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动态2025半年度盘点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 2025-08-04 08:00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通常指地面以上1000米以下空域)为活动范围,以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通航飞机等为载体,涵盖物流配送、城市空中交通(UAM)、应急救援、农业植保、低空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5年以来,国内外低空经济领域在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均有重要动态。站在半年之际,本文章将对本年度相关动态进行梳理,并结合智库视角提出总结思考。


一、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动态

2025年以来,全球低空经济政策体系化与技术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主要经济体通过监管创新、企业并购与技术联盟构建竞争壁垒。


1


政策与监管升级方面

美国加速本土产业保护与商业化进程,特朗普政府6月6日签署《释放美国无人机支配地位》《恢复美国空域主权》两项行政令,要求30天内发布超视距商业运营规则,设立eVTOL融合试点项目(eIPP),并明确联邦机构优先采购本土无人机系统,强化供应链安全审查;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加速低空交通管理体系建设,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全国空域数字化改造。欧洲推进跨境协同,欧盟2月发布U-Space 3.0框架,统一远程识别标准并简化跨境起降机场认证,欧洲投资银行批准21亿欧元建设63个氢能垂直起降机场网络;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5月再次更新SC-VTOL(垂直起降飞行器特殊条件)标准,为eVTOL的商业化运营提供更清晰的适航认证路径。


2


企业动态与技术应用方面

波音深化物流布局,2月以43亿美元收购无人机物流巨头Zipline,整合其70万次医疗物资配送经验,目标2027年实现全球85%城市30分钟送达。亿航智能拓展海外市场,3月在西班牙贝尼多姆市完成欧洲首个无人驾驶eVTOL城市飞行,与萨拉戈萨市合作建立中欧UAM研究中心,计划在巴塞罗那—萨拉戈萨航线部署20架客运eVTOL。亚马逊Prime Air扩展枢纽,达拉斯枢纽每日处理1200架次无人机飞行,采用格瑞普(中国)半固态电池使航程延长40%,热失控风险降低78%。


3


技术突破与合作方面

空管系统智能化,洛克希德・马丁1月在洛杉矶部署Agile Path系统,利用量子退火处理器实现每小时1200架次高密度飞行冲突解决,准确率97.3%,为城市空中交通(UAM)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电池技术革新,格瑞普(中国)半固态电池通过双重电解质创新(固态电解质涂覆+ 凝胶电解液原位固化),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抑制锂枝晶生长,能量密度达350Wh/kg,支撑eVTOL续航突破150公里,循环寿命超1200次,已应用于Zipline等新一代物流无人机。跨境技术合作,欧盟U-ELCOME项目3月在西班牙演示多架无人机协同飞行,覆盖法、意、西51个合作伙伴,推动AAM系统标准化,测试中12架无人机与亿航EH216-S通过U-Space系统实现安全空域共享。


二、国内低空经济产业动态

2025年国内低空经济呈现“政策穿透性强、技术迭代快、场景落地实”三大特征,国家级机构设立与地方立法试点形成协同效应。


1


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国家级顶层设计落地,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统筹1000米以下空域分配及垂直起降机场标准化建设,标志着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6月23日《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明确将低空经济纳入法律框架,提出优化空域配置、建立适航审定制度,为规模化运营提供法律保障。地方层面制度先行,深圳5月出台《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计划2025年前建成600个起降点,吸引德国 Lilium 等国际企业落地;广州开发区引入亿航、小鹏汇天,规划2027年产业规模达2100亿元;广东中山部署超50套智能机巢,实施“无人机智能机库+高位监控”空中巡查模式,覆盖港口、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香港放宽无人机限制,6月通过法律修订,允许商业无人机重量上限提至150公斤,批准eVTOL试飞并启动2026年载人飞行器专项立法。


2


技术创新引领全球

飞行汽车领域,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4月在湖南完成跨湖面首飞,陆行体续航1000公里,飞行体支持手动/自动双模式,计划2026年量产;中汽创智 “江豚1号” 完成全模态首次公开飞行,搭载智能环境感知系统,可实现障碍物厘米级定位与动态避障。空管系统方面,中国电科6月发布 “天行” 低空保障系统,集成量子通信与AI冲突解决算法,在江苏、安徽实现每小时1200架次高密度飞行管理,准点率99.89%。电池技术持续突破,宁德时代推出航空级电池,欣旺达软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支持飞行汽车续航超2小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加速跨界融合。


