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杀入国内车载毫米波雷达前三,9成业绩靠单一客户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7-13 00: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成立于2016年的承泰科技以车载毫米波雷达产品,迅速进入汽车供应链。按2024年出货量计,公司是国内第三大车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


招股书显示,承泰科技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0.58亿元、1.57亿元、3.48亿元;净亏损分别录得7917万元、9660万元、2177万元。营收高速增长,但净利润仍处于亏损状态。


产品与技术实力

承泰科技在成立之初,就将研发及制造77GHz毫米波前向波雷达 CTLRR-100作为首项研发产品。历经近十年的努力,已打造出毫米波雷达产品矩阵,其中包括第5代4D雷达、第5.5代4D高分辨率雷达、中央计算雷达等涵盖毫米波前向雷达、角雷达及其他类别的产品。量产毫米波雷达产品涵盖由L0至L2+的智驾需求,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及商用车的智能驾驶。针对毫米波雷达系统具备全栈式自开发实力及自有软硬件技术,核心技术包括射频天线设计、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等。


毫米波雷达的发展横跨射频通信、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天线设计及算法开发等多个学科。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能够建立可持续演进的技术平台,通过模块化架构实现不同频段、不同波束配置产品的快速组合与部署满足OEM对多样化场景(如前向探测、环绕感知、车厢监测等)的配置需求。算法能力在整体性能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涵盖目标检测、点云处理、虚警抑制、轨远预测等核心模块。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2024年按出货量计,承泰科技是中国国内最大车载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而按出货量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车载毫米波达供应商,市场份额分别为9.3%及4.5%。







2022年到2024年,承泰科技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2.1%、96.4%和98.3%。其中,来自最大客户A收入分别为4720万元、1.43亿元和3.26亿元,收入占比分别为81.9%、91.3%和93.6%。客户A是一家跨国OEM,在深交所以及香港联交所上市。据多家媒体报道,客户A或为比亚迪公司。


承泰科技方面表示,倘若我们与客户A的业务关系恶化,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此外,若客户A在开发能力、财务状况或新能源汽车的商业表现方面出现任何不利变化,都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造成直接影响。若客户A的汽车项目表现不佳或出现延误,或其采购战略有变,我们的销售量就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


2022年到2024年,承泰科技毫米波雷达产品销量从22.1万台激增至187.5万台,增长约7.5倍。一方面是单一大客户依赖明显,但另一方面,毫米波雷达广阔的市场前景或将为承泰科技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毫米波雷达产业链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式传感器,工作频段为10毫米(30 GHz1)至1毫米(300 GHz)。毫米波雷达通过无线电波的信号的发射、接收和处理,发现目标并测定其空间位置、移动方向、速度、相对距离以及形状特征。毫米波雷达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射频前端组件(「MM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FPGA」)、PCB板、天线及控制电路等主要零部件生产制造。中游是毫米波雷达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下游主要是在智驾、交通安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形成应用。



毫米波雷达凭借其高精度环境感知及全天候运行特性,已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车载应用场景作为毫米波雷达的核心战场。毫米波雷达可分为24GHz、60GHz及77GHz三个不同频段,每个频段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应用适配。



毫米波雷达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178亿 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9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3.1%,预计市场将以1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630亿元。其中,车载应用占比显著高于其他领域。



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5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98亿元,复合 年增长率达16.1%。预计该市场至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275亿元,于预测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 22.9%。


车载毫米波雷达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毫米波雷达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汽车行业,其中包括已实现量产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目前由智驾应用主导。 智驾行业的分类智驾技术等级的划分本质上是人类驾驶权向机器系统渐进式转移的过程映射。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制定的标准,智驾被划分为L0至L5六个等级,其中第2级与第3级构成产业发展的关键分水岭。


智驾包含从基本驾驶辅助到完全自主驾驶的所有技术,而自动驾驶则被归类为这一大纲之下的一个子集。



近年,配备智驾技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发展相当迅速,目标是实现更高水平的驾驶安全性、提升驾车体验、提高燃料效率及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科技发展和智能化更普及,预计未来十年智驾的渗透率将稳步上升。自动驾驶车辆的全球出货量预料由2024年的37.9百万辆增至 2029年的65.7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11.6%。



凭借拥有最庞大的新车销售量及随着智驾技术日益普及,预期中国将成为自动驾驶车辆出 货量的的领航市场。预测中国自动驾驶车辆出货量于2024年达15.2百万辆,及将于2029年进一步增至30.8百万辆,相当于2024年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15.2%。因此,中国汽车OEM已在积极加强其硬件能力,以满足对自动驾驶车辆的需求。


随着L2/L2+级技术的不断成熟,智驾正迅速扩展至中低价位车型,越来越多量产车型配备 AEB、ACC及NOA等功能,逐步挨近L3级能力。毫米波雷达可在效能和成本之间实现最佳平衡,已成为此市场分部的主流感知解决方案。


多传感器多模态融合成为主流发展方向。通过多种传感器的融合协同,并结合高精度定位信息,智驾系统可实现更全面、稳定的环境感知能力。多模态融合不仅提升了系统在感知精度方面的表现,也增强了其在恶劣天气、夜间行驶等复杂条件下的适应性。


