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 全球eVTOL技术构型统计:复合翼占比最高,倾转旋翼次之

eVTOL产业通 2025-07-29 18:16

资讯配图


近日,SMG Consulting发布了《全球eVTOL厂商先进空中交通现实指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在全球31家主流eVTOL整机厂商中,选择复合翼构型的占比近42%,为所有eVTOL构型中占比最高,倾转旋翼构型以35%占比紧随其后。

资讯配图


全球范围内eVTOL研制与开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截止目前有超过430家设计机构推出了1000余个eVTOL概念产品,这些产品基于运行模式、整机构型、动力能源、设计载荷、应用场景等不同维度,可分成各种不同类别。在整机构型上,目前主要为多旋翼、复合翼、倾转旋翼和倾转涵道四种构型,不同构型在飞行性能、经济性、适航审定难度和商业化落地上各有优劣。

目前全球主流eVTOL厂商中,国外的Beta,EVE,Ascendance,HONDA及国内的峰飞、御风未来、沃兰特等厂商均选择了复合翼技术路线;JOBY,Archer,Wisk,Vertical及国内的沃飞长空、时的科技等选择倾转旋翼;亿航、Volocopter等选择了多旋翼路径。各家不同技术路径选择的背后是不同主机厂对eVTOL性能、经济性、适航审定与商业化落地的多重考量,SMG Consulting发布的这一数据凸显了复合翼方案正获得更多厂商青睐。

复合翼和倾转旋翼在原理上都是通过改变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实现垂直起降和向前飞行的转换。区别在于,复合翼的垂起动力系统和巡航推进系统分离,通过推力合成的方式实现推力矢量,起降阶段依赖垂起桨产生升力,平飞阶段依靠推进桨和固定翼,两套系统独立运行。而倾转旋翼则通过机械方式实现推力矢量,垂起和巡航共用桨叶,桨叶附近需要变桨距和倾转机构。


目前,这两种构型在航时航程、稳定性、成本及未来适用场景上相对其他构型有更好的平衡,也是目前绝大多数主机厂的主流选择。复合翼相较于倾转旋翼,在结构、控制、维护等方面相对简单,更适合高频次、常态化运行,且在成本和适航认证周期上具有优势;而倾转旋翼相较于复合翼,虽在桨叶附近的结构相对复杂,但在经济速度、极速和气动阻力上具有优势。


尽管复合翼在现阶段选择上略占上风,倾转旋翼依然受到超过三分之一主流厂商的支持,这表明eVTOL领域的技术探索呈现多元化特征。不同的技术路径,也有利于不同的关键技术突破,避免因技术路线单一而导致未来场景落地上受限。随着未来电池能量密度、材料等的持续进步,不同构型的性能边界有望逐渐打破。

内容来源:网易科技

免责声明:  图片和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编写于此只是为了传递行业资讯,如有误差欢迎指正,如有侵权请添加作者微信删除文章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VTOL 复合翼
more
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成功首飞
广东首款正向开发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首飞成功
eVTOL气动构型大揭秘:多旋翼、复合翼、倾转翼谁主沉浮?
广东低空经济迎重大突破 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首飞
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首飞
全球eVTOL技术构型统计:复合翼占比最高
行业报告 | 全球eVTOL技术构型统计:复合翼占比最高,倾转旋翼次之
科技快讯 | 抖音明确禁止未满16周岁出镜直播;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 GOVY AirJet 成功首飞...
广汽首款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成功首飞
腾盾科创启动IPO辅导,估值已上百亿!航天飞鹏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广汽高域复合翼飞行汽车首飞成功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