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人形,哪些机器人领域还在默默高增长?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19 12:00

招商证券(香港)最新行业报告显示,全球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正迎来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通用人形机器人虽仍需时间培育,但工业协作、商业服务、家庭陪伴等垂直领域的专业机器人已率先突破,开启万亿级市场的序幕。


报告指出,通用与专业双线并行,技术突破重塑产业生态机器人行业格局正迎来重塑。


多点开花的机器人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正推动整个行业发生深刻变革使得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呈现“通用机型蓄力突破,专业机型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通用人形机器人由于需要突破模型算法、数据积累、硬件协同等多重技术瓶颈,预计将在2028-2030年迎来爆发期,到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万台以上。


在行业技术和厂家未成熟之前,先寻求在某个细分场景单点突破以打开局面是最现实的发展路径。因而垂直领域的专业机器人当前有望率先突破,行业百花齐放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



其中,工业协作机器人成为率先落地的“主力军”。数据显示,工业协作机器人2023年市场规模已达7.89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至27.8亿美元,2023-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29%。这类机器人在汽车制造、3C电子、半导体等行业发挥着关键作用,既能完成高精度重复性任务,又可与工人安全协作,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以汽车行业为例,协作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挡风玻璃涂胶、智能座舱螺丝锁附等工序,在比亚迪、吉利等工厂的实训案例显示,其可使生产线效率提升30%以上。


商业协作机器人则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无人零售、餐饮自动化等新业态的兴起,商业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430万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7270万美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12亿美元,CAGR高达75%目前部分连锁品牌的门店中,协作机器人已能完成咖啡拉花、茶饮冲泡等精细操作;在无人超市场景,其分拣配送效率较人工提升5倍以上,大幅降低了运营成本这为越疆机器人、节卡机器人等企业带来了更成熟的落地场景和商业拓展性。



家庭场景成为另一块潜力巨大的市场。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正逐步取代传统单品,实现全屋智能的协同控制。报告预测,2029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将达624亿元人民币,2024-29CAGR60%,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2.3%提升至14.6%其中,未上市的卧安机器人在家庭场景占据领先地位,以11.9%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其产品矩阵涵盖手指机器人、窗帘机器人等创新品类,通过分布式神经控制网络实现设备协同。2024年日本市场收入占比达57.7%SwitchBot App连接设备超910万台,用户复购率达55.2%,展现出强大的生态黏性


从应用场景看,工业领域的“人机协作”、商业领域的“无人化服务”、家庭领域的“全场景智能”将成为人形机器人之外的三大主线。报告预测,2030年工业协作机器人将渗透至80%的汽车工厂,商业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普及率将达30%,家庭机器人则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控制中枢。


巨头竞逐,大模型与硬件协同成关键


在这些细分领域背后,机器人产品迭代的速度受制于模型/数据/硬件的协同进化,为此,全球科技巨头正加速布局机器人大脑核心技术,推动行业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跨越。其中,英伟达与华为在大模型领域的突破以及垂直整合方面的实践,勾勒出技术演进的清晰路径。


英伟达发布的全球首个开源通用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GR00T N1,被业内视为机器人领域的“Android系统”。该模型采用双系统架构,“慢思考”系统负责环境感知与任务规划,“快思考”系统以120Hz高频将指令转化为动作,解决了传统机器人反应延迟的痛点。其创新的数据策略通过合成78万条轨迹(相当于6500时人类演示)结合少量真实数据训练,使模型性能提升40%,大幅降低了数据采集成本。搭载该模型的机器人在仓储分拣、家政服务等场景的环境适应性显著提升,开发时间成本降低60%以上。



华为则通过生态构建补齐中国机器人产业短板。其升级的盘古大模型5.5版本及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已实现工业、康养等场景的技术孵化。华为向生态伙伴输出AI算法、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及芯片技术,结合伙伴在精密加工、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使技术转化为量产的效率提升50%。与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企业的合作案例显示,搭载华为技术的机器人在焊缝检测、养老护理等场景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


招商证券认为,随着AI大模型与机器人硬件的深度融合,行业将在未来5-10年迎来爆发期,提前布局的企业有望抢占万亿市场的制高点。在这场全球竞赛中,中国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与场景丰富度,正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华为生态的技术输出、配合数千家机器人中小企业,共同构成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通用机器人仍需等待的当下,专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已展现出清晰的成长路径,有望成为把握行业机遇的重要标的


如需咨询企业合作事宜,欢迎联系堂博士(13810423387,手机与微信同号)进行对接。


----------------END-------------------




工业机器人企业

埃斯顿自动化 | 埃夫特机器人 | 非夕科技 | 法奥机器人 | 越疆机器人 | 节卡机器人 | 松灵机器人 | 珞石机器人 盈连科技 集萃智造 | 优傲机器人 | CGXi长广溪智造 | 阿童木机器人 极智嘉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企业

亿嘉和 | 晶品特装 | 九号机器人 | 七腾机器人 | 普渡机器人 | 小笨智能 | 机器姬

医疗机器人企业

元化智能 | 天智航 | 思哲睿智能医疗 | 精锋医疗 | 佗道医疗 | 真易达 | 术锐®机器人 | 罗森博特 | 磅客策 | 柏惠维康 | 迪视医疗 | 水木东方

人形机器人企业

优必选科技 | 宇树 | 云深处 | 星动纪元 | 伟景机器人 | 逐际动力 | 乐聚机器人 | 大象机器人 | 中科深谷 | 魔法原子 | 众擎机器人 | 帕西尼感知 | 赛博格机器人 | 数字华夏 | 理工华汇 | 傅利叶智能 | 天链机器人 |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 | 灵宝CASBOT | 清宝机器人 |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动易科技

具身智能企业

跨维智能 | 银河通用 | 千寻智能 | 灵心巧手 | 睿尔曼智能 | 微亿智造 | 推行科技 | 中科硅纪 | 枢途科技 | 灵巧智能 | 星尘智能 | 穹彻智能 | 方舟无限 | 科大讯飞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擎朗智能 | 戴盟机器人视比特机器人

核心零部件企业

绿的谐波 | 因时机器人 | 坤维科技 | 脉塔智能 | 青瞳视觉 | 本末科技 | 鑫精诚传感器 | 蓝点触控 | BrainCo强脑科技 | 宇立仪器 | 极亚精机 | 思岚科技 | 神源生 | 非普导航科技 | 锐驰智光 | NOKOV度量科技 | 因克斯 | 褔德机器人 | 巨蟹智能驱动 | 微悍动力 | 元客视界 | 璇玑动力意优科技| 瑞源精密 | 灵足时代

教育机器人企业

硅步机器人 | 史河科教机器人 | 大然机器人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机器人大讲堂】读者讨论群, 共同探讨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添加微信“robospeak2018”入群!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机器人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