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报告(免费下载)

水木人工智能学堂 2025-07-09 13:30


在数字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中,人工智能(AI)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遥远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从智能语音助手到AI驱动的创意工具,从自动化办公到智能生活场景,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而在这背后,是谁在深度拥抱AI?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又将如何影响AI的未来发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AI用户的神秘面纱,深入探讨这份《2025 AI产品用户需求调研报告》背后的故事。

一、AI用户的崛起:一场认知与需求的变革

在过去的几年里,AI的普及速度令人咋舌。根据甲子光年智库的最新调研,96%的受访者已经愿意且正在使用生成式AI产品,这一数字几乎涵盖了所有了解AI的人群。这意味着,AI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工作场景(占比57.8%)还是个人生活场景(占比42.2%),都成为AI大展身手的舞台。从办公室的自动化文案生成,到个人生活中的智能健康管理,AI正逐渐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助手。更令人惊喜的是,用户对AI的认知水平远超预期。调研结果显示,目标用户对AI产品的理解水平得分高达82分,这表明市场对AI的培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用户不再将AI视为一个神秘的黑箱,而是真正理解其价值与潜力。这种认知的提升,为AI的进一步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AI用户的画像: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

(一)性别与年龄:90后成主力军,男性在深度应用中崛起

AI用户的性别分布相对均衡,男性占比47.2%,女性占比52.8%。然而,随着AI应用深度的增加,男性用户的比例逐渐上升。在AI原生用户中,男性占比高达61.6%,这或许与男性在技术领域的参与度和探索精神有关。从年龄来看,90后是AI用户的主力军,占比超过一半。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极高。与此同时,00后和80后也展现出较高的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用户对AI的使用深度也在不断提升。30-40岁的人群,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对新技术的敏感度,成为AI原生用户的主流群体。

(二)学历与职业:高学历人群主导,内容生产者与IT从业者是核心

AI用户的学历普遍较高,73.8%的用户拥有本科学历,15.9%拥有硕士学历。这表明AI的使用门槛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理解能力。然而,随着AI应用的深入,学历分布呈现出U型趋势,即更高学历和更低学历的用户都在增加。这说明AI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既包括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领域,也包括更广泛的生活场景。

从职业来看,内容生产相关职业和IT从业者是AI用户的核心群体。他们对AI的需求更为迫切,因为AI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例如,文案策划人员可以利用AI生成初稿,再进行精细化修改;视频制作人员可以借助AI进行素材筛选和初步剪辑。此外,AI产品厂商和AI大模型厂商的从业者也是深度用户,他们对AI的理解和应用更为深入,是推动AI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收入与地域:中高收入群体为主,一二线城市是主战场

AI用户的收入水平普遍较高,月收入在8000-20000元之间的用户是核心群体。这与AI产品的使用场景和价值密切相关,中高收入群体更愿意为提升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产品付费。从地域分布来看,AI用户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拥有更先进的技术环境和更浓厚的创新氛围。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更是AI用户的聚集地。这些城市的用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且对AI产品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更为丰富。

三、AI用户的偏好:独立APP与多模态交互成趋势

在AI产品的形态选择上,用户表现出明显的偏好。独立APP、对话式AI助手和多模态交互平台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形态。独立APP如夸克、豆包等,因其便捷性和功能的完整性,受到用户的青睐。对话式AI助手如ChatGPT,以其自然的语言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多模态交互平台则整合了文本、语音和图像等多种交互方式,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相比之下,搜索平台内嵌AI、PC端软件和社交平台内嵌AI等产品形态,虽然也有一定的用户基础,但并不是最受偏好的选择。这表明,AI产品的形态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AI用户的使用场景:从“查写用学”到“穿娱社交”

根据调研,AI用户的核心使用场景可以归纳为“查写用学”四大类。超过一半的用户希望通过AI提升知识获取、写作创作、日常应用和学习提升的效率。这些场景涵盖了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用户对AI的广泛需求。然而,随着AI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在AI原生用户和AI创生用户中,“穿、娱、社交/沟通”等场景的占比逐渐增加。例如,智能服装可以通过AI实现个性化定制,娱乐领域中的AI驱动游戏和虚拟现实体验,以及社交平台中的智能互动功能,都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这些新兴场景将成为未来AI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AI用户的付费意愿:价格接受度大幅提升

用户对AI产品的付费意愿是衡量其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调研结果显示,72.5%的用户愿意付费使用AI产品,这一比例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用户对AI产品的价值认知也在不断提高,2025年目标用户可接受的产品价格区间为500元到2万元,其中最优价格点为3000元/年。这一价格区间相比2023年大幅提升了1.5倍,表明用户愿意为高质量的AI产品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这为AI产品的商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AI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六、AI用户的类型:从工具到创生,不同阶段的用户画像

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偏好的分析,甲子光年智库将AI用户划分为四大类型:AI工具用户、AI助手用户、AI原生用户和AI创生用户。这四类用户在使用场景、使用频次、价格接受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一)AI工具用户:认知略低,生活场景为主

AI工具用户是AI应用的初级阶段,他们将AI视为一个工具,大部分工作仍需自己主导。这类用户主要集中在生活场景中,对AI的认知相对较低,使用频次不高,价格接受度也较低。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软件形态的AI产品,如简单的智能助手或生活服务类APP。

