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7月资讯,原[大疆]飞行系统技术中台核心元老李昊南,已于4月初从大疆离职,并于近日加入由原[大疆]技术总监、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博士、原[特斯拉]Optimus团队工程师杨硕与原[大疆]高级总监、大疆教育负责人、市场部负责人高建荣于2025年1月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Mondo Tech】(妙动科技)(公司全称“深圳市妙动科技有限公司”)。
值的注意的是,杨硕与李昊南两人于2015年同时期进入大疆,后一同划分在飞控项目组,后者先后在视觉、飞控、导航、飞行系统等多个部门负责嵌入式和测试的工作,离职前担任飞行系统技术中台团队负责人;同时有消息称,早在去年年底杨硕筹备创业时期,就已经向李昊南抛出了橄榄枝,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杨硕于2025年4月6日在其知乎账号“YY硕”上透露其离职并创业的消息,同时透露目前已在硅谷Palo Alto和深圳同时设立办公室,团队搭建中,同时上海分公司也正在筹建中,首轮融资也在洽谈中;至此[Mondo Tech](妙动科技)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值的注意的是,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美团龙珠和红杉资本,分别持股10%、5%和5%;有消息称,首轮融资额高达5-6千万美金,而新一轮融资额已经到了2-3亿美金。
官宣当月时间就完成首轮融资,堪称“带资下场”典范,投资方包括头部资本和互联网大厂美团且融资额颇高,可见其创始团队含金量,毕竟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团队离职并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创业的极少,尤其是国内,小编往日跟多位领域VC从业者聊,都希望有位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团队成员回国创业。
其实这已经不是美团首次投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按往期趋势投就是重投且持续跟投;2025年以来,谷歌、OpenAI、Meta等国外科技大厂率先从大模型赋能、投资形式转变为躬身入局本体制造,国内大厂随后跟进,如蚂蚁集团、京东集团等,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多家大厂迎来投资首秀,而美团则是投资入局具身智能赛道的典型代表之一,其是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和[银河通用]第一大外部股东,今年通过美团战投和美团龙珠于5月、7月独投或领投[自变量机器]数亿元A轮融资、[它石智航]1.22亿美元天使+轮融资、[星海图]超1亿美元元A4、A5轮系列融资以及追投[宇树科技]C轮融资。
有关科技大厂入局具身赛道(大模型赋能、投资和自研)详细梳理、解读,已放到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点击后方链接,加入星球查看):【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回到[Mondo Tech](妙动科技):
杨硕在社交平台官宣后,小编有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可查看小编往期文章原[大疆]技术总监、「特斯拉」Optimus工程师杨硕进入具身智能赛道创业!
国内主体公司【深圳市妙动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深圳注册成立,公司法人为高建荣;上海分公司也已于6月5日正式注册成立。
杨硕(博士):本硕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导师为李泽湘教授;于2015年毕业后,加入[大疆](DJI)历任算法工程师、Phantom产品项目经理、RoboMaster赛事技术总监、部门负责人等职位,主导多个消费级产品及一系列无人机平台的研发;于2018年进入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读博,在机器人学院从事复杂机器人系统运动轨迹规划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四足机器人和普遍足式机器人的感知定位算法,导师Howie Choset教授和Zachary Manchester教授;于2023年7月博士毕业后,加入[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团队,参与机器人控制核心算法模块的开发。
小编往期文章有提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UC Berkeley属于神一般存在;但UC Berkeley和Stanford(斯坦福大学)更多是侧重算法层面,若想让机器人达成商业目标、落地,CMU则是首选。
相较于UC Berkeley具身智能方向“归国四子”高阳、吴翼、许华哲和陈建宇,CMU背景华人华人创业并不多,仉尚航、梁小丹等归国后已进入高校任职,创业代表:梁俊卫(CMU博士)和邱迪聪(CMU硕士)。
小编往期文章有详细梳理具身智能技术领域,全球Top50华人(有详细介绍各顶尖院校派系情况):全球AI+Robotics领域,国人、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高建荣: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历任)[大疆创新](DJI)总经理助理、高级总监、RoboMaster赛事负责人、大疆教育负责人、供应链负责人以及市场部负责人等多个职务。

