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三大技术瓶颈!这家企业让铁铬液流电池走向商业化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7-20 00:00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新型储能技术正成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要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铁铬液流电池凭借超长循环寿命、本质安全、成本优势及环境友好等特性,成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长时储能需求的核心技术之一。


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铁铬液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涉及物相变化,这一特性使其循环寿命超过20000次,一次投入可满足25年的使用需求,寿命与全钒液流电池相当,却远高于锂离子、钠离子、铅酸及锌铁电池。此外,其原材料资源充裕,成本优势明显,且具有本质安全的特性,不会出现热失控等安全问题,这些优势使其在大规模储能场景中具有独特的竞争力。


不过铁铬液流电池中,存在着一些困扰世界的技术难题。如析氢问题会降低电池效率与稳定性,影响使用寿命;反应活性差导致能量效率和功率密度低,限制性能;能量衰减严重增加使用成本,阻碍大规模应用。


不过近期,中海储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通过长期的研发,逐渐攻克了铁铬液流电池中的这些技术难题,为此,中海储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


包括联合开创三维仿生改性编织碳布电极工艺,有效解决了铁铬液流电池负极铬反应活性差与易析氢的难题,建立了较高的技术壁垒。首创双极板开流道技术,优化了电解液内部反应流动通道,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同时,自主探索低成本大规模电解液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原材料的国产化替代,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2023年,中海储能交付了第一个商业化订单,标志着公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公司立足北京总部基地核心,面向国内市场,打造了“一核一北一中一南”的战略布局。


在产品方面,公司已有33kW级电堆、500kW级产品模块,现有年产能达1GWh。同时,规划建设中的内蒙古、河南、广东产业基地,产能将达9GWh,为大规模市场需求做好了准备。


在项目应用上,中海储能已承接多个重要项目,包括张家口怀来云数据中心、广东省惠阳区胜狮集团、北京市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区、广东省惠阳区300MWh独立储能电站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展示了公司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中海储能顺利签署了沙特首个铁铬液流电池长时储能项目,初步实现了将能源变革支撑性储能技术转化为产业能力的全球化布局,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中海储能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技术突破与基础构建,接下来,公司将致力于从1到100的全面拓展与深度推广。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产业布局的完善,铁铬液流电池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绿色能源转型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小结

中海储能以技术创新破解铁铬液流电池的析氢、反应活性差、能量衰减三大国际难题,通过三维仿生电极工艺、双极板流道优化及低成本电解液制备技术,实现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全流程突破。未来,随着公司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相信其将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进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电池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