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车帝测试震惊全网,车评人陈震力挺华为,冲上热搜

新行情 2025-07-26 11:3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懂车帝一个测试,让华为、小米一众车企焦头烂额?

 
资讯配图

出品 | 新行情   作者 | 范智林

资讯配图

懂车帝测试结果引争议,陈震力挺华为


当各大车企在智驾领域激烈厮杀时,懂车帝的一场测试直接给他们浇了一盆冷水。


近日,懂车帝联合央视新闻举行一次辅助驾驶系统测试。为了办好这次测试,懂车帝甚至包下15公里高速和城市道路,还十分豪气买下36款当下热销的智能车型做测试车,被网友戏称为“懂车帝矿业有限公司”。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但是,测试结果却令众人大跌眼镜。


在这场测试之中,特斯拉Model 3/X以纯视觉方案逆袭夺冠,但是,华为系问界M7/M9、小米SU7等车型集体翻车特别是“学霸”华为ADS在其中的AEB测试中竟被甩出前十惊呆众人。


更让人惊讶的是,懂车帝的实测结果显示,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道路事故场景模拟,没有一家车企的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完美通过所有测试项目


在高速夜间遇施工+卡车的场景中,仅47%的测试车辆能安全避让。而在儿童突然冲出马路场景中,也只有一半的测试车辆能有效刹停。


其中,在消失的前车真高速版场景测试中,36 辆车只有 5 辆车通过测试,分别是特斯拉 Model 3、特斯拉 Model X、魏牌蓝山、小鹏 G6 和蔚来 ES6,通过率只有不到 14%。


并且,当测试车辆们遇到突然出现的猪时,甚至只有特斯拉的MODEL X通过测试,几乎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不过,从整体表现来看,虽然特斯拉拿下第一名,但是搭载鸿蒙智行的车型以及使用国内智驾上momenta系统的产品也都表现不错


而一些热门车型,比如小米汽车等产品,却在这场测试中表现一般。另外,合资车中也有一些表现不错的,比如铂智3X,但整体上,合资车的表现都偏弱,或许是因为其新一代产品尚未上市,没有参与测试。


资讯配图图源:微博


在网友们对这个测试结果议论纷纷的时候,知名汽车博主@陈震同学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冲上热搜。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陈震表示我依然认为华为的ADS 是我到目前为止,所用过感觉最好的辅助驾驶系统,我的感受是基于我在公共道路上他的表现所得来的。


而对于引发热议的测试结果,陈震则说道:“至于这个排名,人家也是基于人家在封闭场地内的测试结果所得来的,我觉得,我们彼此的表达并不冲突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与此同时,鸿蒙智行对这个车评结果表示“不予置评”。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部分网友甚至开始对这场测试的视频进行逐帧分析,认为懂车帝的测试不够公平公正,还对测试中的测量变量、系统干预、场景选择等变量表示了质疑。


不过,针对以上质疑,懂车帝很快也进行了回应,表示其原创制作的《懂车智炼场》辅助驾驶节目,仅代表事故模拟当时该车辆的碰撞结果,不代表其在所有辅助驾驶场景下的表现,“我们希望通过节目科普,告诉消费者辅助驾驶存在安全边界,自己才是生命的第一责任人。”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综上,虽然有人指出这个测试过程完全严谨,中间有漏洞。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测试的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毕竟测试场景确实可能在现实中遇到,如果智驾车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重大的事故。这对于任何品牌和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


资讯配图

多次出圈的陈震


从这次事件中,陈震可谓是赚足了流量。不过这并不令人意外,毕竟此前他就曾因为自己的劲爆言论和经历多次出圈。


说起来,陈震也算得上是一个传奇人物了。从地下飙车传奇到专业赛车手、再到汽车内容顶流,最后突破汽车圈成为生活方式网红这一路上陈震可是贡献了不少热搜和争议话题。


陈震年轻的时候,因为能以13分钟跑完北京二环(32.7km),还被封为“二环十三郎”。


资讯配图

图源:百度


不过2006年,陈震就因飙车被警方行政拘留7天,成为北京首例因超速被拘者。这件事件经全国媒体放大后,陈震也经历了首次“出圈”。


2010年,陈震入驻微博,凭借硬核驾驶技术和敢说敢做的风格,迅速积累第一批核心车迷。之后,他还自创《萝卜报告》,首年播放量就破亿,成为了当时现象级的汽车自媒体之一。


