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武汉晶圆代工厂Fab完整汇总!

半导体封测 2025-07-05 15:40

汇集半导体行业资讯 技术前沿、发展趋势!


来源|半导体Fab

武汉,别称“江城”,作为湖北省会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崛起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战略高地。其产业体系以存储芯片、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集成为核心,形成全链条生态,涵盖三维集成、先进封装及硅光集成等特色领域。长江存储量产全球领先232层3D NAND闪存,长飞先进建成国内最大6英寸SiC功率器件线,海思光电子、云岭光电等推动光通信芯片国产化。
2023-2025年超500亿元投资涌入,依托高校人才与政策红利,武汉正加速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重要一极,为从业者创造大量就业机遇。

下面针对部分晶圆代工企业做一些详细介绍:

1.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新芯(XMC)2006年成立于武汉江夏区,是武汉最早布局半导体制造的企业,现由长江存储控股68.19%。作为12英寸晶圆厂,其工艺节点达40nm及以上,代工NOR Flash、CIS及Logic产品,重点发展三维集成(3D IC)技术。
图片
公司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07亿元,2008年投产,为中部首条12英寸产线;二期2018年开工,投资17.8亿美元,现总月产能超4万片。据科技时报,2025年2月大基金与湖北地方资金已到位,三期计划6月28日动工,拟建Flash厂并逐步向3D NAND过渡,目标产能30万片,但相关信息尚待进一步印证。

2. 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海思光电子2012年成立于武汉江夏区,是华为旗下光电子技术企业,注册资本170亿元,专注光通信芯片制造,主攻磷化铟与硅光集成技术,产品涵盖25G/50G激光器等核心器件,特色工艺含40nm OLED驱动芯片,月产能200-300片晶圆。其一期量产助力华为海思光模块2021年跃居全球第三,2022年稳居前四。
图片
2019年武汉批前公示海思光工厂二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5万方,已报建的武汉华为二期海思工厂将新建FAB厂等,由上海研发公司直管且不采用美国技术,原计划2021年底起生产45nm芯片组,现受美国限制暂无新进展,期待国产光芯片突破。

3.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长江存储于2016年成立,注册资金1246亿元,由紫光集团、大基金等联合武汉新芯创建,专注3D NAND闪存,位于武汉洪山区。
图片
公司自主研发Xtacking架构,2022年量产全球首款232层3D NAND芯片,技术差距缩至1年内,后遭美国制裁印证其竞争力。一期工厂2016年动工,2021年满产月产能10万片;二期2020年开工,2022年投产,规划月产能20万片,一、二期总投资240亿美元。关于三期及2030年月产能100万片目标仅为猜测,尚待验证。

4. 武汉楚兴技术有限公司

2020 年 11 月,武汉市正式接管烂尾的武汉弘芯,由东西湖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100%持股的两家公司接手,武汉楚兴作为后继者于 2022 年 1 月成立,总部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径河街网安大道 7 号。

图片

它是一家 12 吋晶圆厂,工艺节点为 40nm - 65nm,主力产品聚焦图像传感器及智能交互电子元器件,应用于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无人机等终端设备,聚焦成熟工艺创新,定位物联网/消费电子市场。

武汉楚兴目前有一期和二期项目,2023 年设备进厂,年底开始投产,2024 年已开始量产,目前处于产能提升阶段,推测月产能低于 1 万片。

5. 长飞先进半导体(武汉)有限公司

长飞先进于2023年8月由长飞光纤与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合资成立,前身为2018年设立的安徽长飞先进半导体,2023年完成A轮超38亿元融资后启动武汉基地建设,总部落户武汉光谷科学岛。
图片
该项目一期占地344亩,总投资200亿元(一期80-100亿元),为国内第三代半导体最大单笔投资之一。作为6吋IDM企业,其专注碳化硅功率器件全链条生产,月产能3万片,产品覆盖650V-3300V SiC MOSFET及SBD器件。2025年5月正式投产,首片晶圆良率达97%,预计2026年底达满产。

