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开源蓝河操作系统内核,用Rust写出AIOS的底座

雷科技 2025-07-29 18:19
资讯配图

过去半年,AI 领域的焦点迅速从大模型转向智能体,AI 正在从被动应答的「聊天机器人」升级为可自主规划调用工具执行任务的「数字劳动力」,以至于 2025 年被普遍认为是「智能体元年」。OpenAI 最新上线的「ChatGPT Agent」模式,似乎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不过在通往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当终端设备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具备「自治」能力,安全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行业数据显示,操作系统中约 70% 的严重安全漏洞都源于内存问题,而 AI 智能体运行在手机等终端往往涉及敏感权限和隐私数据,内存安全一旦出错,后果将非常严重。

尤其随着 AI  智能体的加速普及,意味着大量原本由用户主动控制的敏感操作,将直接由设备自行代理完成,当然也包括调用摄像头、读取文件、执行支付、连接网络,甚至修改系统状态的权限。AI  智能体也将通过高敏感权限获取到大量的用户隐私数据,如果内存使用不当等导致的安全漏洞被黑客利用,导致智能体的越权、越界甚至失控,很可能造成严重的隐私数据安全事故,让「面向用户的 AI」无从谈起。

从这个角度看,AI 终端必须从根本上确保内存的安全。在 7  月  23  日举行的 2025 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上,vivo 就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将使用 Rust 语言编写的蓝河操作系统内核(以下简称「蓝河内核」)开源。蓝河内核从源头规避了内存使用不当导致的安全漏洞,诚如 vivo  副总裁,OS 产品副总裁,vivo AI 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所言,这也为  AGI  时代操作系统的底层探索提供了更多可能。

资讯配图

同时,通过开源的方式,加速全行业打造真正面向 AI 的内核和操作系统,vivo 也让我们看到了 AGI 时代的新基座,正在呼之欲出。

资讯配图

Rust 全栈自研,

面向 AGI 时代的蓝河

在 AI 正在走向终端、逐步演化成系统原生能力的今天,vivo 自研操作系统内核和框架,已经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一种必然。这不仅关乎效率和差异化,更是为了构建一套真正适应 AI 时代的底层架构。

Rust 语言是其中的关键之一。Rust 的优势在于,它几乎是目前唯一能在「不引入性能损耗」的前提下,在编译期规避掉绝大多数内存安全隐患的系统级语言。放眼整个行业,过去几年,谷歌、微软等操作系统公司虽然都在引入 Rust 语言,比如微软用 Rust 重写了核心 Windows 库,谷歌也用 Rust 重写了 Android 关键组件,但仍然停留在小范围的渐进式改造上。

相比之下,vivo 选择了另一条更难但更根本的路径——打造了行业首个从内核到系统框架全栈使用 Rust 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在此之前,纯 Rust 内核主要由全球顶尖高校或社区打造,比如斯坦福大学和密西西比大学的 TockOS、清华大学的 rCore OS,主要面向学术和社区,缺乏工程化落地。

而蓝河内核作为行业首个适用于嵌入式和移动设备的开源 Rust 内核,将开源 Rust 内核的支持第一次扩展到了移动设备上,直接推动整个 Rust 语言领域往前迈了一大步。可以预见的是,蓝河内核将全面加速 Rust 内核的产业落地,为多种形态的智能终端提供低成本、高可靠的选项。

资讯配图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还在于蓝河内核具备了三项最关键的能力:安全、轻量和通用——而它们,恰好也分别对应着 AI 在终端落地过程中的三大瓶颈。

蓝河内核的安全性来自于 Rust 天生的内存安全机制,借助所有权模型、借用检查和生命周期机制,在代码编译时就能阻断空指针、越界访问、数据竞争等问题,避免安全漏洞。在智能体越来越自主的今天,这意味着它可以更安心地触达设备底层,完成原本需要人手干预的复杂操作。

同时蓝河内核的最小内核占用仅 13KB,这种极致的设计,使得蓝河内核能流畅运行在功耗受限、内存紧张的可穿戴设备、IoT 模组乃至传感器节点上,具备强大的通用性。

另一方面,vivo 也没有把蓝河内核「封闭」在自家平台内,而是从一开始就对标跨平台运行的需求:蓝河内核支持 ARM 和 RISC-V 架构,并兼容 POSIX 接口,开发者可以在不同形态的终端上移植、部署、扩展 AI 智能体能力,做到一套代码覆盖多平台。

资讯配图

蓝河内核的这些特性,不只是功能性的技术积累,更标志着 vivo 在操作系统底座层面率先完成了一个面向 AI 时代的关键跨越。在 Rust 工程化落地尚属前沿话题的今天,vivo 已走在了行业最前列,不只是将其用于零碎模块,而是用整套可运行、可开源的系统实践,将 Rust 从语言理想变成了工程现实。

目前,开发者可通过登录以下网址获取蓝河内核的开源代码:
▪ AtomGit:
https://atomgit.com/vivoblueos
▪ GitHub:
https://github.com/vivoblueos
登录蓝河内核官方网站(https://blueos.vivo.com/kernel)也可以了解相关信息。

当然,这一切并未止步于 vivo 自己。vivo 选择将蓝河内核面向全行业开源,或许也说明了一个更宏大的意图:它并不只想构建一个自研系统,更像是在发起一场关于未来操作系统架构的行业对话。

