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低空产业联盟 2025-07-23 18:04
以下文章来源于:经济日报

低空载物货运是指利用无人机、eVTOL等新型低空飞行器,在1000米以下空域执行货物运输任务的新兴物流模式。低空载物货运通过三维立体的飞行路径,实现从仓储中心到配送终端的直线连接。这种“点对点”的空中配送,突破了物理空间约束,将配送服务从“最后一公里”精确延伸到“最后一米”。

当前,我国低空载物货运仍处于特定场景的小规模探索阶段,应用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山区海岛等传统物流难以覆盖的配送盲区,重点解决传统物流无法覆盖或成本过高的配送难题。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技术验证与政策试点并行推进,各地都在积极建立基础的空域管理和安全标准体系,商业化成熟度不高。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低空物流将向城市周边和次中心区域大规模拓展,形成常态化运营模式。作为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安徽省充分发挥政策先行优势,在空域开放、审批简化等方面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目前安徽已集聚数百家低空企业,形成了从研发制造到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条。2024年,合肥开通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低空物流从试验阶段走向实用阶段。黄山、安庆等地“云上邮路”成功运营,将过去数小时山路跋涉缩短至十几分钟的空中直达,展现了低空物流的巨大潜力。

快速发展的同时,低空物流也面临着挑战。续航能力不足、通信安全薄弱等技术瓶颈仍然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飞行安全、电池故障引发的坠落风险等问题都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激增,空域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低空空域的高效利用,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推动低空物流运输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系统协同。政策层面,需要建立完善的低空经济法规体系,重点完善空域开放、安全标准、数据保护等关键制度。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统筹规划低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包括起降平台、通信保障、气象监测等配套设施,特别要解决城市中心区域起降场地稀缺的问题。技术层面,应集中力量突破续航能力、智能避障、精准降落等核心技术瓶颈,推动AI路径规划、新型储能技术在低空物流中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



END

推荐阅读






文末附原文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阅读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物流
more
顺丰无人机:跨越山海的物流新传奇
中国斩获全球吨级eVTOL首张"适航三证";政策密集落地、国新办将邮政体系纳入低空物流战略、大湾区航线首航!
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现实,物流、巡检、载人三大领域十大应用场景在全国各地加速落地。
「深圳特区报」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不断“上新” 深圳无人机物流航线增至301条
从山区松茸到海岛物资,“空中快递” 凭什么改写物流规则?
亿航智能携手万翼天下,完成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珠海-广州城际往返飞行
物流机器人Dexterity计划在美IPO;茅台跨界押注人形机器人
智慧物流赋能:寻迹智行落地若干PCB行业项目
打造15分钟医疗低空物流圈 | 贵阳低空无人机智慧医疗运输航线成功首航
仓储物流的“遂宁大脑”!物联云仓数字研究院领跑智慧物流新赛道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