(二)AI助手用户:认知高,工作场景为主

AI助手用户对AI的认知较高,他们将AI视为一个可交互协作的助手,一半的工作交给AI完成,另一半自己主导。这类用户主要集中在工作场景中,对AI的满意度和推荐意愿较高,使用频次适中,价格接受度居中。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软件形态的AI产品,如办公自动化工具或专业领域的AI助手。

(三)AI原生用户:认知高,工作与生活场景并重

AI原生用户是AI应用的深度用户,他们对AI的认知水平极高,将AI视为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助理,一多半的工作可以交给AI完成。这类用户在工作和生活场景中都广泛使用AI,对AI的满意度和推荐意愿很高,使用频次高,价格接受度也较高。他们更愿意尝试软硬融合的产品,如智能硬件与AI的结合,以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体验。

(四)AI创生用户:认知略低,工作场景为主,但潜力巨大

AI创生用户是AI应用的前沿探索者,他们将AI视为一个可以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伙伴,如具身智能或AI大模型驱动的人机协作。这类用户虽然对AI的认知相对较低,但对AI的使用意愿极高,使用频次高,价格接受度也较高。他们主要集中在工作场景中,更倾向于使用软硬融合形态的产品,以实现更复杂的任务和创新应用。

七、AI用户的未来:从个体到行业,从场景到生态

(一)个体层面:AI将成为个人发展的加速器

对于个体用户而言,AI将成为提升个人能力和效率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学习新知识、提升写作能力,还是优化日常生活,AI都将提供强大的支持。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将能够更自然地与AI交互,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未来,AI将成为个人发展的加速器,帮助用户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二)行业层面:AI将推动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

从行业角度来看,AI的应用将推动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交通运输、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制造等领域已经率先迈入AI创生时代,这些领域将通过AI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运营模式。例如,智能汽车将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教育机器人将提升教学效果,AI驱动的医疗设备将提高诊断精度。未来,AI将在更多行业中落地生根,推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三)场景层面:从单一场景到多场景融合

在应用场景方面,AI将从单一场景向多场景融合的方向发展。目前,AI主要应用于“查写用学”等场景,但随着技术的进步,AI将在“穿、娱、社交/沟通”等新兴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AI将实现多场景的无缝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体验。例如,用户可以在智能服装中嵌入AI健康监测功能,同时通过AI驱动的社交平台与朋友互动,实现生活场景的全方位智能化。

(四)生态层面:构建AI驱动的生态系统

最终,AI将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涵盖技术提供商、产品开发者、用户、行业合作伙伴等各方。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方将相互协作,共同推动AI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提供商将不断优化AI算法和模型,产品开发者将开发出更多创新的AI产品和服务,用户将通过使用AI产品提供反馈,推动产品的迭代升级。行业合作伙伴将探索AI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模式,实现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未来,AI生态系统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八、AI时代的用户力量

在AI浪潮中,用户的力量不容小觑。他们不仅是AI产品的使用者,更是AI发展的推动者。通过对AI用户的深入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从而为AI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供有力的指导。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用户将与AI共同成长,共同塑造一个更加智能、便捷、高效的世界。



......

在水木人工智能学堂公众号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ai11213,可获取完整报告下载链接。

水木AI知识荟2025.7.9日最新AI报告更新
4400+AI学习资料,全方位学习

往期回顾


🔥【精选报告】2025私域大模型部署白皮书(附下载)

🔥【精选报告】2025年DeepSeekAI赛道的超级引擎(附下载,159页)

🔥【精选报告】2025年 Manus AI智能体AGI发展新范式的时间与测评报告(附下载,88页)

🔥【精选报告】北京大学2025年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报告(附下载,121页)

🔥【精选报告】2025年deepseek大模型生态报告(附下载,150页)

🔥【精选报告】北京大学2025年DeepSeek-R1及类强推理模型开发解读报告(附下载,76页)

🔥【精选报告】2025年DeepSeek手册:DeepSeek给我们带来的创业机会(附下载)

🔥【精选报告】北京大学DeepSeek提示词工程和落地场景(附下载,86页)

🔥【精选报告】DeepSeek专题:浙大2025年DeepSeek行业应用案例集解锁智能变革密码(附下载,153页)

🔥【精选报告】2025年DeepSeek自学手册:从理论到实践全攻略(附下载)

🔥【精选报告】DeepSeek深度:市场表现、发展展望、产业机遇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附下载)

🔥【精选报告】专题系列:DeepSeek行业应用实践报告(附下载,112页)

🔥【精选报告】DeepSeek:7大场景+50大案例+全套提示词 从入门到精通干货(附下载,112页)

🔥【精选报告】天津大学出品:2025深度解读DeepSeek:原理与效应(附下载,44页)

🔥【精选报告】清华出品:2025普通人如何抓住DeepSeek红利(附下载,64页)

🔥【精选报告】清华高才重磅出手: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附下载,104页)

🔥【精选报告】DeepSeek技术报告全家桶精选:DeepSeekV3技术报告(附下载 )

🔥【精选报告】清华大学2024年AIGC发展研究报告3.0版(附下载,181页)

🔥【精选报告】重磅:2024年全球AIGC产业全景报告(附下载,58页)

🔥【精选报告】斯坦福李飞飞最新巨著《AI agent综述》Agent AI开启多模态交互新纪元(附下载,中英版)

版权声明:本号内容部分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和作者,如有侵权或出处有误请和我们联系。
“阅读原文”下载报告。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