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国首个低空气象实验室——成都低空气象实验室今日在四川成都正式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四川省气象局联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依托成都市气象局和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共同建设,旨在破解低空经济发展中的气象难题,为全国低空气象服务贡献“成都方案”。 聚焦低空经济,破解气象难题 作为全国首个气象赋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城市,成都承担着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等重要使命。实验室将围绕低空气象探测、人工智能预报、无人机气象观测、低空飞行风险预警等8大研究方向,推动气象科技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 关键技术突破,赋能产业发展 实验室将重点攻关低空风场精细化观测、无人机气象探测等技术,其成果将广泛应用于: 通航短途运输:优化航线规划,提升飞行安全与效率; 无人机物流:提高配送路径精准度,增强稳定性; 低空文旅活动:强化气象风险预警,保障游客安全。 学术委员会成立,共谋发展蓝图 揭牌仪式后,实验室召开首届学术委员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祥德担任主任,汇聚来自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低空气象探测、人工智能预报等前沿课题,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打造“成都方案”,服务国家战略 四川省气象局局长彭军表示,实验室将立足西南复杂地形气候特点,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制定低空无人机飞行气象服务标准,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提供示范样本。 此次揭牌标志着四川省在低空气象研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未来将为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场景提供精准气象保障,助力成都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搜集、整理、编辑:张梓桐,责任编辑:张璐商务推广、资讯发布、人物访谈、产品展示,请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