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晚交通高峰时,“空中交警”无人机对车流密集路段展开监测预警,还能高空“喊话”引导远端车辆分流;快速路上发生车辆擦碰事故,无人机悬停多角度抓拍取证,并将画面实时回传指挥中心,引导当事人快速拍照后迅速撤离现场……
目前,东新交警联合普宙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已打造常态巡逻航线18条,日均飞行300分钟以上,构建“空地一体”智慧交管新范式。今年以来,已通过无人机发现路面隐患48处、120余起事故先于当事人报警发现,东新辖区进出城通道、快速路拥堵同比下降11.5%,事故处理效率明显提升。
科技赋能 提升交通治理成效
“您好,事故现场我们已经拍照取证,这里是快速路,请你们注意后方来车,立即上车,从前方的匝道口驶出,东新交警将在前方凤凰山收费站入口处等您。”

伴随着桨翼的旋转,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交通大队的“空中交警”在辖区重点路段对交通情况进行实时巡查,无人机凭借灵活机动、高空视角等优势,成为路况巡查、拥堵疏导、违法监测、事故取证及快处、违法抓拍等任务场景中的得力助手。

“变道请提前打开转向灯,禁止加塞,文明行车,安全驾驶……”7月30日18时左右,在高新大道路段,一架警用无人机高悬半空向机动车驾驶人喊话。

这架无人机的操控者是东新交警蔡喆超。每逢早晚高峰,只要天气允许,蔡喆超都会操作无人机到车流、人流量密集的道路上飞一飞、巡一巡,及时劝导交通违法行为。
“使用无人机对南三环、东三环、高新三路等重点区域进行高空巡航监测,画面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大大提升巡检覆盖范围和响应效率;我们同时在神墩一路、秦云路、康福路等12个路段进行高频巡查,空中喊话及时劝离违停车辆;交通事故发生后,无人机平均5分钟即可抵达现场进行拍照取证、初步研判、喊话引导等前置处理工作,较快骑出警效率更高;针对渣土车的夜间违法行为,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红外镜头,对超载、撒漏、闯红灯等行为进行密集的监视取证,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威慑。”东新交通大队副大队长李碧熙介绍。
今年清明、五一、端午节假期,东新交警通过无人机空中巡航实时掌握城区主次干道、主要商圈、进出城通道人流、车流态势,指挥中心根据交通态势信息,及时调整交通疏导方案,合理调配警力,确保了重要路口交通顺畅,避免了道路长时间、大面积拥堵,辖区进出城道路及快速路拥堵报警同比下降11.5%左右。
实时感知 打通智慧交管“末梢神经”
7月28日16时许,东新交警使用无人机巡飞中发现光谷大道高架上桥匝道处,一名男子正骑自行车上高架,后方车辆纷纷变道避让,十分危险。
东新交通大队指挥中心监测到无人机实时回传的视频画面后,立即调度附近汉警快骑前往处置,并指令无人机对骑行男子进行空中喊话引导靠边停车,约2分钟后汉警快骑队员赶到,将被导航误上高架的男子护送至地面。

东新交警还通过无人机夜间巡飞,抓拍工程运输车闯红灯、超速等违法情况。7月23日22时许,警用无人机在光谷三路高新五路开展夜间巡飞时,发现一辆渣土车闯红灯,无人机立即悬停进行抓拍取证,将视频实时回传指挥中心,由信息化专班同步开展追处。
空中卫士 护航大型活动安全
东新交警在光谷马拉松、武汉网球公开赛、光谷广场跨年夜等大型活动交通安全保障中,充分发挥空地协同优势,对人流密集、车流量大、易拥堵道路,形成空地立体化的智能巡航保障方案。

以武汉网球公开赛为例,赛事期间,场馆周边人员和车辆密集,交通压力大,指挥中心利用无人机提前对场馆周边道路进行勘察,规划最佳通行路线,并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利用系统自带的AI 智能算法,实时识别分析人流和车流量。工作人员基于这些数据,及时响应临时调度管控需求,引导观众和车流有序流动,确保了赛事期间交通的安全、平稳、有序。
截至目前,东新交通大队已使用无人机成功护航各类大型赛事、活动10余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