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星标方法:戳👇关注,右上菜单栏“···”键,设为星标
潮新闻 记者 肖淙文 杨一凡 通讯员 蒋凯东
日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公布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名单的通知》,以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鄞州区等11地为试点,探索加快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

图片来源:浙江发布
发展低空经济,是打造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一环。2024年8月,省政府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明确浙江未来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积极布局推进低空新基建、低空场景应用、低空产业集聚发展。此后,杭州、绍兴、嘉兴、温州等市迅速跟进,先后出台低空经济实施方案。
11个“先飞区”如何领飞?通过试点,低空经济发展如何破题、怎样取得实效?我们邀请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问:浙江为何要开展“先飞区”试点建设?重点探索哪些方面?
答: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低空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尚无成熟经验、模式可借鉴,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通过各地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率先开展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先行先试探索,形成浙江的样板和模式,条件成熟的向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先飞区”重点探索四个方面:一是探索形成制度性成果,通过试点在低空运行管理模式、服务保障模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等方面探索形成浙江模式;二是探索形成创新性成果,依托我省数字经济优势,推动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算力算法、视觉感知等产业相融合,探索“从0到1”原始创新;三是探索规模化运行模式,依托我省电商物流大省优势,推动低空经济与城市物流即时配送、山区海岛运输、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等相融合,探索“从10到100”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四是依托我省山海等资源禀赋,通过低空经济赋能山区、海洋治理,探索形成低空服务共富的改革成果。
问:以县域为落点,“先飞区”如何从“空中飞”走向“落地用”?
答:我省低空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是夯实新基建基础,以场景应用为引领,引导低空产业聚集发展。“先飞区”以县域为落点,主要基于浙江的地域特点考虑。浙江地形地貌丰富,山区、平原、海岛等县域各有特色,“先飞区”以县域为落点,就是鼓励各地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经济能力、区位条件、产业优势、资源禀赋等条件,自主选择相适应的试点方向,因地制宜打造差异化低空场景应用。
在“先飞区”试点过程中,我们重点从G端(政府)、B端(企业)、C端(个人)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推动低空飞行与城市物流、农村货邮、文化体育、巡检巡查等高频需求场景深度融合,从公共服务、生产作业、市场消费等维度探索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如嘉兴海宁探索“低空+政务服务”模式,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温州文成、泰顺探索低空县域治理实践,破解山区治理难、交通不便等问题;杭州余杭探索“低空+物流”商业化运营闭环模式等。
问:此次试点涉及多县域一体共建,这种跨地域模式有何初衷?
答:本次试点涉及部分县域一体建设,通过一地牵头、携手共建的方式开展,主要是在县区自主联合申报的基础上,考虑到有些相邻县区适宜探索的场景具有高度关联性。比如,文成和泰顺,都是浙南闽北边际山区县域,结合山区地理特色和山区发展需求开展一体建设;比如,舟山三县区都是海岛县区,陆地面积较少,联岛飞行需求比较强烈。一体建设这种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各自产业资源优势,整合场景需求,也有助于探索区域低空协作机制。
问:怎样调动相关企业积极性,投身“先飞区”试点建设?
答:为了支持各地“先飞区”试点建设,省级财政对每个试点给予激励资金支持,激励资金安排与试点成效挂钩。除了省级资金以外,各地出台了配套资金、用地要素保障等政策,通过政策撬动,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参与我省“先飞区”试点建设,拓展低空领域业务。各地好的做法和模式,我们会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先进经验、典型案例等,供各地学习借鉴,并适时向全省推广应用。同时,试点成果也将作为我省典型经验优先向国家推荐。
问:试点过程中,普通百姓如何共享“先飞区”红利?
答:低空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先飞区”的无人机业务催生大量无人机飞手和管理人员需求,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机会;低空物流即时配送可为老百姓外卖餐饮、药品和文件闪送等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选择;在乡村,可利用无人机等低空航空器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农业作业,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等;另外,利用低空航空器进行空中观光、空中表演、影视拍摄、高空跳伞、滑翔伞、无人机竞速等文化、旅游、体育活动,可为老百姓提供全新的低空新消费体验。绍兴越城、金华东阳、舟山嵊泗等“先飞区”,已经开通了一批性价比较高的低空文旅航线,游客可体验尝鲜。
PS:《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等已于6月27日发布并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