6. 星钥半导体(武汉)有限公司

星钥半导体成立于 2022 年 9 月 9 日,注册资本 1538.46 万人民币,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筑芯科技产业园,紧邻长江存储主厂区。公司主营光电子器件制造,产品涵盖光模块、光纤连接器、光电传感器、激光器、光探测器等,应用于通信、医疗、科研等领域。

图片

星钥半导体拥有一条 8 英寸硅基氮化镓 Micro LED 芯片中试线,于 2025 年 6 月开工,量产线预计 2025 年内投产,总投资 2 亿元人民币,计划购置 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光刻机(Stepper)、CMP(化学机械抛光)等 30 余台关键设备。公司拟建设国际领先的全制程 8 吋 MicroLED 芯片量产工厂,目标面向 AR(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微型投影等高端市场。

7. 武汉国科光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国科光领成立于 2023 年 2 月 9 日,注册资本 1312.5 万,公司位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园横路 1 号楚天传媒科创园二期 1 号楼 12 层。它是一家 6 吋 IDM 厂,厂房租用楚天传媒科创园 5500㎡厂房,2023 年 8 月厂房交付,2024 年洁净室启用。

图片

公司技术平台以磷化铟(InP)为主,兼容硅光集成技术,主营业务为高端激光器芯片研发与制造,覆盖 10G/25G/50G/100G EML、25G DFB、25G VCSEL、大功率激光雷达芯片等,定位于 25G 及以上高端市场,应用领域包括数据中心光通信、5G 电信网络、激光雷达(LiDAR)、生物传感等,目前尚不清楚其产能情况。

8. 先导芯光电子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先导芯光于2024年3月18日成立,由先导科技集团旗下广东先导稀材全资持股,注册资本3亿元,生产基地位于东湖综合保税区,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图片
公司专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化铟、锗)及光电器件全链条制造,核心产品包括衬底材料(砷化镓衬底39万片/年等)和光电器件(可调谐激光器等),应用于光通信、智能传感等领域。项目总投资120亿元,2025年5月厂房封顶,预计2025年底部分投产,达产后年产能覆盖5万片砷化镓芯片等。

9. 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敏声成立于 2019 年,核心团队由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孙成亮教授联合多位国际滤波器领域专家创立,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大道 999 号(未来科技城)。

图片

2022 年,武汉敏声与北京赛微电子联合共建 8 英寸射频滤波器生产线,联合产线于 2023 年 7 月实现量产,月产能达 2000 片晶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 BAW 滤波器生产基地。2024 年 12 月,武汉厂房主体封顶并启动月产能 1 万片的自有产线建设,项目总投资 30 亿元,将于 2026 年实现量产,届时产能将达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预计年产值达 30 亿元以上,预计是一条 8 吋 MEMS 生产线。

10. 武汉云岭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云岭光电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8 年,总部地址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三路 88 号,生产基地位于鄂州葛店量产基地,拥有国内首条 6 吋 InP(磷化铟)光芯片生产线,专注于 25G/50G 激光器规模化制造,核心产品包括激光器芯片和探测器芯片。

图片

一期于 2023 年投产,2024 年鄂州基地月产能 3000 片,计划 2025 年扩至 8000 片。

11. 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总部地址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龙山南路 6 号,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与高德红外联合发起设立,是国家红外探测技术核心支撑单位,战略定位于国内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全链条 IDM 龙头企业,覆盖材料、芯片、模组到整机系统。

图片

公司生产基地位于武汉光谷芯片制造中心,拥有一条 8 吋 MEMS 晶圆线,工艺节点为 0.5μm,以及一条 12 吋氧化钒(VOX)红外探测器专用线,2024 年已投产,2024 年 8 吋线月产能 3000 片。

武汉市半导体产业在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正蓬勃发展,这些企业在不同领域各展所长,共同推动着武汉半导体产业迈向新的高度,也为行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企业官网、武汉市经信局公开资料、科技媒体报道(截至2025年5月)

本文所列内容可能存在遗漏,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补充交流。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侵权欢迎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工厂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