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hem J: 基于绿色合成ZnO/NiO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黄蓍胶修饰用于核黄素电化学检测

智能传感与脑机接口 2025-08-02 20:46
资讯配图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资讯配图




英文标题:Green synthesized ZnO/NiO nanocomposites decorated tragacanth gum for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riboflavin

原文DOI:10.1016/j.microc.2025.114585
资讯配图

1

成果简介

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高灵敏度、高效的无酶核黄素(RF)检测方法,采用环境友好的合成工艺制备了基于天然黄蓍胶基质的ZnO/NiO纳米复合材料(ZNT NCs)。为实现生物传感应用,选用具备高比表面积、易获取且成本低廉的聚合物基生物复合材料——黄蓍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系统研究了ZNT NPs的组成与结构:X射线衍射(XRD)显示平均晶粒尺寸为30 n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证实其球形形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解析官能团构成,紫外-可见光谱(UV-Vis)测定能带隙为3.3 eV。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体系中,利用[Fe(CN)6]3−/4−介质和方波伏安法(SWV)对玻碳电极(GCE)修饰材料的电化学响应(1.6 × 10−5 A)进行测试。修饰电极展现出显著增强的电催化活性,活性表面积增加2.74 cm2,LOQ为2.24 μM,灵敏度为1002.92 μ·μM−1 ·cm−2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证实ZNT NCs间存在高效电荷转移,基于RF与黄蓍胶羟基的静电相互作用,实现了10 nM-1100 μM宽线性检测范围及8.7 nM的检出限。该传感器兼具高选择性,成为RF检测的理想平台。研究深入解析了RF的氧化还原行为,系统评估了灵敏度、选择性、稳定性及重现性等核心传感性能。通过药物样品的严格验证,该修饰电极展现出卓越的RF检测效能,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创新分析方法。


2

研究亮点

  • 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合成了具有天然黄蓍胶基质(ZNT NCs)的ZnO/NiO纳米复合材料,显著增强了电化学活性、导电性能和稳定性。

  • 宽的线性响应范围(10 nM-1100 μM)、低检测限(8.7 nM)、以及良好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和实用性。

3

图文解析

资讯配图

图1. ZnO/NiO/ZNT NCs/GCE电化学传感器检测RF的原理示意图。

资讯配图

图2. (a)柠檬草合成的ZnO、NiO和ZNT NC的XRD分析;(b)TG、ZnO、NiO和ZNT NC的FTIR;(c)ZNT NC的吸收光谱和能带隙(内插图)。

资讯配图

图3. (a)ZNT NC的SEM图像和粒径分布直方图(插图);(b)ZNT NC的EDX;(c)ZNT NC的TEM图像和(d)ZNT NC的SAED图像;(e)ZNT纳米复合材料的XPS全谱图,揭示了Zn、Ni、O和C元素的存在。(f)高分辨率Ni 2p谱,与Ni2+态匹配;(g)高分辨率Zn 2p光谱显示出离散的Zn 2p3/2和Zn 2p1/2峰,证实了Zn2+氧化。(h) O 1s光谱显示表面吸附的氧物种和金属-氧键的贡献;(i)C 1s光谱揭示了西黄蓍胶基质中C-C、C-O和O-C=O官能团的存在。

资讯配图

图4. (a)在含500 μM RF的pH 6的PBS中不同修饰电极的CV;(b)PBS中ZNT NC在不同扫速的CV图(扫速范围为10 mV/s ~100 mV/s);(c)峰电流与扫描速率的线性关系图和(d)峰电流的对数与扫描速率的对数的线性关系图;(e)ZNT NC在10 nM-1100 μM浓度RF中的SWV曲线以及(f)峰电流与RF浓度的校准曲线(RF的浓度范围为 10 nM ~ 1100 μM);(g)ZNT NC的稳定性评价;(h)ZNT NC的长期稳定性;(i)维生素B复合物片剂的真实样品分析。


表1.  ZNT NCs/GCE与已报道电极检测RF的性能对比。

资讯配图

表1.  提出检测RF的改性电极和现有的报告的对比。

4

研究结论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绿色合成的ZnO/NiO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黄蓍胶基质(ZNT NCs)的非酶RF检测技术,通过简易共沉淀法实现环保型传感平台的构建。材料表征结果充分证实了ZNT NCs的结构形成与形貌特性。修饰玻碳电极的基础电化学测试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基于ZNT NCs与RF分子中羟基的相互作用,所构建传感器在RF检测中展现出高灵敏度(LOD=8.7 nM)和抗干扰选择性。采用SWV在优化条件下对缓冲溶液进行检测后,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维生素B复合片剂等药物样品的实际分析,回收率达84%~97%。经过100次循环测试后,ZNT-GCE的峰电流保持稳定,证实其作为药物质量控制和补充剂检测工具的可靠性。本研究不仅为制药行业提供了新型检测手段,更证明了环保纳米技术在提升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性能、满足可持续医疗检测需求方面的巨大潜力。


免责声明:原创仅代表原创编译,水平有限,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献解读如有疏漏之处,我们深表歉意。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公众号智能传感与脑机接口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IC 检测
more
APS物料计划优化之:物料约束:DMC动态物料约束(Dynamic Material Constrain)
2025年仿生系统与机器人国际会议(ICBSR 2025)征稿通知
LG显示OLED面板驱动IC用量将减半
曝荣耀Magic8新增Ultra产品线,落地AiMAGE
ICCV 2025|告别语义漂移!清华最新3D场景定制神器ScenePainter让“想象”走得更远
开幕倒计时3天!2025DIC显示展逛展攻略公布:展商名录+亮点展品+同期论坛议程+交通指引(附展商名录PDF版下载)
ICCV'25 Highlight 港大开源 | GameFactory:迈向交互式生成视频的更高级智能
Hinton力主“让AI与善共生”,上海AI实验室推出“中国方案”,Anthropic联创深度解读
【他山之石】ICCV 2025|DiT 架构下的全新训练范式!中科大开源DualReal:打开视频定制“身份+运动”新次元
Anthropic官宣「封杀」OpenAI!GPT-5发布在即,竟被曝用Claude Code做开发?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