3


融资与产业协同进入深水区

千亿级基金布局,苏州、无锡设立百亿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深圳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合肥为亿航智能提供1亿美元订单支持。全国首单低空经济ABS融资落地,6月30日广州科学城发行5.84亿元低空经济ABS,利率低至1.9%,创区属融资租赁纪录,资金将用于支持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落地。供应链深度融合,格瑞普半固态电池已批量供应物流无人机,支持单次飞行150公里,同时为农业无人机提供- 20℃低温耐受电池,在东北农田规模化应用。


4


行业活动与试点成果显著

5月28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开幕,发布《2025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报告》及多项行业标准,吸引全球100余国万余名代表参会;7月23-26日上海举办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吸引近300家企业参展。场景应用持续拓展,上海、杭州开通低空载客常态化航线,安徽黟县打造低空旅游示范区;深圳盐田区6月举办无人机反制实战演练,检验复杂环境应对能力,演练中 “天卫” 系统实现对 “黑飞” 目标的秒级识别与拦截。


三、总结与思考

2025年以来,全球低空经济加速从“技术验证”迈向“商业落地”,政策、技术、资本的深度共振推动产业进入质变阶段,同时也面临标准协同、安全管控等核心挑战。


1


政策引领决定产业发展节奏

各国均以监管创新破局,但路径差异显著。中国通过“顶层立法+地方试点”形成政策合力,但空域开放仍需渐进式推进;美国以“本土保护+军事转化”为核心,通过行政令强化供应链安全;欧盟则聚焦“跨境协同”和适航标准的统一性。未来,政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将直接影响产业规模化速度。


2


技术商业化进入关键期

电池与空管技术成为竞争焦点。中国在软固态电池、量子空管等领域领先,支撑飞行汽车续航与高密度空域管理;欧美则在适航认证(EASA SC-VTOL)与算法优化上积累深厚。eVTOL和无人机物流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赛道,技术迭代正推动eVTOL从“短途试验”向“常态化运营”跨越。亿航智能、Volocopter等企业的适航进展表明,载人eVTOL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3


基础设施是商业化的关键短板

垂直起降机场、低空通信网络等“新基建”尚未形成体系。中国通过ABS融资、地方基金加速布局,深圳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但标准尚未统一。基础设施的密度与标准化程度,将决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的广度。


4


国际竞争呈现 “标准主导权” 争夺

各国技术路线与监管规则的差异,正形成隐性壁垒。中国凭借全产业链优势(从电池到飞行器制造)快速扩张,但需应对欧美“技术封锁”(如美国无人机供应链审查),欧美试图通过U-Space、适航认证等标准输出巩固话语权。未来,如何在国际民航组织(ICAO)框架下推动规则协同,将是中国低空经济 “走出去” 的关键。

总体而言,低空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赛道。中国需在保持政策与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快基础设施标准化、强化国际规则参与度,方能在这场“天空经济”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


作者简介

王君竹

中级经济师,研究员。擅长宏观形势、国际经济分析,长期关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赛道,专注发展战略、产业经济等领域研究及规划项目。



      E N D    

编辑 | 么大为

审核 | 李质群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more
【工业强县 向“新”而行】加速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  什邡构筑经济腾飞“空中支点”
2025 阿联酋未来出行暨低空经济展,解锁空中交通新机遇,共启中东千亿蓝海市场
抢抓机遇 突出重点 安全有序推动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在安阳召开:抢抓机遇 突出重点 安全有序推动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倪红福 等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与重大举措
美国持续发力低空经济!特朗普政府拟放宽民用无人机BVLOS超视距飞行限制,FAA发布无人机超视距运行规则征求意见稿
低空经济早报:8月7日
低空经济+文旅融合,城市上空还有多少商业想象力?
参会报名|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邀请函
全球低空经济创新产品与应用场景征集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