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高工人形机器人行业群,加微信:13692257554,出示名片,仅限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企业

今年,几乎所有与科技相关的展会,都逃不开人形机器人的出场。
7月16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下称“链博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成为全场焦点,而与他一同出现在英伟达展台上的,还有来自银河通用等四家公司的人形机器人产品——这在全场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这并不令人意外。早在多个公开场合,黄仁勋便断言:“人形机器人将是英伟达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而在链博会上,他更直言:中国因在软硬件基础层的深厚积累,具备发展人形机器人的独特优势,他对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充满信心。
科技巨头押注之余,地方政府也动作频频。例如湖北设立了专门的人形机器人展区,集中展示20余款整机及百余件核心部件,意图打造全国领先的产业高地,姿态鲜明。
如果说春晚的表演只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爆发的前奏,那么今年,人形企业与产品的密集亮相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大模型公司到制造巨头,从创新企业到产业园区——越来越多的玩家带着“类人”外形与“AI驱动”的产品入局,展馆内的人形机器人数量,肉眼可见地激增。
而在这股热潮背后,产业的分歧与期待并存。有人质疑它技术尚不成熟、商业化遥遥无期,甚至是资本炒作的“骗局”;也有人坚定地相信,人形机器人是继大模型之后,少有的能撑起新一轮叙事的增长引擎,而不远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将达到万亿市场的高度。
正因如此,科技公司、地方政府、投资机构乃至制造业链条上的企业,纷纷下注。对他们来说,这既是一场关于技术能力的竞速,也是一场对未来想象力的豪赌。
而链博会上这些正在增多的人形机器人身影,正是这场赌局即将浮出水面的注脚。
宇树科技
此次链博会,宇树科技展出旗下人形机器人G1和四足机器人Go2。其中,G1发布于2024年5月,机器人身高约127cm,体重约35kg,全身拥有23-43个关节电机,最大关节扭矩达120N·m。机器人头部配备了深度相机和3D激光雷达,可实现360度全方位探测感知。同时搭载3指力控灵巧手,能够进行精细且灵敏的物体操作。
G1移动速度为2m/s,续航时长约2小时。据官方视频,该机器人可完成坐下折叠、跳跃等高难度动作,主要应用于娱乐陪伴,可进行各种表演互动。该机器人于今年2月在京东线上正式开售,价格为99000元。
Go2是宇树科技于2023年7月发布的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分为Air、Pro、Edu三个版本,具备跳舞、空翻、倒立行走等高难度动作能力,并融合语音AI大模型技术,实现智能交互。该机器人搭载宇树自研的4D激光雷达L1,配备散热系统确保稳定运行,适用于家庭陪伴、教育娱乐和科技探索等领域。
银河通用
Galbot G1是银河通用于去年6月推出的第一代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1.73m,其升降结构配合七自由度手臂,站立后能触及2.4米高的位置,是当前世界上已知工作空间最大的人形机器人之一。
G1采用“双臂+单腿+轮式底盘”的结构,同时搭载多模态感知系统,能够实现360°移动,单腿结构让它可以折叠下降,双手能够抓取地面物体。目前,其商业化应用已覆盖北京7个无人药店,并计划在超市订单处理、汽车工厂配料等场景实现规模化部署。
今年6月,银河通用宣布正式完成由宁德时代领投的11亿元人民币融资,刷新了具身大模型机器人领域单笔融资纪录。由此,银河通用两年累计融资超23亿元。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此次亮相的天工2.0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也是国内首个实现了针对复杂地形的自适应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去年4月,“天工”亮相发布,此后一年里不断迭代,并获得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相较于上一代,“天工2.0”从本体硬件、作业性能到操作应用等多方面迎来升级。
在运动能力方面,“天工2.0”可实现针对不同地形的自适应行走;在作业能力方面,“天工2.0”双臂可完成16kg重量负载,动态作业精度达毫米级。同时,其特别搭载的双电池热插拔系统,攻克了工业场景持续作业的能源供给难题。
加速进化
加速进化展出的是双足人形机器人T1,该机器人于2024年8月首次亮相,同年10月开始量产交付。T1身高1.1m,体重29kg,全身具备23个自由度,能够实现全向行走,并可自主起身。据悉,该机器人是一款面向开发者的产品,开发者可使用高性能异构算力平台,进行硬件在环仿真,并完成机器人在多种场景的落地。
T1搭载了Intel i7处理器和计算平台,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支持感知、定位、导航和决策的闭环控制。设计上,机器人可进行二次开发,支持英伟达的IsaaC sim等仿真训练环境。此外,机器人具备行走时的抗扰性和跌倒后自动爬起的能力,这提高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的可靠性和适应性。自面世以来,T1参与了多个足球等博弈类赛事,加速进化方面表示,目前已累计交付数百台人形机器人。
智平方
链博会期间,智平方在英伟达核心展区展出其人形机器人爱宝。今年4月,其新一代通用智能机器人AlphaBot 2(爱宝2)公开亮相。
据官方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具身大模型AlphaBrain用了英伟达的GPU来做模型训练和算法开发,同时通过英伟达的Isaac Sim仿真平台,在虚拟环境中大规模、低成本地复现真实场景,加速了模型测试、验证与样本生成。目前,智平方已签约多家国内外一线车企、高端制造企业及互联网巨头,获得大量商业订单,并于2024年实现数千万确认收入。
今年3月,智平方还宣布与吉利旗下半导体企业晶能微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智平方的具身大模型AI2R Brain和Alpha Bot,共同打造面向半导体制造工厂的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据称,这是全球首次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先进半导体工厂进行部署应用。