资讯配图

一次技术开源,

更是一场生态战略布局

「开源共建,才能让生态更健壮」周围在演讲中提到,vivo 从最开始规划就想好了将蓝河内核开源共建。这更清晰地表明,蓝河内核的开源对 vivo 来说,并非一个「发布即完成」的工程节点,而更像是一次长期目标的启动节点。

资讯配图

事实上,vivo 开源蓝河内核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从 2023 年发布蓝河操作系统开始,vivo 就持续举办「vivo 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邀请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开源社区、产业企业的开发者参与,第二届就已经吸引了来自 90 所顶尖高校的 400 多支队伍报名参与,迅速将其打造成行业最具影响力的 Rust 赛事。

其中的比赛成果推动了 Rust 在基础软件领域的实战落地。许多参赛者将大赛作为学习、转译 Rust 的真实平台,也因此形成了一批稳定的蓝河开发社区力量。在大会上,vivo 也表示,第三届 vivo 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即将拉开帷幕。与此同时,vivo 还将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携手,与行业协会、企业伙伴一起,打造  Rust  学习与研究的平台。vivo 实质上在做一件很有前瞻性的事:通过开放与共建,推动 Rust 语言在中国基础软件领域从「开发语言」真正转化为「系统工程工具」。

在这个过程中,开源的蓝河内核就是那个锚点——不仅证明 Rust 能够构建稳定可靠的系统内核,更提供了一个活着的工程样本,供行业持续迭代、参考和演进。

从外部视角来看,这些都说明了 vivo 对于开发社区的重视,也表明了 vivo 意图并不止于蓝河内核的「开源」,而是在开源蓝河内核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属于中国的、以 Rust 为核心的新一代操作系统生态。

不过 vivo 也明白,不管是软件开源还是生态战略,从来不是一次性动作,而是一个需要长期耐心、持续投入、达成共识的系统性过程。vivo 早已开始向 Linux 内核持续贡献代码,参与安卓系统框架优化;而在人工智能方向,vivo 也将自研蓝心大模型开源,成为国内少数开放完整参数、推理框架和训练工具链的手机厂商之一了。

另一方面,从操作系统底座到语言生态共建,再到开源文化的长期拥抱,vivo 已经成为 Rust 基础软件体系中不可忽视的推动者。蓝河内核的开源,更让这一战略姿态变得清晰:vivo 不只是要自研系统,更愿意分享它、开放它、与行业一起把它养大。这既是一次技术路径的探索,也是一次生态建设的实战。

对中国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来说,这或许也是一次真正值得期待的变量。

资讯配图

迈进 AI 时代的深水区,

vivo 想和更多人同行

蓝河内核,可以说是 vivo 在基础软件领域深耕多年的阶段性成果。从 2023 年正式发布蓝河操作系统以来,vivo 完成了从内核到系统框架的全栈 Rust 构建,再到如今内核开源,这条路并不轻松。

尤其是在国内缺乏成熟 Rust 操作系统生态的背景下,vivo 不仅完成了蓝河内核的自主可控闭环,更构建出一套覆盖高校教育、开发者赛事、基金会合作的多维生态体系。

vivo 不只是率先走通了从语言到内核、从产品到系统的全链路,还用创新赛、社区共建、高校合作、开源治理等方式,尝试把蓝河内核从「一家公司能跑通」变成了「全行业能接得住」。这背后,是对国产基础软件建设极高的耐心和系统性投入。

关键还在于,蓝河内核在安全性、轻量化、可适配性等层面,为 AI 时代的终端设备提供了足够优秀的底座能力。对开发者来说,它是一个真实可运行、可以落地项目的工程平台;对芯片、终端和系统厂商来说,它提供了一个跳出封闭生态、构建自主方案的现实路径。

资讯配图

但最终,这一切指向的仍然是用户体验——终端 AI 的交互更流畅,系统响应更即时,隐私保护更可靠,功能也更贴近真实需求,这也许正是 vivo 开源蓝河内核的初心所在。

历史也告诉我们,开源不是终点。需要更多行业伙伴与开发者的加入,才能共同推动蓝河内核的持续演进、不断壮大。同时作为一个为 AI 而生的操作系统内核,蓝河内核也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吸引 AI 时代行业伙伴和开发者。在这个意义上,vivo 的开源或许正在开启中国基础软件探索路上的新征程。

End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开源 vivo
more
狂拿大模型明星订单,一家清华系HPC-AI Infra公司浮出水面
AI改造激光焊接检测!“过杀”率暴降50%,国际头部客户产线已用上
办公软件的尽头,「或许」是一个能听懂人话的 AI 助理
30万岗位将被AI吞噬?印度2830亿美元软件业迎来「清算时刻」!
菁英会 | WAIC 2025以青春之力,筑AI学术新高峰:中国青年菁英共议学术破局之道
AI视觉企业冲刺港股IPO,拟研发具身智能机器人
AIR科研|AMix-1重新定义LLM时代的蛋白质基座范式
WAIC 2025 闭幕不散场|365天的AI之旅,从这四天出发
AI学会闻酒了?!这家公司居然在给机器长鼻子!
【旗舰】魅族22系列预热 不止魅族22还有魅族22Air!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