众多领先OEM持续在智驾领域加大投入,驱动感知系统配置的持续升级。车载毫米波雷达平均装配量预料会稳步攀升,产品价值势将大幅增长,让市场潜力进一步被释放。毫米波雷达作为实现长距离测速与障碍物识别的关键组件,成为标配核心之一。特别是在L2+方案中,通常搭载1件长距前向雷达与2至4 件角雷达,显著高于L1的1至2件配置。


用于智驾感知的主要传感器包括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其各被认为具有互补性。



毫米波雷达凭借其在复杂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探测能力和运动参数精准测算,正在智驾感知 系统中占据关键地位。毫米波雷达通过精准的距离和速度测量来实时监测前方车辆或障碍物,实现碰撞预警与安全车距维持,是这些主动安全功能的核心传感器。


相较于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抗干扰能力更强,能够满足全天候使用需求,且在性价比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相较于无法直接量测物体速度的摄影机,毫米波雷达可提供实时的速度信息,让反应速度更快、动作追踪更精准。


与超声波雷达相比,毫米波雷达可提供在高速场景下的更优越安全性保障和更广覆盖范围。这 种复合优势使毫米波雷达在智驾感知层构筑起全天候基础屏障。同时,其对金属目标(如货车尾 部、交通护栏等)的高反射识别能力,也进一步提升系统在高风险场景中的可靠性。随着智驾等级的提高,多传感器融合架构日益成为主流,毫米波雷达凭借其较高成熟度、低功耗与成本可控性,不仅在恶劣场景下承担关键补盲功能,更成为当前感知系统中工程落地性 最强、性价比最优的传感器之一。



在智驾行业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车载毫米波雷达行业迎来增长黄金期。此市场规模分析包括前向雷达及角雷达并剔除车厢雷达。全球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156亿元 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4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2.3%,预计将以15.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9年将达人民币501亿元。



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4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6.6%。预计将以21.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并于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216亿元。


2025年2月,一家中国领先OEM推出了下一代智能驾驶系统,显著提高了毫米波雷达的采用率以及每辆汽车的平均传感器部署率。这项技术进步预计将在 2025 年推动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的大幅成长。



按出货量计算,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3.1百万辆增长至2024年的 41.6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达33.6%。预计该市场将以24.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9年将达 126.1百万辆。2024年中国前向雷达及角雷达出货量分别为19.2百万件及22.4百万件。与此同时,预料相若类型毫米波雷达的单价会随着时间而回落。


从2D到4D毫米波雷达

早期的2D毫米波雷达(仅测量范围和速度)以其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适用于盲区警示等基本功能。随着价格下降及技术进步,能够检测水平视角的3D雷达已逐渐取代2D雷达,并应用在L1的智能驾驶领域。虽然3D毫米波雷达目前是汽车应用的主流配置,但产业正快速朝更先进的解决方案转移。


与捕捉距离、速度和方位角的3D雷达相比,4D毫米波雷达增加了垂直仰角作为第四维,实现了全面的空间感知。这项强化功能可提高对低处和高空物体的识别能力,减少误报,并支持智慧驾驶中更精确的分类和决策。随着天线设计和讯号处理的不断改进, 4D雷达可产生更密集的点云,从而更精确地重建物体轮廓和进行更好的环境建模。人工智能演算法的融合进一步增强了其语义识别能力,使其能够识别物体类型和预测运动。这些进展正推动 4D雷达在智慧驾驶系统中的快速应用。


中国的4D毫米波雷达市场正在急速成长。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2024年车载4D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2亿元,并预计将以55.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人民币107亿元,其市场占有率由2024年的14.3%上升至2029年的49.4%。目前,4D毫米波雷达已在前装量产中快速 渗透,逐步替代传统3D毫米波雷达,在各智驾等级中的渗透率均稳步攀升。


小结

随着国产供应链的快速成熟,毫米波雷达的制造成本持续下降,产品性能不断优化,为乘用车与商用车车企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高阶驾驶功能的普及直接推高了车载毫米波雷达的平均装配数量和整体系统需求。在技术路径上,毫米波雷达正经历从传统3D向4D成像升级,基于多芯片级联和虚拟孔径合成技术,可实现更高空间分辨率与动态目标跟踪。同时,天线集成度提升、MIMO通道拓展、超材料调节波束增强抗干扰能力,使其在复杂城市道路、高速变道等场景下保持高稳定输出。此外,借助域控制器算力提升,毫米波雷达正从基于波形的反射检测,升级为点云数据输出与语义识别能力。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可实现多目标识别、动态轨迹预测。AI的引入显著拓展了毫米波雷达在复杂道路环境中的适应性与精准性,由此不再只是基础测距传感器,而成为支持智能决策的语义感知节点。


承泰科技表示,募集资金拟用于新技术研究和新应用领域产品开发,测试设备补充和生产线升级,市场营销及销售渠道建设,战略性并购或战略投资等用途。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毫米波雷达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