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AI战略大转向:小扎万亿算力豪赌「个人超级智能」,目标不是取代你工作,而是成为你的人生伴侣

智能情报所 2025-07-21 14:31

Meta 在斥巨资从竞争对手处挖来顶尖 AI 人才后,正朝着构建 个人超级智能这一目标迈出关键的下一步。

这与 OpenAI 和谷歌的追求不同。后两者正专注于自动化商业流程和取代知识型员工,而 Meta 的巨大赌注,是创造一个真正的数字生活伴侣。

它的目标是帮助你处理人际关系、增强记忆、激发创造力,并全面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想象一下,一个 AI 能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所听到的,并为你安静地管理所有你关心的事情。

再想象一下,一副智能眼镜能记住你的每一次谈话,或是一个 AI 能帮你跟进所有你提到却忘记去做的承诺。这,就是 Meta 想要实现的未来。

扎克伯格在一次采访中这样解释:

人们在生活中真正关心什么?一部分是生产力。但更大部分是人际关系、文化、创造力和享受生活。

要实现这个愿景,Meta 需要三样东西:世界一流的人才、庞大的计算能力和海量的数据。

得益于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数据对 Meta 来说从来不是问题。

在过去一年,Meta 用千万美元级别的薪酬包,从谷歌、OpenAI 等公司大力招揽人才,组建了一支 AI 研究和工程的梦之队。

这样一来,人才和数据两大支柱已经稳固,Meta 面前只剩下最后一个关键挑战:获取海量的计算能力。

打造算力巨兽:Hyperion 与 Prometheus

在计算能力上,Meta 的竞争对手已经领先。谷歌和微软拥有庞大的数据中心网络,配备了顶级的英伟达 GPU,谷歌更有自己的定制 AI 芯片。

同时,OpenAI 的 Stargate AI 数据中心正在德州建设中;xAI 的 Colossus 集群已拥有 20 万个 GPU,并计划扩展到 100 万个;亚马逊也正为 Anthropic 建设新的 AI 数据中心。

为了竞争,Meta 正在建造两座世界上规模最宏大的 数据中心——Hyperion 与 Prometheus。

据扎克伯格所说,仅 Hyperion 一座的占地面积就与曼哈顿大部分地区相当,能提供高达 5 吉瓦的计算能力。

其首批 2 吉瓦算力计划于 2030 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的里奇兰教区上线,并在之后几年持续扩展。

另一座位于俄亥俄州新奥尔巴尼的 Prometheus 超级集群,是一个 1 吉瓦的项目,定于 2026 年投入运营,这将使 Meta 成为最早拥有这种规模 AI 数据中心的科技公司之一。

此外,Meta 正采用非传统的防飓风帐篷结构来加速建设,这种紧迫感真实反映了 AI 军备竞赛的激烈程度。

在这场竞赛中,每个月的延迟都可能导致从领先者变为永久的落后者。

Meta 会放弃开源路线吗?

Meta 正面临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是否要继续开源其最先进的 AI 模型。

在过去,Meta 的 Llama 系列等开源模型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的 AI 研究和实验,开源也成了它区别于 OpenAI 等闭源对手的标签。

Meta 内部正在就此展开辩论。其 AI 实验室负责人亚历山大·王已提议,模仿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转向闭源。

如果这一转变发生,将不仅是 Meta 理念上的重大变化,更是其核心战略的调整。

从商业角度看,免费提供耗资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研发的顶级模型,并不是一个好策略。这也是 OpenAI 等公司保持其顶级模型闭源的原因——控制关键技术是其业务核心

Meta 此前能够免费发布 Llama,是因为其业务核心是广告,而非 AI 服务收费。但随着 AI 地位日益重要,转向闭源对 Meta 的长远发展可能更有利。

如果 Meta 放弃开源,谁会来填补这个空缺?

谷歌和微软都提供了一些较小的开源模型,如 Gemma 和 Phi,但它们的顶级模型依然是闭源的。法国创业公司 Mistral 以开源闻名,而 OpenAI 则一直承诺发布新的开源模型,却迟迟没有行动。

这时,如果 Meta 后退,对中国的 AI 公司来说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而它们已经行动迅速。

今年早些时候,DeepSeek的 R1 模型就对开源社区产生了巨大影响,证明中国公司与美国同行的技术差距正在迅速缩小。

就在上周,月之暗面发布了开源模型 Kimi K2,它不仅成本更低,在一些基准测试上的表现甚至超过了 OpenAI 的 GPT-4.1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Opus 4。

当美国 AI 公司变得越来越保守,将最强大的模型保密时,中国公司正朝着相反方向前进,不仅开源小型模型,甚至包括它们最好的模型。

如前所述,这在商业上未必是最佳选择,但却是建立行业软实力、赢得全球开发者支持的有效方法。

Meta 也曾是此中高手,通过免费发布 Llama 模型赢得了研究界的大量好感,一度被看作大型科技公司中的开源英雄。

650 亿美元的豪赌,能否成功?

Meta 对个人超智能的投入是巨大的。公司计划仅 2025 年一年,就从自有现金流中花费高达 720 亿美元用于 AI 研发。

这笔钱能让它买到顶尖的人才、一流的数据中心,以及在初期尝试失败后依然能持续改进的资本。

只要扎克伯格决定全力推进,就没有人能阻止他。他持有的特殊类别股票赋予了他巨大的投票权,这意味着即使华尔街或公司董事会感到不安,他也能推行自己大胆甚至冒险的想法。

但是,Meta 的个人超智能愿景能成功吗?扎克伯格认为它将改变我们的连接、创造和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自动化我们的工作。

真正的问题在于,人们是否真的想要这种产品?即使想要,他们会选择从 Meta 这家以激进方式商业化用户数据而闻名的公司获取吗?

当然,选择 OpenAI 或 Google 也未必不存在问题。

扎克伯格成功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却在 VR 和元宇宙上遭遇了挫折。现在,他将一切押在了个人超智能上。

这场豪赌最终会成功,还是会成为科技史上又一个昂贵的实验?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一键三连点赞」「转发」「小心心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