不过,陈震显然不满足于只做汽车内容,近几年他开始尝试破圈,想要从车评人转型成为生活方式网红。他所发布的内容也拓展到沉浸式出差Vlog、美食探店、时尚好物分享等。


截止日前,他的微博粉丝数已经超过997万,抖音粉丝数超过1071万。


资讯配图

图源:抖音


聊到陈震的现在,就不得不提到前不久发生的“陈震炮轰小米YU7”事件了。


这件事是这样的,小米YU7上市前,雷军高调宣传小米YU7的“24小时耐力挑战”,直言这项极限测试堪比“勒芒24小时耐力赛”——跟奔驰、保时捷看齐,换人不换车,超高速连续24小时跑到底。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但陈震很快对此提出了质疑,他表示:“这24小时到底是怎么测的?一直极速吗?极限体现在哪儿?和真正的勒芒赛比,这也太温和了吧?”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车圈顶流小米汽车和知名车评人的碰撞,立即吸引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有人怀疑陈震收了钱,有人则认为他很专业。


在陷入舆论漩涡之后,陈震不但没有停止发言,反而抓住流量,连发了好几条微博,一边喊冤,一边追问小米YU7的测试细节。

资讯配图

图源:微博


其实,陈震以前也是小米手机的“铁杆米粉”,各种好评、推荐没少给过。直到小米开始造车后他和小米的关系才变得微妙起来甚至删掉了和雷军的合照。


资讯配图

陈震和雷军


这件事引发热议之后,陈震解释说,是因为觉得照片拍的状态不好,所以删了。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也站出来力挺陈震,表示赞同。


其实,这种品牌和车评人的互怼或者质疑,在汽车圈其实一点都不稀奇。


因为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已经逐渐呈现出“比亚迪打规模、华为打智驾、小米打生态”的三极格局。三家在“销量—技术—成本—品牌”四条战线上短兵相接。


比如销量上,比亚迪2025年的目标是550–600万辆,在国内新能源市占率达到越30%,而鸿蒙智行则将全系目标定在了10万辆,同比翻番。就连去年新入局的小米在YU7发布3分钟后,大定量就达到了200000台,计划年交付20 万辆


资讯配图

图源:小米


与此同时,二线新势力车企蔚小理、极氪、深蓝等的生存空间或将被进一步压缩,不过他们也在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这种情况下,各大汽车品牌方需要流量和话题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车评人需要独立观点和专业权威来吸引粉丝


只是当观点能轻易被流量裹挟时,任何人的重话都可能被放大。再加之,现在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消费者们更加愿意去质疑车评人“收了钱”才会对某家车企进行批评,这才让舆论场一片混乱。


毕竟,对每一款车的评测,重要的是数据的准确性,主观感受说到底也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


总之,在这个流量时代,无论是车评行业还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能有的选择并不多。大家要么像陈震一样拥抱流量,用娱乐化内容换商业空间;要么深耕数据评测,建立“可复现”的信任资产,中间路线或许会越来越难走。


点击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资讯配图资讯配图资讯配图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电话:18576718939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测试 华为
more
关于eVTOL电池跌落测试的讨论
构建下一代闭环仿真平台:51Sim在端到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测试中的创新与实践  | 盖世汽车2025第八届智能辅助驾驶大会
浙大校友打造AI代码测试神器,零代码零bug,30分钟创建网站
芯片测试线下技术研讨会报名:Wifi7、ADC芯片测试展示等(8月5日 苏州)
陶哲轩回应OpenAI新模型IMO夺金!GPT-5测试版也曝光了
车企激辩!懂车帝测试引爆辅助驾驶争议
2025年中国锂电池检测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将围绕智能化、高精度和多参数测试加速创新「图」
芯片测试线下技术研讨会(8月5日 苏州)
从研发到量产,这款自动化测试神器,9大行业都在用!
特斯拉陶琳、鸿蒙智行回应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