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Chrome要被淘汰了?这届AI浏览器想彻底改变你的「上网」方式 | WAIC特别策划

APPSO 2025-07-24 11:56
资讯配图

2025 年 AI 产品井喷,浪潮夹杂着泡沫,到底什么产品能穿越周期?
这周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即将开幕,APPSO 将推出系列专题,希望梳理这半年来重要的 AI 产品和趋势,并在现场挖掘有用有趣的产品,同时探讨产品背后的一些细节:
有哪些工具,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工作流?
有哪些设计,让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就该如此」?
有哪些产品,通过开放和真诚赢得了用户的口碑?
有哪些应用,为我们带来了真实可感的效率提升?
今天,我们先聊聊 AI 浏览器,这个想重新定义我们上网方式的产品,到底带来了什么变化。
AI 浏览器正在复兴「浏览」这件事本身。
作为我们与信息世界的交界口,浏览器几十年来基本维持不变。然而,在过去短短几周内,AI 浏览器领域的热度持续升高:传闻 OpenAI 正在研发自己的浏览器,Perplexity 发布了号称「重塑搜索」的 Comet,原 Arc 团队带来的 Dia 也开始释出越来越多功能和用户体验实测。
资讯配图
赛场外圈,Zen、Neon、Sigma 等中小玩家也纷纷上线,试图以「AI原生」为卖点,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资讯配图
疑问随之而来:浏览器不就是个工具吗?能装插件,能看网页,不就够用了?我们真的需要一款重新定义的「AI浏览器」吗?
当你打开这些新品,或许答案就变得不那么简单了:这些浏览器不再只是网页的搬运工,而是主动的交谈者、整合者,甚至有点儿像「你的个人助理」。
从首页的提问框、到右侧浮动的对话栏,从自动补全的搜索建议,到能读懂多个标签页语境的 AI 系统——这些全新的尝试,正试图打破多年来浏览器一成不变的交互逻辑。
交互为王,输入框与侧边栏的新战场
浏览器作为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上网工具,其实几十年来样貌和用法都没怎么变过——地址栏输入网址或者关键词,点击链接跳转网页,多开几个标签页……你可能没细想过,这一套流程已经延续自上世纪 90 年代的万维网初期。
资讯配图
即使后来各大浏览器增加了插件扩展、隐身模式、同步书签等功能,但用户与浏览器交互的基本方式几乎没变。
然而,AI 浏览器的出现,试图在老旧界面和固化交互中撕开一道缝。各路厂商开始探索:有没有更聪明、更高效的浏览器交互范式?
「输入框」和「侧边栏」成了新战场上的两大焦点。以最近比较热门的 Dia 浏览器为例,它的主页简洁,正中只有一个朴素的输入框。
资讯配图
落地页做成对话框的形式已经烂大街了,但仍然是当下最主流的设计,也最符合直觉——这是网页浏览器,而网页浏览器在上古时期,就是这样的设计。
Dia 跟聊天机器人所不同的,是多了书签栏,但又比 Chrome 少了一大堆顶端设计。对话框可以直接进行提问。Dia 会智能识别意图、给出回复,而不只是丢给你一堆搜索结果链接。
它更「AI」味儿的想法是:在提问时,你可以把各个网页直接放进去,作为参考内容,而不是单独的上传文件或者粘贴网址。
资讯配图
这是一种相对新的做法,有效和插件类产品区别开来。
早两年,我们很多人第一次接触「浏览器里的 AI」,可能是通过各种插件或内置侧边栏,或者一些第三方插件点击后在页面侧边弹出的聊天窗口。
这些新的 AI 浏览器也在探索更复合的侧边栏互动方式。也就是除了落地页的对话框,侧边对话也是保留的。例如,Dia 浏览器在界面右上角放置了一个「Chat」按钮,点一下,就会在浏览器右侧滑出对话面板,供你和 AI 聊天。
资讯配图
可以说,现在做 AI 浏览器的思路是:一个都不落。把 AI 插件在网页端有过的表演,统统整合到一起。甚至是直接整合竞品,比如同样是主打原生 AI 浏览器的 Zen Browser。
资讯配图
不能说跟 Arc 有所相似,只能说是一模一样。保留了 Arc 曾经饱受好评的侧边栏、小方块收藏夹,还有磨玻璃画风、空间分割等。要知道,而 Dia 作为 Arc 的胞弟,甚至是在最近才重新把侧边栏装上。
Zen 真是像素级抄……啊不是,借鉴呐!