杨硕在知乎上表示:已有多名世界级的机电系统和强化学习工程师和科学家正在加入;从招聘平台上来看,目前深圳团队已发布多个岗位(嵌入式软件负责人、相机算法工程师、射频工程师等),同时上海分公司筹建中;目前国内团队正火速搭建中,岗位众多。
招聘平台上,公司描述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大疆、华为、OPPO等头部智能硬件厂商及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在机器人、电机结构、感知定位、图传等领域经验丰富。
小编视角:中国和美国同时组建团队,可充分发挥两国优势,美国在算法层面有绝对优势(人才、芯片等),国内在硬件层面有绝对优势(供应链层面);结合两国优势,有利于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具身智能赛道取得优势。
同样此类布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创企还有[Dyna Robotics](达纳灵动),公司创始人是浙大校友杨世远(York Yang),国外主体于2024年9月硅谷-redwoodcity(红木城)注册成立,国内主体主体公司[上海达纳灵动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2月上海注册成立,目前国内已吸引云深处、ABB以及浙大、交大等高校的尖端人才加入;目前公司已于2025年3月26日完成由硅谷著名VC CRV 和 First Round Capital领投,国内知名VC真格基金参投的23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有关[Dyna Robotics]详细解读,查看往期文章:两地共建团队,这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初创公司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
公司产品路线、定位:消费级机器人
据杨硕在知乎上表示,公司将先主导几款尺寸更小、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的机器人产品,采用近年来较新的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和机电系统技术来架构更加稳健、安全、智能的机器人系统;然后通过这样的产品和技术路线的推进,生产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具体可以理解为,先做ToC家庭场景消费级机器人,然后在做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而且早期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可能包括具体是四足狗在内的陪伴机器人和小型人形机器人多款产品。
其实,相较于仍处于商业化探索期的人形机器人创企,[Mondo Tech](妙动科技)选择更现实主义的演进路线,在每次的迭代中寻找商业机会,其实这也是错位竞争的战略路径。
具身智能赛道创企,采用同样产品路径和商业化路线的不只有[Mondo Tech](妙动科技);小编往期文章有提到,相较于难落地的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大模型加持下的的消费级机器人或者陪伴机器人,更有望率先进入ToC家庭场景;AI陪伴机器人有望成为继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大模型(机器人“大脑”),成为具身智能赛道最先收益者,2025年以来已有多位行业大佬入局,并有望在2025年掀起融资潮。
由[追觅科技]原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于2024年12月19日成立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乐享智能】已于今年1月份和五月份完成两轮近三亿元天使轮融资;公司初期产品定位是做家庭通用小型具身智能机器人。
![]() | ![]() |
由智驾芯片上市公司「地平线」创始成员、副总裁、前软件平台产品线总裁余轶南(博士)、[地平线]原软件平台总架构师,地平线智驾创始团队成员宋巍和[理想汽车]前智能驾驶产品总监赵哲伦于2024年12月成立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初创公司【维他动力】(VITA)已于今年1月、3月先后完成两轮累计2亿元种子轮融资。
![]() | ![]() |
虽然大额融资频现,目前全球并没有真正成熟的消费级机器人亮相,大多数产品还仅仅是套壳通用大模型的智商税产品;就连大厂纷纷入局(小米、OPPO、小鹏、追觅等),风靡一时的针对ToC用户的智能伴随机器人四足狗目前仍没有真正跑通市场;目前,除了蔚蓝智能BabyAlpha A2系列还在销售外,其他厂家产品鲜有身影。
BabyAlpha A2
.. ... ...
接下来,小编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并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点击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与1030+位行业从业者一起,深度探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具身智能赛道更多解读:
【原创】浅谈人形机器人创企自研机器人大模型,才是未来唯一出路!!
【原创】车企、产业链公司、智驾领域从业者,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全球AI+Robotics领域,华人图谱(含具身智能赛道“师徒关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