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B设计时,新手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纠结:“板子太小、元件太密,走线引不出来了,那我直接把过孔打在焊盘上不就行了?”
听起来是个巧妙的“捷径”,但实际上,这条捷径可能会带你走向——虚焊、立碑、焊膏不足、焊盘脱落、返修地狱...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聊聊这个老生常谈却总有人踩坑的问题:
在早期的设计原则中,打孔在焊盘上是绝对禁止的。特别是像BGA(球栅阵列封装)这类器件,如果你把过孔直接打在焊盘上,很可能导致以下严重问题:
焊盘上的锡膏被孔“吸走”,造成焊接不良;
形成虚焊或脱焊,返修成本高;
焊盘变形,破坏电气性能。


早期BGA设计不允许在焊盘上打孔的原因如下:

图3:焊盘引线再打孔的传统处理方式

图4:避免漏锡的传统设计逻辑
有些新手可能会说:“我不是BGA器件,我打在电容电阻焊盘上可以吧?”
这就要说到一个常见现象了——立碑效应。
“立碑”通常发生在回流焊过程中,贴片元件如0402、0201尺寸越小,越容易因为张力不均被“立”起来,造成一端脱焊。

图5:“立碑”现象的真实图示

图6:由于打孔位置不当导致的张力失衡现象
所以,小封装贴片电阻电容,严禁将过孔打在焊盘边缘!
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推荐,但以下两种情况是“例外允许”:
① BGA间距太小 → 使用埋盲孔工艺
当BGA pitch ≤ 0.5mm,普通扇出不再适用时,可以考虑采用埋盲孔来处理。
盲孔:从表层打到内层(如顶层到第3层),不贯穿整板;
埋孔:仅连接内层走线,表面不可见。
图7:盲孔示意图(表层到中间层)

图8:埋孔连接内层之间,表面不可见

图9:高密度BGA推荐用埋盲孔方式解决
🚨 缺点:成本上升、加工难度提高。
② 散热过孔设计(常用于芯片中间焊盘)
有些IC的datasheet推荐在芯片中间的散热焊盘上打多个过孔,用于导热而非焊接,此时可以放心打孔。

图10:芯片中间热焊盘 + 散热孔设计

图11:芯片底部无引脚,热焊盘过孔不会影响焊接
✅ 注意:这种场景下没有漏锡问题,也不存在立碑风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备注“入群”拉您进凡亿教育官方专属技术微信群,与众位电子技术大神一起交流技术问题及心得~
分享 点赞 在看❤️ “三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