换个角度想,这体现出来的是 Arc 团队卓越的审美,他们的产品能爆火是有原因的。但是,后来者的模仿也反映出,整个浏览器品类并不丰富的玩法,「复兴」才刚刚开始,就捉襟见肘。
当「设计」成为争夺焦点时,背后的技术能力就显得更为关键。
胜负点:上下文与跨页记忆
把 AI 融入浏览器的交互细节里,只能在这场浏览器新战中占得一部分先机。但回到开头的问题,「装个插件,不也能边刷网页边问 AI 问题吗?AI 浏览器和装插件有啥区别?」
清晰的、一针见血的。
过去我们用浏览器查资料,是怎么操作的?搜索、点进网页、来回切标签、复制粘贴,再扔到 ChatGPT 问。哪怕装上插件,也不过是让这个过程稍微顺一点:你点个按钮,它帮你读页面,然后回你一段分析。
比如 Manus 母公司之前出品的一款产品 Monica,就是先以插件的形态打开市场的。
资讯配图
但是 AI 浏览器的过人之处,不能只限于堆砌多少新功能、新按钮,而需要在于它的大脑和浏览器内核已经融为一体:「读懂上下文」的能力和「统筹多个页面」的能力,这是普通浏览器 + 插件组合难以企及的。
在一款设计良好的 AI 浏览器中,这些繁琐操作都被省略了——因为浏览器本身就充当了你的「研究助理」。
在使用过程中时,它一直都在「保持观察」:开了哪几个标签页、滑过了哪些内容、卡在哪个术语上反复检索,它都能保留记录。
这就是所谓的「上下文记忆」和「跨页面理解能力」:不用再重复背景资料、不用重新整理资料,AI 就能基于你正在浏览的内容、路径和行为,给出一段结合了上下文信息的反馈。这一点,是传统浏览器 + 插件组合模仿不了的。
比如 Dia 浏览器会持续积累、学习你的浏览历史,越学习,越了解,直至真正成为懂你品味的个人助理。
资讯配图
另一个例子是,Opera 新近推出的 Neon 浏览器,更是内置了一个名为「Operator」的 AI 模型,号称可以直接读取网页的底层结构(DOM 树),理解页面上的信息分布,然后自动替你完成一系列操作,比如填写冗长的表单、预订机票酒店,逛电商网站并把商品加入购物车。
资讯配图
类似的操作,也是 Perplexity 出品的 Comet 在做的,本质上是代替用户直接操作浏览器。
资讯配图
总之,要真正革新上网方式,光在界面上做加法不够,必须在浏览器的底层架构上做减法和融合。
Arc 浏览器的创始人 Josh Miller 在谈到 Dia 时也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大多数人以为我们在造浏览器,其实我们造的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系统。」
资讯配图
他希望浏览器不再只是一个内容展示工具,而是升级为管理个人信息和偏好的「AI 操作系统」。这种理念听起来很宏大,但在技术实现上也确实部分落地了。
通过深度整合 AI 与浏览器内核,让「上下文感知」和「跨页面智能」成为标配。这才是它们相较于在传统浏览器上「外挂」一个 AI 助手的根本不同——插件是「工具箱」,AI 浏览器是「共同体」。
「冷门」市场:巨头入局下的机遇与挑战
如今的浏览器很像冠在孙燕姿名字前的形容词,「冷门」,尽管在移动互联网开始之前,浏览器曾经也是大烫门。
终于,在时间过去之后,碰上 AI,浏览器焕发了第二春。
AI 浏览器这个赛道,看起来像是小而美的产品探索,实则重启了一场被「默认设定」按下暂停键的老旧战场:入口层的革新。它把问题拉回了原点:我们如何进入信息?谁来引导我们面对内容?
从目前勇于尝试的产品看来,这场变革,正在分化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
一边是巨头的「整合主义」——Perplexity 做自己的浏览器、OpenAI 据称专门为 ChatGPT Agent 构建了一个自定义推理模型,经过了更复杂、多步骤任务的训练,很有可能将用于他们的浏览器。这样做看似大胆,其实路径清晰:在现有浏览器结构上,打一个 AI 的「叠加包」。
另一边是小团队的「结构主义」——像 Dia、Rewind 这些项目,野心不止于从浏览器框架改起,而是重新构想「信息入口」这件事的本质。
这些产品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用户浏览十个网页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决策,那 AI 能不能直接成为整个认知链条的一环?
换句话说:巨头做的可能是「更聪明的标签页」;小团队做的,是「标签页还需不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 AI 浏览器这个领域,看似产品打磨很重,实际上最底层比拼的是思维范式层面的创新。不是谁加载得快,而是谁先提出了「AI 时代的用户界面」到底长什么样。
因此,这或许也改变了我们该如何看待这场比赛。
如果说 Web1 是谁先建站,Web2 是谁先圈定用户,那 AI 浏览器之争,也许该问的不是谁能跑出一个大热门的浏览器产品,而是谁能先重写「打开世界的方式」
资讯配图
WAIC 2025 APPSO 在现场,欢迎加入社群一起畅聊 AI 产品,获取#AI有用功,解锁更多 AI 新知👇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more
智元机器人 x WAIC 2025 | 能文能武的机器人打工天团邀您打卡!
【AI加油站】AI面试专题二十四:Spring Cloud的面试题资料(附PDF下载)
【AI】揭秘白宫「AI甄嬛传」!奥特曼篡位马斯克,美国迎来AI「新教皇」
“AI大神”李沐终于开源新模型,爆肝6个月,上线迅速斩获3.6k stars!
碾压GPT4.1!阿里最强AI编程模型登顶全球开源模型榜首
张江机器人企业豪华阵容备战WAIC!
特朗普AI计划全文曝光:拆掉监管、力挺开源,中美AI竞赛彻底点燃,算力、能源、数据中心统统加急!
【报告】AI专题二:2025十五五时期我国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附PDF下载)
【直播倒计时2天!】从GPU出光到万卡扩展,曦智科技算力网络创新亮相WAIC!
Agent KB:经验池让Agents互相学习!GAIA新开源SOTA,Pass@1性能最高提升6.66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