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国产GPU幕后秘闻。说一下这背后的一些故事吧。这家公司团队核心成员来源于S3 Graphics,S3 Graphics当初被Via威盛电子收购,2013年Via和上海市政府成立了兆芯,S3的部分人员合入兆芯。2018年兆芯一系列骚操作下,部分中高层管理层在2018年率领员工出走、成立了GPU企业中天恒星。这里面就包括S3的几个元老,比如黄永、宣以方、牛一心(I-sing Roger Niu)、孔德海(DEHAI KONG)等人。宣以方、牛一心(I-sing Roger Niu)、孔德海(DEHAI KONG)等人去了中天恒星,中天恒星的创始人正是黄永。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中天恒星爆发资金问题,发生了欠薪、裁员事件。宣以方、牛一心(I-sing Roger Niu)、孔德海(DEHAI KONG)等人带领部分员工,成立了砺算科技。然后就有了今天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也不是一帆风顺,和中天恒星一样,砺算科技科技也多次爆发了欠薪等一系列问题。最后S3的这个故事里面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故事,兆芯2018年离职的中高层领导层里面除了上面几个,还有一个人,叫洪洲,这个人加入了华为海思在2018年搭建的GPU笛卡尔团队。然后出现了海思著名的AI卡路线之争,应该走GPGPU路线还是NPU路线。2019年5月美国制裁华为,美籍/绿卡员工后续相继离开,然后就出现了洪洲出走,创立壁仞科技的事情。再后来2020-2021年笛卡尔团队再次爆发大规模离职,出现了杨建等人离职,加入沐曦创业团队的事情。海思笛卡尔团队经历着两次大规模离职后,高层技术人员全部出走,虽然团队后来得以重建,但也直接导致了马良GPU研发过程中断,导致目前马良GPU性能拉垮。如果当初GPGPU团队赢了,现在可能是另外一方风景了,可能麒麟X90的DX12、DX11驱动研发会更顺利一点,也可能菊厂会有对标4080、4090的游戏显卡。更可能在AI卡市场上,会比现在更加顺利。时也命也!关键总结1、技术同源: 砺算、壁仞、沐曦、格兰菲均直接或间接继承S3 Graphics的GPU技术积累,但分化后路线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