幅提升使用效率。
预算敏感的实用主义者:4199元的价格,能买到麒麟芯片、7英寸大屏、6500mAh大电池和IP69级防护,性价比极高。如果你不纠结iOS系统,更看重日常使用的流畅度和续航能力,这款手机绝对是首选。
学生群体和家庭用户:轻薄的机身便于携带,大电池满足全天使用需求,大尺寸屏幕适合追剧和学习,12GB+256GB版本4199元的价格,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②这两类人,建议谨慎考虑。
无线充电刚需用户:Mate 70 Air不支持无线充电,如果你的日常使用习惯依赖无线充电,频繁插拔充电线会影响使用体验,建议选择支持无线充电的机型。
追求极致性能的手游玩家:麒麟9020B/A芯片的性能足以应对轻度游戏,但如果是重度手游玩家,追求极致的帧率和散热表现,建议选择搭载更高规格芯片的旗舰机型。
“Air”这一名称,在不同厂商那里有着不同的诠释。华为将其定义为“不止于薄”,而非纯粹的轻盈,这本身就是对产品理念的一种表达。
4199元起的售价,让这款产品拥有了足够的竞争力。在保证核心体验的同时,做出必要的妥协,这正是中高端市场的生存之道。
对于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名字本身,而是产品是否真正满足自己的需求。
Mate 70 Air可能不是最完美的“Air”,但它确实是华为在超薄领域的一次有诚意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