优必选
本次链博会上,优必选携商用版人形机器人Walker C、桌面级人形机器人“悟空”等产品亮相。其中,Walker C是优必选最新研发的,应用于商用服务场景的新一代纯电驱拟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它是一个身高163厘米、体重43公斤的人形机器人,全身有20个自由度,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并具备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可为展厅展馆和办公楼宇等商用服务场景提供迎宾接待、导览讲解、广告播报和互动娱乐等服务。
Walker C搭载了优必选自主研发的具身智能交互大模型,支持多语言交互应用,具备强感知、强适应性、强通用性等泛具身智能特点,可为多个商用场景提供智能化服务,它采用“2+N”智能语言架构,原生搭载中英双语精准交互系统,具备多语言拓展能力,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训练新增语言版本,实现从国际通用到区域定制的无缝适配。
在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Walker C作为首位具身智能“导览大使”,为现场宾客提供智能化的导览接待服务和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光谷东智
近日,光谷东智展出了面向交互服务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新品“光子”。 据介绍,该机器人身高1.7米,会打太极拳、跳舞,其灵活度、体态控制等技术指标在国内领先,其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支持:高噪环境下>96%语音识别准确率、多轮对话与智能语义理解、实时生成自然动作,可适应地毯、大理石、木地板等多种地面等能力。

光子”机器人已实现展厅讲解、商超导览、前台接待、商业表演等场景落地,未来将向政务、工业、养老等更多领域拓展。据悉,该机器人售价为55万一台,目前已接到市场订单,光谷东智湖北工厂一期已建成投产,年产能可达300台,预计2026年初突破年产千台。
光谷华汇
身高1.6米、体重60公斤的“楚宝”是武汉光谷华汇研发的人形机器人。“楚宝”具备走、跑、跳、摔、滚、爬等多种运动模式,具备摔倒爬起、手部精细操作等功能,能精准模拟人类姿态,其高动态运动控制算法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楚宝”系列人形机器人主要面向公共安全、特种作业,如边防巡逻、消防救灾等领域,目前已应用于新疆边境巡逻、救援等场景。

格蓝若
在本次链博会上,格蓝若携劳动者M1、M3两款人形机器人重磅亮相。“劳动者”机器人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关节峰值扭矩200N·m,采用自主研发的运动控制算法,可负重40至60公斤并实现直膝行走,能够在虚拟仿真环境中进行训练,学习各种复杂动作和技能。
目前已投入实际运用:在电力领域,劳动者系列机器人预计部署变电站,精准巡视检查设备运行,保障电网安全。在文旅服务领域,劳动者 M3能够担任活动嘉宾主持,并且进行人机互动表演。

劳动者M1
四川天链人形机器人
天链人形机器人T1Pro 全身有71个自由度,身高160cm,体重43kg,电池1250Wh,关节最大扭矩达到450Nm,单臂负重可达16kg、最大负载16kg,负重深蹲突破145kg,最大行走速度达10km/h,具有超控智能、续航时间长、负载力大、灵活性好、自动避障等特点。
在链博会现场,它循环展示抓取、举重、舞蹈等动作,展示出极强的运动能力和智能性。据称,这款机器人高度模拟人体骨骼结构,控制器、减速机等核心部件全部自研自产,自由度、负重深蹲和协作机器人抓重比三项指标全球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